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受伤
“卫技术员,怎么才来,我们差点儿就走了。”一个青工招呼道。
卫红掏出一块亚麻手绢擦着汗,淡淡地扫了何雨柱一眼,道:“我去办公室取了份文件。”
这姑娘的眼神有些奇怪啊?
何雨柱琢磨着,就问道:“同志,你是哪个单位的?我怎么没见过你?”
卫红回过头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道:“你是贵人多忘事儿!”
说完,就走到认识的人中间,不再理会何雨柱。
何雨柱一脸的莫名其妙,再看看卫红,确实觉得眼熟,应该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他轻轻拉了一下旁边一名工人的衣袖,轻声问道:“那谁啊?新来的吧?”
那名青工看了他一眼,笑道:“好象是从滇省那边过来的技术员,来了也有一、两个月了。”
何雨柱觉得卫红对他有点儿敌意,不知哪里得罪了她。卫红率先上了面包车,独自靠窗坐,望着窗外,谁也不理,显得清高、孤独、寂寞!
何雨柱和卫红并排,靠另一边窗户坐着,也看着窗外,窗玻璃上映出卫红清冷的影像。何雨柱忍不住扭头看一眼,她一动不动。
一个青工凑近卫红说道:“卫红,昨天还看你两条大辫子,怎么说剪就剪啊?好容易留那么长……”
大辫子?
何雨柱顿时恍然,昨天晚上隧道里的一幕瞬间闪过……原来是那姑娘!
卫红也不回头,声音冷漠地道:“我剪头发还要征得你同意吗?”
青工有些尴尬,但又不肯放弃说话的机会:“我不是那意思,我就是觉得女孩子留长发更漂亮一些。”
卫红立即讥讽道:“我倒觉得男同志剃秃瓢更显得阳刚帅气,你咋不去剪头呢?”
噗!
不知道是谁没忍住,笑喷了,其他人倒没出声,但都忍得挺辛苦的。
被抢白的那个青工倒是好脾气,见何雨柱同情地看着他,做了个鬼脸也不吱声了。
何雨柱这次明白对方的怨气是从哪儿来了,他当然不会跟一个小姑娘置气,但也不可能向其道歉,毕竟他也是为了对方的安全……要知道,隧道正在施工当中,万一掉下块石头砸在脑袋上,那可是非常严重的事故——这不是假设,而出真正出现过的事故。
不过,这姑娘有心结,莫名其妙地被误会,何雨柱也有些不自在。
“咳!”
何雨柱干咳一声:“卫技术员,我一个大老爷们也不好盯着一个大姑娘猛看,你昨天还留着辫子今天就绞成了短发,我是真的没认出来,这个我道歉。不过昨天的事情你要是生气,那我真有些冤枉,不信你打听一下,工地上真有不戴安全帽被砸破头的,你说你一个漂漂亮亮的大姑娘,万一被打破脑袋那不就毁容了吗?”
何雨柱的表情通常是被称做‘京油子’,但语气却是非常的诚挚,一派兄长作风。
卫红刚开始的时候还神色冷淡,但渐渐地眼神变得游离了起来,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谢谢你!”
卫红突然开口说道。
“啊?噢,没事,咱是男人嘛,这点儿风度还是有的。”何雨柱松了口气,总算是没有遇到那蛮不讲理的主儿。
卫红笑起来还是挺温婉的:“何副主人,我其实早就认识你,你带领的食堂是做饭最好吃的。”
“那倒是,别的咱不敢吹,要是说做饭,我还真用不着谦虚……”何雨柱也是话匣子一开,妙语如珠,给卫红逗得直笑。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来到了火车站。
远处传来火车鸣叫声。人们纷纷聚拢来。何雨柱随手拎起卫红的行李和自己的行李就走。卫红看着何雨柱男性十足的背影,神情恍惚。
何雨柱是在六枝车站下车的,卫红和另外几个人都是要去滇省,打了招呼之后,何雨柱就拎着行李下来。
出了火车站之后,何雨柱并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在隐蔽的地方取出早已经准备好的一辆三轮车,骑着车向红星饭店驶去——在知道可以回来探亲之后,他就在空间里宰了两头肥猪,每一头都达到了四百余斤,除之此外,还准备了百来条淡水鱼。
“哟,何老弟,你这是出差回来了?”黄大为看到他回来,挺高兴的。
“回来探个亲。”
何雨柱向身后呶了呶嘴:“两头猪,百来条鲤鱼,要不要?”
“要,当然要!”
黄大为早就看盯着三轮车的车厢了,闻言喜动颜色,招呼饭店后厨的人出来帮忙……又是熟悉的流程,何雨柱揣着一大叠钞票,骑着车往煤矿走,快到矿区的时候,他进树林里将车收起,把行李拿出来——他准备了不少的营养品和点心之类的,其实满打满算他离开了也不到两个月,之前留下的东西肯定没有吃完,只是他才不管那些呢。
距离矿区近,遇到顺风车的机会越大,没走出去几百米呢,就遇到一辆回返的货车,司机还认识何雨柱,把他捎回了家属区。
“何副主任,您这是回来了?”
在家属区门口,何雨柱遇到了刚刚下班的韩雪芹。
“没呢,我这是回来探亲。”何雨柱笑呵呵地说道。
“您这……还不到两个月吧?”韩雪芹问道。
“差不多吧。大家都挺好的吧?”何雨柱问道。
“都挺好。就是工人们反映食堂饭菜的质量有所下降。”韩雪芹抿着嘴笑道。
这事也挺神奇的,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厨师,可做出来的东西似乎就有了差别。
两人正聊着,就听见一声清脆的声音:“爸……”
何雨柱猛回身,愣住了。
何乔站在不过处,有点怯生生地看着何雨柱,还不时盯一眼韩雪芹。何雨柱一手提着东西就往前走,另一只手一把将女儿抱了起来,何乔的眼睛立即湿润了。
何雨柱往四下看,问道:“你现在一个人上下学?”
何乔道:“我都长大了,是和同学们一起走的。”
她向不远处的几个同学挥手喊道:“你们先走吧,这是我爸爸,你们放心吧。”
她又转过头道:“爸,我妈特想你,要是知道你回来了,她肯定像飞一样,飘轻飘轻地就来了。”
何雨柱笑道:“丫头,你妈妈听你这么说,非得生气。”
何乔道:“我妈现在可厉害了,在家里带着易爷爷和易奶奶种大棚、养羊,还上山下套子,前来两还抓了一窝小兔子……”
卫红看着何雨柱父女亲热,眼里透出无限向往,脸上不由得浮起一种温馨的笑。卫红走过来,冲着何乔说道:“乔乔,你还认识我吗?”
何乔看了韩雪芹一眼,露出一个笑容:“我认识你,你是韩阿姨!”
“这孩子记性可真好。”韩雪芹惊喜了。
其实她也没见过这孩子,也就是两次。一次是正式收养何乔,第二次就是何晓和何晨满月的时候。
“小韩,那我们先走了,有空儿去家里坐。”何雨柱打了声招呼,抱着何乔回家。
卫红看着何雨柱父女的身影远去,眼中透出一抹深深的惆怅……
娄晓娥这个时候正在家奶孩子呢……在何雨柱走后不久,娄晓娥就去上班了,因为学校实在是太缺老师了,不过她跟学校说妥了,没课的时候她会定时的回家给孩子喂奶……没办法,别人家是一个,她一下得喂俩,而且何雨柱还被抽调了,就算是矿上也得特事特办。
当然了,这也是学校离家近,要是远的话,就算学校没老师了,娄晓娥也不会回去。
何雨柱抱着何乔走到一半的时候,何乔就挣扎着下地了,她觉得自己都已经是大孩子了,再让爸爸抱着过于羞耻,所以爷俩儿手拉手走进了院子。
娄晓娥这个时候刚刚奶完孩子,正往外走呢,两下见了都愣了一下
“媳妇,我回来了,惊喜不惊喜?”何雨柱放下行李向娄晓娥张开双臂。
“你怎么回来了?”
娄晓娥惊讶地问了一句,人却不由自主地冲进了何雨柱的怀抱。
“真好闻!”何雨柱用力地抱着娄晓娥,就像是想将她揉进身体里。
说实话,坐月子那会儿,澡是不能洗的,所以娄晓娥身上那是充满了奶腥味,要多酸爽就有多酸爽,可现在的娄晓娥身是,是实实在在的奶香味,所以何雨柱抱着都不想撒手。
聋老太太拄着拐杖站在堂屋门口咧着嘴儿笑,何乔低着头跑进房间里学习了,一大妈在屋里照看两个孩子,从窗户往外看了一眼,笑了笑注意力又集中在孩子身上,而一大爷原本是在那里喂兔子的,结果蹲了半天这两个人还是抱在一起,以至于老头实在是蹲不住了,扬声道:“柱子,差不多就行了,不怕起痱子啊?”
“都怪你!”娄晓娥满脸红晕地推开何雨柱,过去拿起何雨柱的行李就回屋了。
“一大爷,怎么样还住得习惯吗?”何雨柱可没进屋,冲着聋老太太挥挥手,然后来到一大爷跟前。
“习惯!你小子来这儿是来对了。”
易中海站起身,看着何雨柱的眼神有些复杂,但旋即变得释然了……其实在这里生活了近两个月之后,易中海也在反思。在京城的时候,他虽然是想让何雨柱将来为他养老,但总是时不时地想办法‘敲打’他,有点儿让何雨柱‘畏威怀德’的意思。
但事实是,何雨柱对他也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像是在防他,尤其是这几年,只保持着礼貌上的尊重……说实在的,易中海这么多年的努力,还没有一大妈这几个月的效果大,这让易中海很是反思了一遍。
“怎么就突然回来探亲了?”易中海问题。
“我表现好呗。”何雨柱有些得意地说道。
“吹!你就使劲儿地吹。”
易中海瞪了他一眼,嫌弃地向他挥挥手,意思是该干什么干什么,我懒得跟你多说。
何雨柱嘿嘿一笑,也急忙着进屋,跑去看自家的龙凤胎。
两个小家伙刚才吃完奶,似睡不睡的,何雨柱肯定不会理会他们的心情……直接上手先把何晓抱了起来。
何晓原本都快要闭上的两眼睛蓦然瞪大,在凝视了眼前这个不修边幅的男人一会儿手,果断地咧开嘴大哭了起来。
“嘿!不愧是我儿子,哭起来都这么霸气!”
某人根本没点儿b数,还沾沾自喜地得瑟了起来。
‘哇~’
龙凤胎就这一点挺神奇的——只要有一个哭了,另一个也义不容辞地跟风,何晨也跟着哭了起来,何雨柱连忙伸手将何晨也捞到了怀里,很是费力地哄着他们……让何雨柱尴尬的是,哪怕是他脑门子青筋都跳出来了,可俩熊孩子就是哭,很凶残地哭!
“这是怎么了?”
娄晓娥刚放下行礼,听到孩子们的哭声,连忙冲进屋。
她很是鄙视地看了何雨柱一眼,伸手将俩孩子接过来……很神奇,俩孩子一进入母亲的怀里,立即就不哭了,然后就很是精神地瞪着何雨柱。
“叫爸爸。”
何雨柱看得心里痒痒的,伸手触了触何晓的小脸蛋……也不知道碰了他哪个笑点了,小娃娃顿时笑了起来,露出‘无齿’的一面。
“他们现在才这么大点儿,哪会说话?”
娄晓娥瞪了他一眼,将孩子放在炕上,威胁道:“再给弄哭了就由你来哄。”
“别介,我先给你们做饭吧。”何雨柱看了看时间,已经到饭点儿了。
“一大妈都做好了,就是不知道干粮够不够。”娄晓娥说道。
吃过晚饭,何雨柱和娄晓娥回到自己的房间——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大妈就把俩孩子抱到自己屋里。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娄晓娥第二天早上愣是没起来,何雨柱倒是神清气爽地早早起床,给众人将早饭做好,然后就去视察自家的大棚和养殖用的笼子、鱼缸,虽然是过了两个多月,养殖的鱼、兔子和野鸡并没有减少多少,反倒是在笼子里又多了五、六只野鸭,没精打采地趴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