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文娱:从变形记开始的大文豪 > 第二百三十五章 难产的诺贝尔

第二百三十五章 难产的诺贝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今年诺贝尔选举的情况似乎有点热闹,一直拖到十月初,瑞典文学院都还在争论当中。

    显然要对来自各国的5位候选人当中要选定1个人获奖并非易事,通常讨论一次往往需要花费数周时间的时间完成。

    为了保持权威性,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一共15位评委,选定后的评委哪怕因故去世,也不能轮换。

    而且评委必须通晓约十二种包括汉语在内的语言,但是这还不够,例如推荐上来的书是少数语言,在没有精通这方面语言的专家时,评委会还要在在极为保密的情况下,每年至少聘请两位专家来进行翻译该作品。

    15位评委在10月份投票之前,评委们要在夏天读完候选人的所有作品。并且被评委会要求不得向亲人朋友透露任何消息,评委之间禁止用电子邮件相互联系,即使评选结果公布之后,也不得透露关于推荐和投票的情况。

    每次会议之后,桌上的所有文件都会被全部收集起来送进粉碎机。

    就连在会议期间他们到附近餐厅吃宵夜的时候,谈到候选人的名字时都使用代号。

    评奖的程序如此严格,按道理应该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了,其实不然,因为存在着许多影响评选的因素。

    首先是评委本身的原因。评委们当然是力求公正的,但只要是人总会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因素的影响,

    比如瑞典是个小国,但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却不少,这恐怕与评委们的爱国之情不无关系,而且每位评委都是文学方面的专家,对外国文学有着各自的爱好,历来与文学大国法国的关系特别密切。

    这也是历年总数中这两国作者最多的原因。

    其次是推荐人的身份。评委会特别重视评委、获奖者和法兰西学士院院士的推荐,对于瑞典王室的推荐自然更要另眼相看。

    作为瑞典国王的弟弟菲利普亲王,亲自给评委会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表示“楚才浩作为在全世界享誉美名的年轻作者,在隆国文学中起着重要的和中心的作用,我认为把诺贝尔奖授予一位隆国作家的想法非常出色,这将必然在文化政策上具有最深远的影响。我尚不清楚,哪个方向的人选会被考虑。但作为对隆国哲学、历史和文学都有涉猎的学者型作家,楚才浩应被考虑。”

    菲利普亲王的在瑞典的地位举足轻重,他建议把诺贝尔奖授予楚才浩,这些评委总要考虑一下吧。

    然后搞笑的一幕出现了……

    按道理早在九月底,就应该从5名最后候选人中筛选出最后的获奖者,但在学院那边,多人的态度似乎很微妙。一直拖到十月初,本来应该评选出的获奖人依然迟迟不见踪影,连续多轮的投票怎么都不能达到统一。

    问题主要出现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投票规则上,只有得票率超过半数的作家,才有资格最终拿奖。

    从9月20日开始,评委们每星期四开会审议,进行言之有据的激烈讨论,今年没有评委因身体原因去世,所以有十五位评委投票,也就是说必须有八票才能当选。

    第一轮投票结果:阿莫斯(以色列小说家)1票,卡洛尔·欧茨(米国小说家),5票,克来齐奥(法国)2票,赫塔·米勒(德国作家和诗人)2票,楚才浩5票。

    第二轮投票结果:阿莫斯(以色列小说家)1票,卡洛尔·欧茨(米国小说家),1票,克来齐奥(法国)6票,赫塔·米勒(德国作家和诗人)1票,楚才浩6票。

    都投到第三轮了,眼看着时间都来不及了,瑞典文学院有点不耐放了,轮投票的时候,评委会主席干脆把其他候选人剔除,单独对克来齐奥和楚才浩两人进行投票。结果是:托马斯·曼7票,楚才浩7票,1票弃权。

    评委会主席气都快吐出血了,神特么弃权票,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就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这不是存心搞事情吗?

    评委会主席斜着眼看着这位假装无辜的法国评委,真不知道说什么好,知道这位是不管是克来齐奥还是瑞典亲王两边都不想得罪,瑞典文学院虽然说要全程保密,不得透露选票信息,但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干脆投了一份弃选票。

    理由给的也很充分,让人说不出话来,那就是无法判断两位候选人孰优孰劣。

    评委会主席能怎么办,面露苦涩,看着天色已晚,只能择日再选。

    这下公布时间搞不好真要延期了。

    这还是几十年头一次出现这种情况!

    评委会投票期间,楚才浩一直都没有停下自己环球演出的脚步。

    作为隆国的门面,自然有多家媒体进行追踪报道,时不时会放一些现场视频、幕后花絮或者楚才浩在当地掀起了什么波澜。

    比如楚才浩在某某歌剧院座无虚席,几千人流泪大合唱《友谊地久天长》,挥泪现场。

    再比如带嘤王室全家看演唱会。

    再再比如音乐迷表演结束,围堵酒店,强烈要求再举办一场。

    再再再比如r典王室接见、公主情定、夜宿王宫。

    内容一个比一个劲爆,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楚才浩在国外的影响力。

    其实说白了就是吹!

    消息有真有假,有虚有实,但架不住隆国读者爱看啊,媒体有了流量,读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除了公主情定、夜宿王宫这条消息,爆满的求生欲让楚才浩极力的否认外,其他消息也就红着脸默认了下来,没有站出来发出辟谣。

    加上诺贝尔候选人的消息,隆国的9月,楚才浩可谓是存在感爆棚。

    在纷纷扰扰之中终于到了奥大力亚,也将是他环球演出的最后一站。

    至于其他国家,两个多月的长途奔波,不要说那些老艺术家,就连楚才浩都有点精力不济,考虑到综合原因,只能委婉的拒绝。

    晚上8点,悉尼歌剧院门外变得格外热闹起来,不仅白皮肤人比平时显得多,还有许多来自隆国的留学生汇聚过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