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铁马金戈 > 第808章白崇禧应邀献策

第808章白崇禧应邀献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这一带,粤赣军区红二十二师是苏区的主力部队。

    红二十二师是由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工人师和粤赣的地方部队升编组建的。

    其师长程子华(后为周子昆)、政委方强(后为王开湘)、参谋长孙毅、政治部主任刘道生。

    红二十二师下辖三个团。即六十六、六十七、六十八团。

    对于敌人的进攻,红二十二师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给敌人以很大的杀伤。

    就连陈济棠也为之惊叹不已,他说,“红军的勇敢善战、射击技术精良、构筑防御工事的巧妙”是没有想到的。

    1934年4月初,陈济棠南路军第二纵队开始会攻筠门岭。

    4月上旬和中旬,红二十二师分别在澄江、岔口、盘古隘连续顽强作战。

    红军战士在交通要道和阵地前沿设置陷阱,在树丛中隐蔽特等射手,专门射击敌人的指挥官,打得敌人心惊胆颤。

    陈济棠被打得恼羞成怒,又以第八师的两个团强攻盘古隘,先派两架飞机狂轰滥炸,接着用大炮轰击。

    红军修筑的碉堡工事几乎全被炸毁,不得不放弃盘古隘,退守筠门岭。

    4月下旬,陈济棠又对筠门岭发起大规模进攻。红军指战员进行了英勇抵抗,仗打得很艰苦。

    筠门岭终被粤军占领,红二十二师退守在筠门岭与会昌中间地带的站塘李官山一带。

    陈济棠进攻筠门岭时,深惧驻粤东兵力抽调后,蒋介石嫡系乘虚突袭,便示意李扬敬夸大驻寻乌、筠门岭地区红军人数,向蒋虚报。

    在寻乌、筠门岭一带的红军约有4000人(包括地方武装),李扬敬却虚报为1万多人。

    此时,陈济棠又增调第二军第五师加入第二纵队,名为加强前线作战力量,实为增强粤东兵力,以防蒋军突袭。

    陈济棠部攻占筠门岭后,蒋介石曾“传令嘉奖”,并令陈“再接再厉、直捣会昌城”,但陈济棠却按兵不动,裹足不前。

    这时期,陈济棠摆在粤东地区的兵力,几乎占了粤军全部兵力的一半。陈蒋勾心斗角的尖锐化暴露无遗。

    鉴于蒋介石“中央军”屡遭歼灭的教训,以及红军行动迅速、难以摸清其真实情况等原因,陈济棠亲自为李扬敬制定了作战原则:“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求有功,但求少受损失”。

    因此,李扬敬纵队每天行军不敢超过40华里,使到达目的地后的部队有充足时间构筑防御工事,对付红军夜袭。

    李扬敬还令其部下速战速决,力求于当天结束战斗,避免夜战。

    据李扬敬部的一位高级参谋回忆:该部计划虽以进攻会昌城为目的,但李扬敬等绝没有向会昌城进攻的企图准备,之所以加上“向会昌城进攻”等字句,乃是虚张声势,以欺骗和敷衍蒋介石。

    李扬敬曾说:“支票尽管开,付钱就要考虑了。”由此可见其用意。

    占据筠门岭的李扬敬第七师认为:要巩固筠门岭,必须“扫荡”外围。

    他常派一个加强营编成的支队,向筠门岭外围地区“游击扫荡”,极其猖狂。

    后被红军伏击,全营被歼过半,营长亦被击毙。

    从此,第七师就长期龟缩在筠门岭防御范围内,不敢轻举妄动。

    陈济棠郁郁寡欢,惶惶然不可终日:一方面,深惧蒋介石攻粤,丧失自己经营十载之半壁江山;另一方面,又怕红军乘虚反击,陷粤军于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

    此时的陈济棠,真可谓:进亦忧,退亦忧,心中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1934年春,陈济棠邀请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广西军副司令白崇禧从广西来粤,共商“防蒋防共”军事大计。

    白崇禧,字健生,原国民党桂系领袖之一、一级陆军上将。曾先后担任国民党军副总参谋长、北伐军参谋长、国防部长等高级职务,有“小诸葛”之称。

    1926年3月,桂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为军长,白崇禧为参谋长,黄绍竑为党代表。

    在北伐中,白崇禧任蒋介石总司令部的参谋长。

    以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帮助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建立了南京反动政权,在平定广西和北伐诸役中屡建战功而自傲,不大听命于蒋。

    蒋在“四一二”政变后密令何应钦剿灭桂系。何考虑到当时蒋、桂力量不相上下,无成功把握,自己与白崇禧私人关系又不错,不想无故翻脸,故未执行剿灭计划。

    1931年5月20日,白崇禧偕张发奎到广州,建议陈济棠争取汪精卫与蒋的中央分庭对抗。

    21日,两人又在香港做汪的工作。

    7天后,广州国民政府正式成立,与南京的国民政府相对抗。“九一八事变”爆发,宁粤议和。

    1932年4月,白崇禧任广西绥靖副主任(李宗仁为主任),提出“自卫、自活、自给”三大政策,极力巩固桂系力量和地盘。

    这年夏,蒋介石督促“同床异梦”的白崇禧派一个师归余汉谋指挥,参加“围剿”中央苏区的战役。

    白崇禧指派第四十四师王赞斌率莫德宏、周元两个团参加。

    出发前,白一再告诫:“广西地瘠民贫,养不起兵,而老蒋又时时想解决我们,不能不多养一些兵,以图自存。现在,派你们两个团去‘围剿’,必须换回4个团的经费补给来,同时,你们也不能损伤一个兵、一支枪,这是主要原则。”

    后来,广西部队参加“围剿”红军的兵力增加到4个团,防守地区扩大到安远、龙南、黔南、定南一带。

    白崇禧应陈济棠邀请从广西来粤后,作了赣南之行,到赣州、南康、信丰、安远、筠门岭一线视察,前后共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

    白崇禧回广东后,向陈济棠谈了此行的观感。陈随即召集各军参谋长以上的将官到司令部开会。

    会上,白崇禧报告了此行的见闻,并分析了形势。

    白说:“蒋介石采纳了德国军事顾问的意见,对共产党采取了公路碉堡政策,使共产党的根据地逐步缩小。我在南康县跟信丰县之间的唐岗、信丰县与安远县之间的重石和版石,看见共产党的红军指挥官带着望远镜在那里观察。依我判断,共产党红军看见我们在公路上筑了这么多碉堡,不出半年,红军就要撤走的。”

    白崇禧继续分析说:“如果共产党红军继续长留在江西,将会遭到防地越缩越窄的失败危险;如果求生路,必须突围。”

    陈济棠即席插话:“健生,依你看,共产党红军会选择哪个方向突围呢”

    白说:“共产党红军这次撤退,从地形判断,以走湖南和广东的可能较大。“他继续说:”由南康、新城一带可入湘南;由古陂、版石一带可入粤北。根据当地防军汇报,近日在上列韩坊、古陂等地,每隔10日左右,则发现有共产党军官乘骑,少者五六人,多者七八人,东张西望,用望远镜进行地形侦察。“白崇禧据此得出结论:”这很可能是共产党准备突围的迹象。至于共产党突围的时机,我估计在秋冬之间。那时正是农民收获季节,可以解决粮食问题,否则千里携粮,为兵家所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