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第124章
“景总师、景总师?”
老廖伸手, 轻轻摇了摇景明的肩膀。
景明猛地被他惊醒。
柔和的晨光映射进窗户,景明用力眨眨眼,含含糊糊道, “怎么了?”
“京市那边给您打电话了。”
老廖一屁股坐在景明床边,还挺高兴, “说是抓住了两名间谍”。
像马翔这样捏着刀都在发抖的,当然不是间谍, 而是被张勇辉、刘伟哄来的小混混。
拿来掩饰的。
“说有两名间谍趁夜潜入了南栋6号。”
南栋6号?!
景明霎时清醒过来, 一把攥住老廖的袖子,急急忙忙问道,“谢半珩呢?!他怎么样了?有没有出事?”
“别急别急”, 老廖急忙安抚他, “没出事,您放心吧!”
景明悬起的心一下子就放下来了, 他缓了缓,“老廖, 具体怎么回事?”
“这两个间谍一个叫张勇辉、一个叫刘伟。本就是华国人, 早年去了米国,回国以后找工作,找到了修建泰和三号的房地产公司,元亨地产。”
“在元亨地产当了两个月的房地产销售”, 老廖说着说着, 脸色古怪起来, “这俩人业绩还挺不错的!”
景明了然,“他俩是不是借着带客户看房的名义混入了泰和三号?”
“对!”
老廖点点头,“这个客户是他们找的一个小混混,叫马翔。”
“他们装作来泰和三号看房, 其实是踩点。”
踩点?
景明微微蹙眉,“泰和三号的安保非常好,所有非业主的进出人口都需要登记”,
“他们仨白天进来,傍晚如果还没出去,登记簿上就没有他们离开的记录”。
“那样的话,安保人员是一定要查的,他们怎么可能骗过安保人员,一直待到晚上?”
“除非……”
“除非安保处有人帮忙”,老廖常年执行任务,也是个老手了,“没错,京市那边正在深挖,看看能不能顺藤摸瓜,把这批间谍一网打尽”。
估计所有掺和进这件事里的人,包括泰和三号的安保、元亨地产内部,都要查一遍。
这些还不够!
景明问道,“刘伟和张勇辉进门以后,是不是直奔书房?”
“没错”,老廖点头,“马翔招供说他俩就跟很熟悉南栋6号似的,直奔书房去了!”
“他们准备了那么多,做了掩护、伪装,就是不想惊动别人。所以势必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找房间上。”
景明严肃道,“南栋6号的设计是委托给润和设计室做的,他们的设计师也要查”。
老廖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没有房屋设计图纸,哪能那么快就找到书房?
“您放心,所有涉事人员,上上下下都会被筛一遍!”
“那就好”,景明长舒一口气,平复了心情准备起床,继续工作。
“哎……”,老廖五官都拧巴在一块儿,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怎么了?”
景明一愣,他看不清老廖的表情,可这纠结的语气……
“景、景总师”,老廖犹豫片刻,觉得自己还是得提醒一二。
“这三个人不是外围布设的警力擒获的,而是谢半珩亲手抓住的。”
景明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谢半珩身体素质相当优越,怪物般的体力、千锤百炼的战斗素养、野兽一样的五感……他抓住一个小混混、两个训练过的间谍。
轻轻松松!
但如果仅仅只是抓住,老廖是不会欲言又止的。
“现场是不是有点血腥?谢半珩动□□了吗?”
老廖被他问得发愣,半天憋出一句,“您还挺……了解他。”
真是奇了怪了,景总师这么温雅的人,怎么找了个这么凶性的男朋友?
“陈警官告诉我,马翔被箭矢贯胸而过,伤口在右胸,正好跟左胸的心脏对称。”
得多熟悉人体才能造成如此精准的伤口!
“刘伟右腿骨折、小臂骨裂,脖子上有一道勒痕,被弓弦勒出来的。”
“他是活生生被勒晕过去的,却又没有陷入假死态,时间卡的刚刚好。”
老廖忧心忡忡,“而最后一个张勇辉,身上有很多细小伤口,是被人用刀刃擦过时割出来的”。
“可据陈警官说,谢半珩身上连个小口子都没破。”
他在戏耍张勇辉。
老廖越说越忧虑,“张勇辉被他抓着往墙上磕了三下,按照他的力气估算,这三下足够让张勇辉头骨变形”。
“可是没有,张勇辉额头缝了两针,还伴有轻微脑震荡,但除此之外,并没有对他的脑部造成其他损伤”。
老廖越说越急,“景总师,他最大的问题不是下手重,而是下手太准了!”
时时处处,都把控的分毫不差。
马翔是守在卧室外的那个,所以他必须快准狠的解决掉马翔,以防止他为其余两人示警,于是选择了□□远程射杀。
紧接着,是刘伟。马翔一倒,刘伟必定被惊动。所以他活生生勒晕了刘伟。
而张勇辉是进书房的那个,一定是首脑!为了取得最多的口供,谢半珩就没对张勇辉的脑袋下狠手,也没让他重伤。
果然,马翔肺贯穿伤、血气胸,正躺在icu里急救。刘伟胫骨、腓骨折断,尺骨骨裂。
算起来,仅仅受了皮肉伤、轻微脑震荡的张勇辉,是受伤最轻的那一个。
老廖脸色凝重,他一跟陈志打完电话后就知道,这绝对不是意外,是谢半珩算好的。
“景总师,寻常人面对三个入室盗窃的罪犯,第一反应就是报警。”
“可谢半珩不是。”
他不仅没联系陈志,反倒自己把三个罪犯送进了医院。
从他听到门外有脚步声开始,到抓获三人为止,中间连七分钟都没有。
这一整套下来,老廖只看到了谢半珩具有极高的战斗素养,相当强的攻击性,毫无恐惧担忧等情绪。
“景总师,您别嫌我多话”,他第一次流露出如此深沉的担忧。
老廖看着景明,一字一顿地警告他。
“谢半珩这个人,太危险了”。
老廖是从来不会离开景明15米之外的。
可此刻,老廖站在景明旁边,从一个跟随者变成了对峙者。
两人面对面站着,均沉默不语,室内寂静在蔓延。
景明清楚地知道,老廖在劝他,离谢半珩远一点。
此刻晨光和煦,映照在景明身上的时候,甚至显露出一点温柔来。
景明神色柔和,语气平缓,“老廖,如果谢半珩中途醒了,却没有还手的力量,他会是什么下场?”
老廖愣了愣,无奈地抹把脸,坦率承认,“那三个人不会放过他的”。
惊动了户主,为了防止他报警,三人未必不敢直接杀了谢半珩,永绝后患。
景明看着老廖若有所思的样子,深呼吸一口气,继续解释。
“老廖,我并没有觉得他做错了。”
景明脾气好,但不是圣父。对于危及到谢半珩人身安全的人,他绝不会要求谢半珩放过他们。
“这三人有胆子入室,其中两人甚至还是间谍,他们是做好了杀人的准备才开始行动的。”
和煦的阳光里,景明温柔地笑笑。
“——杀人者,人恒杀之。”
你敢对别人举起屠刀,就别怕有一天,这把刀掉在你头上。
老廖也是见过血的,他无奈叹息一声。他也不过是想提醒景明,可既然景明心意已定,老廖自然说不出什么话来。
“景总师,廖哥,我把早饭取回来了”,另一个警卫员小唐提着一袋子馒头进来,打破了室内的沉寂。
“吃饭吧”,景明取了两个馒头,边走边吃。
他一边急匆匆的往外走,一边开玩笑,“咱们早干完,早回家,争取能少吃点馒头”。
小唐年纪轻,一下子就笑出了小酒窝。
食堂要供应三千多名工人的一日三餐,煮得当然是大锅饭。
供应馒头这类速冻食品是最快也最方便的。
景明已经接连吃了两个月的馒头,这辈子都不想再吃了。
“景总师”,小唐一边跟着景明往施工现场走,一边好奇问道,“咱们这个工程还有多久才结束?”
“快了”,景明摆摆手,“已经用起重机开始组装核聚变装置了,我估计再要十几天,差不多可以进行初次发电试验了”。
“这么快?!”
小唐惊呼一声,“咱们来这里还不到三个月呢!这就要建完了?”
景明笑着调侃他,“难不成你还想在这里待一辈子?”
小唐猛地摇头,连连摆手,“别别别,我也想早点回部队!”
三人说说笑笑,很快就赶往了施工现场。
核聚变发电站占地极大,共计有二十万平米,折合三千余个教室大小,中心处的核岛甚至有四层楼那么高。
航拍之下,蔚为壮观。
由于核聚变需要水冷装置,故而选定的g市临江。
初春的江风裹挟着些许寒意,直直地沁入五脏六腑,叫人神清气爽,仿佛连空气都朗阔起来。
小唐深呼吸一口气,昏沉的头脑霎时间清爽起来。
他放眼望去,运送材料的叉车、装配零部件的起重机……大量的工程车辆汇聚于此。
轮班的工人忙碌不休,超过三千名工人、科研工作者聚集在这里,建设着世界上第一所核聚变发电站。
“景总师,早上好啊!”
“总师,您过来一下。”
“这儿!景总师,这里!”
一到这里,景明又要迅速投入工作。
所有人都在争分夺秒,核聚变站灯火通明,彻夜不歇。
日历一张一张被撕掉,时针一圈圈转过去,景明预定的竣工日期一日□□近。
终于,竣工日,来临了。
站在总控台,景明神色很平静,没有记者、没有媒体,只有跟他一起努力了三个半月的同事们。
他们有的是547项目的科研人员,有的是华建一局、三局、六局的工程人员,有的是被征调过来做安保工作的部队成员……
光工程人员就有三千余人,整个核聚变站,建设人员多达四千余人。
现在,这四千余人都没走,他们聚集在安全区大厅,焦躁难安地等待主控室的消息。
主控室内,只有几名负责最后检查的科研人员,以及景明、三名高工、能源部部长胡峻。
景明站在最前面,他眼中的世界全是扭曲的线条、凌乱的色块。
可他甚至都不需要看,光想想就知道身后这群人何等紧张!
“如果都准备好了,开始吧!”
胡军深呼吸一口气,眼珠子瞪得大大的。
华建一局的程工紧张地手都在抖,旁边两个兄弟单位也没好到哪里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景明身上。
总控台前全是数字屏,此刻,正在跳动着鲜红的倒计时。
到了如今,景明反倒格外平静。
他轻描淡写道,“那我开始了啊?”
这么随便的吗?
胡峻心脏狂跳,攥着裤腿,头上都要冒冷汗了。
“等等!”
景明一顿,回身望去,蹙眉道,“怎么了?您不要紧张”。
他还以为胡峻太紧张了才会打断他。
“不是”,胡峻放下电话,擦擦额头的细汗,“景总师,您稍微等会儿,有一位领导马上就到了!”
“那您请他稍微快一些”,说着,景明看了看数字屏上鲜红的倒计时,示意胡峻抓紧时间。
胡峻被他一噎,心说那位领导忙成那样,只能抽出半个小时,他哪里能催?
“景总师,再等等,快了快了!”
话音刚落——
“胡同志”,老人大踏步走进来,身后跟着数名警卫员,将他团团围拢。
他一进来,总控室内的人都震住了,呆愣愣地站在原地,有几个激动地脸色通红,却憋不出半个字来。
胡峻赶紧迎上去,“您来了?”
“哎!”
老人应了一声,望向景明,顿觉眼前一亮。
这年轻人生得实在好!长相俊也就算了,气质也好。姿态温雅,神俊骨秀!
“你是景明同志吧?”
他望向景明的眼神颇为温和,甚至还带着点慈祥。
景明微微侧耳,确认这个声音总是在新闻联播里出现,应该是领导层之一。
“您好,我是景明。”
“你好你好!”
老人笑眯眯地跟景明握手。
然后站在景明身后,抬头看看倒计时,“这一分钟倒计时已经到十五了,快开始了吧?”
“是的!”
景明点点头,认真说道,“如果没什么事的话,那我就开始了”。
非常直接。
完全没有要跟老人寒暄几句讨个巧的意思。
老人顿时哑然失笑。不过事有轻重缓急,景明要是在此刻跟他聊天,他心里才不高兴呢!
况且大家都是同志,本该如此!
“不必管我,你开始吧!”
景明顾不上周围人焦灼的目光,将全副心神挪回了数字屏上。
屏幕上,鲜红的倒计时慢慢跳动……三、二
一!
“啪嗒。”
景明轻轻地按下鼠标。
一块块数字屏上显示的是整个核聚变发电站的监测数据。
这些数据疯狂的跳动起来,跳得胡峻心里压力暴涨。
砸进去那么多人力物力,领导甚至百忙之中抽空前来观看,明显是怀着期待来的。
这要是失败了可怎么办?!
别失败!别失败!一定要成,一定要成!
胡峻在心里心里疯狂呐喊。
或者说,每个人都在心里祈祷。就连老人都双目炯炯地盯着数字屏。
……除了景明。
景明看屏幕也看不出什么,全是乱七八糟的线条。
但只要没报警,就意味着程序运行正常。
此刻,正中央的大屏幕浮现出了一幅网状节点图。
一个节点就代表着一个核聚变发电站的子系统。
“亮了亮了!”
有人在小声欢呼。
胡峻深呼吸一口气,看着节点一个个从白色亮起成绿色。
这意味着该子系统运行无误。
“到水冷系统了,亮了!”
“啊啊——”
“第五个、第五个也亮了!”
数字大屏幕上,绿色的光点一个个亮起,像无尽的萤火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耀在人的眼睛里,又像漫天的星斗涨起,一呼一吸间,向远处蜿蜒而去。
“啊啊!变电系统亮了!”
“安全检测系统也亮了!”
“快到最后了吧!”
窸窸窣窣的议论声虽小,但绵绵不绝。
没人能克制住心里的激动与亢奋,迫不及待地要与身侧的同事们分享。
“快了快了,要到最后了”
“一定要亮!一定要亮!”
“菩萨保佑,亮起来啊!”
景明听得心里发笑,面上便不由自主地带出几分笑意。
他想缓和一下大家紧张的心情,刚要开口。
“啊啊啊——”
“亮了!都亮了!”
“成功了!!”
明明总控室只有十六个人,却在此刻喊出了掀翻天花板的尖叫声。
有人眼睛发红,亢奋无比。有人激动地两腿发软。可他们不约而同的欢呼、拥抱、跺脚、奋力嘶吼……
景明也在大笑,他双眼亮晶晶的,格外有神。脸颊因为激动而泛红。
即使他再平静,此时此刻也压抑不住内心的亢奋。
同事们无意识地乱叫,亢奋地冲上来拥抱他。
就连老人都在警卫员的保护下,连声赞叹。
“好好好!”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景明被大家簇拥着、环绕着,他想和众人一同欢呼,却忽然听见了总控室之外,安全区大厅内,宛如海啸般的欢呼声。
景明一愣,这是消息传到了外面去?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啊啊啊——”
“呜呜呜,老子亲手修的第一所聚变站!”
各式各样的声音汇合在一起。
四千余人扯破了嗓子的喊叫声,声浪宛如潮水,排山倒海,呼啸而来。
整个核聚变站,不论是总控室还是大厅,到处都是响彻云霄的欢呼声。
足足闹腾了十几分钟这才平静下来。
然而即使不欢呼,大家依然无比亢奋,你看我,我看你,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发笑。
你笑我也笑,一时间,整个安全大厅全是笑声!
快活的,激动的。喜悦宛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压都压不住。
景明站在人群的最前面,他的身边是和他一起工作过的赵倩、高杰等人,还有三名高工。
所有人端端正正的站好,等着领导讲话。
通常来说,领导讲话是很无聊的。然而此时此刻,众人实在太过兴奋。
光顾着高兴了,根本没人想听领导讲话,自然也没人在意无不无聊了。
可当景明站在台上的时候,所有人都静默了下来。
这是无数次开会时养成的习惯。
景明是从来不讲废话的,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科研或者工程攻坚的解决办法。
此刻,他一拿话筒,全场都安静地注视着他。
景明轻轻地拍拍话筒。
他看着台下,景明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可以清晰地说出这里每一个人的名字。
他仿佛能够透过那些奇异的线条,看到众人脸上的期待。
“我只说一句话。”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他的声音清亮,极富穿透力,传遍整个大厅。
“世界第一所可控核聚变发电站试运行……”
——“成功!”
台下瞬间传来巨大的欢呼声。
“啊啊——”
“成功了!成功了!”
台下众人有的满脸喜悦,有的已经热泪盈眶。
即使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可当着四千余人的面被景明宣布,仿佛尘埃落定。
这时候众人终于意识到——我们真的!成功了!
紧接着,是浪潮一般的欢呼声,数千人的声音交错混杂,声浪越来越大,越来越急。
众人奋力嘶吼着,直到七八分钟后,大家的嗓子都喊哑了才罢休。
再度安静下来的时候,景明将话筒交给了站在他身旁的老人。
总师发言完毕,接下来自然是领导发言。
景明站去了台下,拿着话筒的老人正在看他。
看这个年仅二十六岁的年轻人,是如何带着一众科研人员奋力攻坚,又是如何带领三千余名工程人员在短短三个半月内竣工核电站的。
后生可畏啊!
他心里长叹一声,又忍不住大笑起来。
华国未来可期!
老人深呼吸一口气,面对着台下目光炯炯的四千人,他张口——
“你们景总师只说了一句话,那我也只说一句话。”
他中气十足,音色雄浑有力,借助话筒,声音可以传遍整个大厅。
可以让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他在众人或期待或疑惑的目光中向前一步,说道——
“同志们,你们……辛苦了!”
祖国感谢你们的付出。
台下,泪点低的,霎时间就涌出眼泪来。
站在景明身边的赵倩为这个项目付出了二十一载青春年华。
她无奈离开了年仅半岁的女儿。二十一年来,淤积的所有痛苦、惶恐、委屈,都在这句话里释然了。
与她情况类似的景明又何尝不是呢!
辞别爱人,前往荒漠,隐姓埋名了六年。昼夜颠倒,日睡眠时间不足四个小时,足足持续了六年。
他是总师,别人难以解决的,他要解决。别人想不明白的,他来点拨。
所有人都能休息了,他不能。
所有人都可以说做不到、太难了,景明不可以!
他要身先士卒,要冲锋在前。
他要比别人走得更快、更远,才能带着身后的战友们不断向前、向前、向前!
无数个点灯熬油的夜里,所有人都睡了,只有景明坐在小桌子前,入目都是狭窄的水泥墙,对着头顶的白炽灯,苦思冥想那些难题。
在这个只有五平米的小房间里,陪着他的,唯有窗外狂风裹挟着黄沙撞出来的砰砰声。
远离了繁华富庶,熬干了心力血泪,才有今日。
他花了六年时间,做完了别人一辈子都没做到的事。
其间的艰难困苦,景明从未诉诸于口。
然而此刻,那个老人站在台上,对他说——
“你辛苦了。”
景明的眼眶一瞬间又红又涩。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困难的六年里都没哭?明明现在成功了却又落泪?
但如果让他再选一次。
他依然会离开谢半珩,怀揣着终身的愧疚,去往荒无人烟的沙漠。
在那里度过痛苦而艰难的六年。
景明眼前一片模糊,泪珠滚落下来,那些愧疚煎熬着他,过往的艰难困苦又翻涌起来。
可景明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无有国,何来家?
——愿得此身长报国,不负少年凌云志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说好要万更的,但是因为这章整体基调是压抑的,写的时候我没办法马上转去甜甜的下一章,导致我写出来的下一章基本都是废稿。
所以剩下三千字我明天补。呜呜呜,原谅我这只鸽子精吧。鸽子精给你们卖萌了!
最后,提前预告一下,本文快要结局了(这次是真得快要结局了,我原定大纲里的主体情节都快写完了)。
感谢在2021-10-25 22:48:30~2021-10-27 21:09: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将离 10瓶;39724426、细丝卷卷ya 5瓶;麟麟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