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长征中的红九军团①
1933年10月2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组建红九军团的命令,28日正式成立。
红九军团最初下辖红三师、红十四师和红独第一、第四团。
红三师的前身是红一军团第三师,师长是张经武,后由军团长罗炳辉兼;政委先是刘英(男),后由军团政委蔡树藩兼。
广昌战役中,第十四师损失惨重,战役后全师只剩下几百人,随即被撤销番号。
1934年10月初,红二十二师(会昌工人师)编入红九军团。
红二十二师的前身是中央警备师的一个团(孙喜洲随这个团调入并任参谋长)和粤赣安远、寻乌等地地方武装组成的。龚楚、程子华、周子昆先后任师长,方强、黄开湘先后任政委。
从福建长汀出发突围转移时,第三师有7000余人,第十四师和二十二师4000余人。
该军团与红一红三红五军团等部队相比,虽然组建时间短,人数不多,但它在长征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红九军团与红一军团在左路行动,并在红一军团后跟进,掩护由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等机关和直属队组成的军委纵队前进。
至11月中旬,红九军团突破国民党军的第三道封锁线后进入湘南地区,红二十二师因减员严重,番号撤销,其所属部队分别编入第三师和红一红五军团。
长征前调入红九军团任红二十二师参谋长的孙喜洲,在红二十二师番号撤销后,被军团长留在了军团部。
在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红九军团损失严重。
之后,红九军团转战到贵州境内。
1935年2月,根据中革军委颁布的《关于各军团缩编的命令》,红九军团缩编为三个团。
红九军团的机构虽减少了,但基层部队却得到了充实,部队的战斗力和机动性也得到了增强。
在此前后,红九军团参加了四渡赤水和二占遵义的作战。
部队缩编之后,干部多了起来。为了保护这些干部,军团部将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教导队,由孙喜洲任队长,侯继坤任政委,全队约三百人。
1935年3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鉴于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已麇集在川黔滇边区,中央红军在该地区作战已失去了机动余地,遂决定率中央红军主力南渡乌江,跳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圈。
为此,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赋予了红九军团单独行军和作战的特殊任务——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南渡乌江。
为加强对红九军团的领导,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任命何长工为军团政治委员。
在何长工赴任前,毛主席还特意交代,要何长工与军团长罗炳辉搞好团结,并肩作战,不辜负中央的重托。
何长工表示:“党这么相信我,纵有天大困难,就是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辞。”
当时,红九军团正在赤水河东岸的打鼓新场一带活动。
3月27日至31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多次致电罗炳辉何长工,要求红九军团在乌江北岸积极活动,伪装成中央红军主力,大造声势,牵制与阻击敌军,配合中央红军主力作战及南渡乌江。
红九军团受领任务后,立即开会研究了军委的指示,确定行动方针和以后与主力会合的办法,并向全军进行了深入的动员。
随后,红九军团在罗辉炳和何长工的领导指挥下,在金沙的马鬃岭开始大造声势,折转向东,在湄潭一带展开活动,以吸引敌军。
中央红军主力乘机疾进,抢渡乌江。
3月31日,中革军委致电红九军团:中央红军主力即将渡江完毕,现发现敌吴奇伟周浑元纵队已由西南沿鸭池河地区北上,向我渡河点迫近。
红九军团应星夜兼程,于第三天8时赶到沙土,尾随主力过江。
接到军委的指示后,红九军团即迅速向乌江北岸挺进,准备抢渡乌江。
但是,红九军团在向乌江北岸挺进的途中赶上下雨,山道湿滑难行。
当其穿过敌人空隙冒雨赶到中革军委指定的沙土时,已超过期限6小时。
此时,红九军团得到侦察员的报告,敌军吴奇伟周浑元纵队正迎面赶来,其先头部队已距沙土不远,后面黔军亦紧追不舍。
同时,红九军团派往渡口进行联系的人员回报:由于期限已过,加上敌情紧张,在乌江南岸负责看守浮桥的红军干部团已将桥破坏了。
此时,孙喜洲并不知道老部队已经编组开来,华卓然和甘灿留在了干部团,并且负责看守浮桥的正是甘灿。
这样,红九军团就被隔在乌江北岸,且有可能遭到敌军的前后夹击,处境十分危险。
由于敌情变化太快,此时的红九军团还未来得及停下来进行架线,与中革军委的电台一时无法联络。
在此危急关头,罗炳辉何长工郭天民(红九军团参谋长)等军团领导简单商量后决定立即转移,离开江边。
为迷惑敌人,红九军团派出先遣队,决定沿来路先向东北返回10公里,然后再转向西北,以摆脱敌军。
军团主力直插西北。
军团部把迷惑敌人的任务交给教导队。
孙喜洲接受任务后,即刻带领部队伪装成军团主力返回东北。到达目的地之后,又以急行军的速度秘密折向西北,追上军团主力。
4月3日傍晚,部队到达打鼓新场的老木孔地区。不久,红九军团侦察部队报告,国民党黔军3个团(后查明是7个团)正准备通过老木孔向西南方向追击红军。
红九军团遂将部队移至老木孔以南10多公里处隐蔽设伏,决心歼其一部,以争取主动。
由于孙喜洲迷惑了敌人,敌人以为红九军团还在东北地区,对于红军的设伏一点也没察觉。
当天夜里,朱德致电罗炳辉何长工,指出:“九军团目前基本任务是再选有利时机南渡乌江,配合我主力向贵阳以东行动”。
“如迫不能南渡时,则该军团即隐蔽沙土地域活动待机”。
这说明,红九军团当时撤离江边的决定是正确的。
4月4日,红九军团指战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正在行进中的黔军发起猛攻,一举击溃黔军7个团,俘敌副团长以下1800多人,缴获步枪1000多支。
这一战斗,是红九军团单独行动中转危为安的关键一仗。
它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企图,而且使部队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摆脱了险境。
中革军委对红九军团此次作战的胜利给予了表扬。
在战斗结束的当晚,红九军团即离开老木孔,沿鸭溪至金沙公路折回黔西北。
4月5日,红九军团教导队换成从战斗中缴获的国民党军服装,一枪未开即干净利落地解决了长岩镇一个民团中队。
次日,红九军团又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瓢儿井歼灭国民党守军约500人,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
随后,部队进行了短期休整,招收了新兵300多人,筹款3000余元,制作了800多套单衣,补充了一批军用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