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铁马金戈 > 第741章喋血百丈关①

第741章喋血百丈关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935年9月下旬,张国焘不同意红军北上的方针,率红四方面军南下,提出要“打到成都吃大米”。

    10月8日,南下红军发起绥崇丹懋战役,经过15天艰苦战斗,击溃川军6个旅,毙伤俘虏敌兵3000余人。

    10月24日,红三十军、九军二十七师从阿坝州懋功出发,以迅猛之势,击溃杨森残部,穿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向宝兴、天全、芦山三县发起进攻。

    11月1日,中纵队一举攻占宝兴,乘胜进占灵关镇,接着连续打垮敌刘湘教导师之一个旅一个团的阻击,直逼芦山城下。

    右纵队攻克西康金汤镇后,继下天全以西紫石关、大岗山,击溃刘湘模范师的一个旅,10日占天全城,随即向东迂回,协同中纵队包围芦山。

    12日攻克芦山。

    10余日内,红军占领了邛崃山以西、大渡河以东、青衣江以北和懋功以南之川康边广大地区,毙、俘敌10000余人,击落敌机一架。

    随后,红四方面军决定向名山、邛崃进击,乘胜东下川西平原。

    南下红军的胜利给国民党极大震动,蒋介石为确保川西平原,命四川军阀刘湘阻止红军攻势。

    刘湘为保住自己的地盘,急调其主力王缵绪、唐式遵等部以及李家钰部,集结于名山及夹门关、太和场、石碑岗,连同原来当地敌军共达80多个团,在名山重镇百丈关阻击红军。

    百丈关,是雅安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有“获百丈(关)者,必得成都无疑”之说。

    11月13日,红四方面军中纵队全部及右纵队第四军集中15个团的兵力,由五家口向朱家场、太和场之敌发起攻击。

    14日占领该地,击溃敌暂编第二师两个团。

    16日攻占百丈镇,打退敌6个旅的反扑。

    然后沿百丈通邛崃大路攻击前进,至下午4时,相继占领黑竹、治安场、王店子,但攻势很快就在敌优势兵力的阻击下受挫。

    19日拂晓,敌10多个旅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由北、东、南三面向红军突出于百丈地区10余里长的弧形阵地反扑。

    广大指战员忍着疲劳寒冷在山谷、烂田和松林中与优势之敌展开浴血苦战。

    子弹打光了,就与敌人反复进行白刃搏斗。有的战士手臂打断了,就用牙齿咬着拉火索将手榴弹拉响,与冲到身边的敌人同归于尽。

    老红军郑加平参加过百丈关战役,他肩膀上的疤痕就是在这场战役中留下的。

    经过连续七昼夜的激战,虽然毙、伤敌15000余人,但红军伤亡也近万人,主力受挫,主阵地丢失,被迫于21日撤出百丈。

    这次战役历时18个昼夜,仗愈打愈大,是南下以来最剧烈的一次战役。

    百丈战役后,全军于当月撤至天全、芦山、宝兴三县休整并准备过冬。

    1936年2月,红军又被迫后撤,于4月转移至道孚、炉霍、甘孜地区。

    至此,南下红军由8万人减至4万余人,南下行动遭到失败。

    南下行动虽遭失败,但南下的红四方面军搅了四川军阀的好梦,却正好帮了蒋介石的忙。

    对“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蒋介石早就垂涎三尺,他借“剿灭赤匪”的机会已派大批嫡系部队入川。

    他一方面想彻底消灭红军,另一方面则为了乘机削弱和收服四川的地方军阀势力。

    在这种形势下,他将四川各军阀推向战争的前沿,让川军同红军对阵,他好坐收渔利。

    蒋介石出钱出枪,派出大批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入川“建设四川”,对川军进行了整编。

    整编后的川军充实了建制,补充了武器弹药,战斗力也有所增强。

    红军中纵队翻越夹金山后,顺着一条溪河神速前进,部队连晚饭也未吃,就打响了攻占宝兴城的战斗。

    南面是敌人的防线,川军杨森的部队层层设防,防线从宝兴县城一直向外延伸到百十来里。

    红军的先头部队下山后不久就同敌军接上了火。他们要突破的方向,地势险要。

    左边紧靠陡峭的大山,右边就是从夹金山淌下来的一条河,河水冰冷浸骨,水流湍急。

    敌人在主要的道路上设防,构筑牢固的工事,设置大量的机枪阵地。

    九十三师二七九团和师侦察队展开攻势,由于地域狭窄,兵力伸展不开,敌人的机枪疯狂地扫射,封锁住红军前进的道路。

    红军数次猛烈地进攻,都未能奏效,部队伤亡较大,大批伤员撤了下来。

    交通三队队长秦忠见到他的一位老乡、师侦察队的指导员江传正,他身负重伤,浑身是血,手臂被枪弹打断了。

    该师攻击未果,师长急红了眼。

    天已黑了下来,中纵队司令员王树声叫去九十三师师长陈友寿,批评他作战不力,命令当晚一定要拿下敌人这个阵地,乘势夺取宝兴城。

    陈友寿师长从指挥部返回,召集了作战会议,会上认为根据地形,红军硬冲是不行的,即便强攻取胜,伤亡的代价太大也不合算。

    有人向陈友寿提议:兵分两路,一路正面佯攻;另一路从侧面攀岩上去,抢占制高点,夜摸偷袭。

    陈友寿决定这样打,但善打夜仗的“夜摸常胜军”二七四团,正在另一阵地攻打敌人的防线,距此还有三十来里路,调二七四团是来不及了。

    有人说:在川陕根据地时,夜袭青龙观的部队就是二七四团二营和师部交通三队,二七四团调不来,交通三队在。

    在川陕根据地反“六路围剿”时,陈友寿虽率两个团在西线作战,但他麾下的二七四团和交通队在东线的战绩传遍全方面军,他当然知道青龙观之战。

    陈友寿即派人把秦忠叫到作战会上,布置任务,命令秦忠交通三队和二七九团实施攀岩攻抢敌人阵地的计划,当晚必须打通道路,配合大部队攻取宝兴。

    半夜时分,秦忠带领全队和二七九团三营的八连出发,沿着山边陡峭的石崖开始攀爬。

    这里的崖壁虽有些坡度,但不像当年青龙观那样陡峭,对于红军战士们来说比较容易攀登。

    秦忠命令交通三队一班,由班长胡家燕带领先攀。

    胡家燕参军前在家是个缝纫匠,大家也就叫他“裁缝”。

    胡家燕和罗家贵(人称“猴子”)都是交道三队的攀岩能手,两人在夜袭青龙观时都立过战功。

    此时,他们立即开始攀崖。不多久,胡家燕爬上崖顶,顺着山崖抛下来一根绳子。

    一班全上去了,他们将每人的绑腿扭成绳子放了下来,交通三队几十人全都拽着这些绳子和绑腿攀上崖顶。

    二七九团的八连也悄悄上来了。他们摸黑从崖顶向纵深行进。

    山下传来一阵阵枪炮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秦忠知道这是九十三师在组织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掩护他们的行动。

    秦忠带领战士们加快了脚步向山下疾行,很快就发现了敌人设置的拦截工事。

    交通三队和三营八连分别扑向几个主要的工事,打响了偷袭战的枪声。

    一阵猛打猛冲,敌人根本没有想到红军会从崖顶冲打下来,抄他们的后路,此刻正蒙头转向,不知所措。

    红军的攻击完全打乱了敌人的计划,敌军混乱中全无战心,丢弃阵地向宝兴溃退。

    九十三师主力此时吹响了冲锋号,红军像潮水一样冲过敌人设置的工事,沿大路迅猛追击敌人。

    秦忠率领的这支执行偷袭的奇兵,也汇入大部队,乘胜前进。

    真是兵败如山倒,溃退的敌军一路丢盔卸甲,涌入宝兴城,几处败军汇集城内,不久,即弃城向芦山方向逃遁。

    拂晓时分,红军占领了宝兴县城。敌人运来的许多物资都成了我们的战利品,仓库里的棉衣都慰劳了红军。

    战士们每人穿上了一套新棉衣。大部队乘胜前进,一直把敌人逼到了芦山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