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九路突围
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项英、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等领导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土地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一页。
它在主力红军长征后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树起的一面鲜红的战斗旗帜。
它牵制和消耗了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保存了革命火种,发展了武装力量,锻造培育了大批骨干。
赣粤边游击区之所以能领导和坚持三年游击战,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密切联系群众,赢得群众大力支持。
当时,为割断红军与群众的联系,国民党制定“一人通匪,全家同罪”的政策。
即便如此,广大人民群众将生死置之度外,全力支援和保护红军游击队。
其间,赣粤边的妇女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游击区的妇女,特别机智勇敢。这里略举几个例子:
1935年夏的一天,江西信丰上乐村妇女朱叶妹在地里干农活。当时发现国民党军进村来了。
为通知游击队员迅速转移,她便大声喊叫:“有人来了!”
游击队员闻讯,从后门飞奔上山,进入深山密林。
国民党没有抓到红军游击队,十分窝火,想起刚才有人事先报信,便立即将全村老少赶到一个坪子上,挨个逼问是谁叫喊报了信。
但始终没人承认。恼羞成怒的敌人便从人群中拉出一位老婆婆,悬吊在一棵大树上毒打示众。
见此情景,朱叶妹不忍老婆婆承受这种折磨,便勇敢地站了出来:“刚才是我喊的,一人做事一人当!”
敌人当即把凶恶的目光投向了朱叶妹……就这样,为了保护游击队和百姓,朱叶妹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
周篮,小名三娣,是江西大余县池江镇彭坑的一位地下交通员。
她聪明能干,平日里常提着一只篮子,以上山打猪草为名,给游击队送去油、盐、菜饭等。
若是遇上游击队开会,她就守在草棚外,边打猪草边替游击队放哨。
因为她当时没有大名,陈毅为此给她取名周篮,游击队员们都亲切地称她周篮嫂。
1936年6月,陈毅腿部伤病复发了走路都很困难。
那是1934年在兴国老营盘战斗中负的重伤。由于当时环境恶劣,陈毅的伤口始终无法痊愈。
这次,陈毅的大腿肿得像个冬瓜,疼痛难忍。这是由于山上草棚简陋又潮湿,影响了大腿的治疗。
少共赣南省委书记陈丕显把陈毅安置在山下周篮嫂家里养伤。周篮嫂一家把陈毅安顿在存放粮食和农具的楼上,对他精心照顾。
那时,游击队医疗物资匮乏,碘酒、红汞都难以找到,更谈不上使用抗生素了。
周篮就用土办法,从山上、田埂上采集草药制成药饼,每天给陈毅熏洗包扎伤口。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陈毅的伤口慢慢愈合了。
陈毅按捺不住感激之情,他说:“周篮嫂,你没有用一滴红汞、一块纱布,就把我的腿伤治好了,你成了一位高明的医生啰!”
周篮笑着回答:“其实,我也是试着干的。”
她的话扑实、真诚!
有一天,周篮嫂突然发现几十个国民党兵快要到家门口了,此时通知陈毅转移已来不及。
情急之下,周篮便朝门前一头牛喊了起来:“还不快回去,士兵老爷来了,不走就会一枪打死你!”
陈毅在屋内听到,立刻明白敌人来了,连忙从屋后上山,藏了起来。
事后,陈毅竖起大拇指称赞:“周篮嫂,你真有法子,当得了一个诸葛亮哟!”
游击区像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还有很多牺牲的妇女群众连名字也没有留下。
一次,敌人来搜山,来到了项英、陈毅住所外的草棚前。
当时陈毅外出,项英来不及躲避,一位妇女便把项英藏在附近的草堆里。
敌人抓住这位妇女后,对她严刑拷打,要她交出“大头子”来,她拒不开口。
敌人无计可施,便把她抓去坐牢,她一路高喊:“白狗子来了!白狗子来了!”
当时外出归来的陈毅闻声赶忙绕道而走,项英也化险为夷……
这些妇女群众舍生忘死,对红军游击队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后来,陈毅在《赣南游击词》中发自肺腑地写道: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
下面是项英同志的原作,极详尽地叙述了当时的环境和感受:
三年游击战中,在极端困难与非常恶劣的环境下,我们依靠些什么条件去取得胜利呢?
主要的是依靠共产党的领导,依靠我们能够正确地分析和估计整个的斗争形势,适应各个斗争的主客观条件,决定我们的行动方针。
依靠游击战术的灵活运用,能够随机应变,以适应各个时期对方进攻的手段。
依靠最忠实于革命和民众利益的坚强干部作骨干。
依靠有最高政治觉悟以及有经常政治工作的武装部队。
最后而且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依靠广大民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参加使武装与民众结成一片。
我们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特质,是在于更加以群众作基础,我们整个斗争的主要方式,是以武装的小部队配合广大群众的动作。
若是没有群众,离开群众,那么我们即不能坚持,不能存在。
我们在一个区域里,曾有二年半的时期,经常转移不停。
因为山下的树木多数被砍得一根不留,丛木野草多数被烧得精光,如果我们死停在一个山里,即要被发觉被消灭,所以我们必须经常从此山移到彼山,而且转移的时候很短促。
这一事实说明了我们的艰苦环境,在战术上不仅是小部队的战斗动作,而且更主要的是群众中的工作。
依靠群众才能利用一切可能条件和优点,来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力量。
在1935年,我们曾有一次被围困在山里,附近的民众被驱逐干净,四面包围封锁得非常紧密,我们不仅没有饿死在那里,而且每天还能有白米吃,还能够行动。
这完全是由于群众的帮助。他们在深夜的时候,会自动地想尽一切方法,冒险送米给我们。
这就是说,我们的一切斗争都变成了群众自己的斗争。
在1937年正月间,有一次敌人进攻我们的部队,离我们只有8里路的光景,那时是很危险的。
可是我们马上就知道了,因为群众很快地就把消息告诉了我们。
诸如此类的事情,简直不胜枚举,群众成为我们的耳目,同时又是手足。
在三年坚持的游击战争中,我们在游击战术上加上了过去没有的一些原则。
第一,用俗话来说,就是“赚钱就来,赔本不干”,每次战争,我们一定要以最小的牺牲换得大的代价。
第二,“有把握就打,无把握就溜”,就是说要一下能把对方弄死才来,否则决不轻易去打。
第三,走不赢的就隐藏起来,这“躲”的办法,过去是不知道的。
第四,有利的时候就集中来打,否则就分散。
第五,利用对方的弱点和空隙的地方去进攻。
第六,是“有路不走,没路就走”,因为有路的地方大概都有埋伏,对方常带着干粮,在路旁埋伏着一两天不动,我们只得找没路的地方走,所以时常使我们身上受到许多的刺伤。
这三年坚持的游击战争,无疑地是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