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铁马金戈 > 第864章平型关大捷①

第864章平型关大捷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由林彪指挥的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大同平型关对日军的一场伏击战,以八路军获胜告终,是八路军出师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

    此次大捷有力配合了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但在中国军队英勇抵抗,伤亡官兵约5000余人之后,仍未能阻挡日军进攻的铁蹄。

    7月29日,北平沦陷;30日,天津失守;整个华北陷入全面危机。

    8月13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

    为速战速决,日军先后投入30万兵力,动用300多架飞机、几十艘军舰,企图通过占领中心城市来迫使中国在3个月之内投降。

    在日军的疯狂进攻和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开始紧密携手、共同抵御外敌。

    为了国共两党更好的抵抗日本侵略者,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向全国下达了抗日总动员令。

    8月18日,蒋介石同意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8月25日,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公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同日,中央军委发布(八路军)改编命令,数万名红军将士摘下红五星,换上了国民革命军军服。

    9月(八路军)又组编为第十八集团军,进入晋东北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序列。

    此时,侵华日军攻占了晋北重镇大同及周围各县。

    20日,日军第五师团一部侵占灵丘。

    21日,日军第二十一旅团长三浦敏事率步炮6个大队分两路向平型关一线进犯,企图突破平型关防线,与雁门关以北日军汇合攻占太原,进而占领山西全省。

    22日,日军开始向平型关、东跑池、团城口等内长城各主要阵地发动进攻,并派战车、飞机助战。

    日军的进攻受到第二战区守军第七十三师、独立第八旅、第八十四师的顽强抵抗,战斗十分激烈。

    在激烈的战斗中,敌我双方伤亡惨重,但日军连续三天的进攻并无进展。

    在东跑池指挥作战的三浦敏事,急电师团长坂垣征四郎派兵增援。

    为阻止日军突破平型关防线,阎锡山命傅作义率两个旅增援,并致电朱德(总司令)要求八路军配合作战。

    于此,八路军115师1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平型关一带设伏,打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

    1937年9月23日,林彪、聂荣臻在干部会议上,作出初步计划。

    24日,友军第2集团军、第6集团军送来“平型关出击计划”,拟定71师附新编第2师及独立8旅一部配合115师向平型关以东的日军出击。

    115师主力布置在平型关到东河南镇10余里长的公路南侧山地边缘。343旅之686团位于白崖台附近,左侧是685团,右侧是687团,口袋底是第33军之独立8旅、115师第344旅,687团断敌退路并打援敌,688团作为预备队。

    这一部署使得进攻平型关的敌人完全处于包围圈伏击之中。八路军同时又以一部从关沟出发,主动接应郭宗汾的出击部队。

    林彪曾三次到平型关乔沟一带进行实地勘察。

    第一次是他带着参谋人员和电台去的。首先到平型关关口,爬上关口北侧山岭,对着地图观察平型关以东的山势、河沟、村庄和道路。然后下山沿西跑池、东跑池公路到乔沟至东河南,察看峡谷公路两侧的地形地貌。

    第二次是他化装去侦察的。重点勘察了老爷庙前的地形和乔沟南侧山地地貌,一个完整的伏击战计划在林彪脑海里基本形成。

    第三次是在上寨动员会后,林彪和聂荣臻带着旅长、团长们去侦察的,并在现场向各团指定了埋伏地点,明确了师、旅、团指挥所的位置。

    1937年9月23日,朱德、彭德怀在给林彪的指示中,指出:敌于昨夜以来,忽奇袭国民党军平型关阵地,现正激战中,第115师即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但须控制一部于灵丘以南,保障自己之左侧。

    同日上午,第115师在灵丘以南的上寨村,召开了全师连以上干部动员会议。

    会上,师长林彪分析了战局,讲明第115师的胜利条件;副师长聂荣臻作了深入的政治动员,着重阐明为什么打这一仗和如何打好这一仗。

    会议并确定了具体兵力部署:

    第115师以第343旅第685团先敌占领关沟至老爷庙一线南侧高地,截击敌先头部队,即“拦头”。

    以第686团占领老爷庙至小寨村一线南侧高地,实施中间突击,分割沿公路进攻之敌,尔后向东跑池方向发展进攻,即“斩腰”。

    以第344旅第687团占领蔡家峪、西沟村和东河南镇一线阵地,断敌退路,即“断尾”。

    以师直独立团和骑兵营进抵灵丘至涞源、广灵之间(腰站),阻击敌人增援。

    以第688团作为师预备队,部署在东长城村。

    会议强调:“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考验!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担当起,也一定能够担当起这救国救民的重任!”

    战斗前,115师的部队在冉庄集结。

    24日傍晚,林彪和聂荣臻下达了各旅、团出击的命令:第343旅于24时出发进入白崖台一线埋伏阵地,第344旅随后跟进。

    午夜24时,部队按时开进。为了隐蔽,各部选择了难走的崎岖小路。当时大雨如注,狂风不止,加上天黑路滑,行动十分困难。全团上下衣服被淋得透湿不说,几乎都成了“泥人”。

    深秋,山区的夜晚已是很冷,指战员一个个冻得直打哆嗦。

    紧随暴雨接踵而至的是罕见的山洪又突然暴发,奔腾的洪水,拦住了八路军官兵前进的道路。

    此时战士们只能把枪和子弹挂在脖子上,手拉着手或者拽着马尾巴从齐腰甚至齐胸深的急流中趟过,向预定的埋伏阵地急行。

    到9月25日清晨经过一夜的风雨行军,115师按照预定时间赶到了伏击阵地并迅速构筑工事实施伪装。

    一夜风雨过后,加之山洪寒冷透骨,官兵们浑身上下全被洪水泡成了“黄泥汤”,冻得干部战士两腿麻木。

    同日,独立团到达灵丘与涞源之间的腰站,并打了一个遭遇战。

    25日拂晓前,第685、第686和第687团全部进入预伏阵地。队伍在公路南的山沟里隐蔽下来,天还是阴沉沉的,冷风飕飕,又不许生火,战士们只好穿着湿淋淋的衣服在山沟里等待作战命令。

    同时,以第344旅一部隐蔽进入了东河南镇以北的一个高地,师指挥所则设在沟东南便于观察指挥的山头上。

    此刻第115师作好了一切战斗准备。

    这次战斗八路军取得了自抗战以来的首胜,可惜的是却没有抓到一个日军俘虏,这在红军战史上尚无先例,可见日军的顽抗到了何等地步,双方搏杀的残酷程度由此也可见一斑5。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注1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供给处长邝任农;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政训处主任唐亮,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吴法宪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344旅: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参谋长卢绍武,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振纪、参谋长兰国清688团:团长陈锦秀、副团长田守尧,独立团:团长杨成武注2:八路军115师兵力12000人。

    注3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师团长坂垣征四郎,第21旅团:旅团长三浦敏事,第9旅团:旅团长国崎登注4:日军兵力约4000人。

    注5有关这次战斗,日本1973年出版的《滨田联队史》记载:(9月25日)汽车一过关沟村即与敌遭遇,当即火速下车,令吉川中队向北边高地,内藤中队向南边高地,狙击枪中队协助龙泽中队从中间平地进行攻击。然后敌人以迫击炮、重机枪猛烈射击,兵力看来也比我方多十几倍。尤其吉川中队正面之敌举起军旗、吹起军号,士兵各自扔出手榴弹,反扑过来。我方寡不敌众而毫无办法。28日,龙泽中队得到友军的支援后,勇气百倍再次继续前进,此时遇到意外情景,刹那间所有人员吓得停步不前。冷静下来看时,才知道行进中的汽车联队已遭到突袭全部被歼灭,100余辆汽车惨遭烧毁,每隔约20米,就倒着一辆汽车残骸。公路上有新庄中佐等无数阵亡者,及被烧焦躺在驾驶室里的尸体,一片惨状,目不忍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