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齐抗赵秦楚合编,为“争赢”赵括亲征
委委屈屈的蒙骜,低声地诉说着他最终的请求:“既然安陆城中不可入,那便请楚王领军自安陆城中而出,与我军合编之,可乎?”
“合编?”楚王有些不明所以地看着蒙骜。
“然也!”蒙骜点点头说道:“昔日五国攻赵之时,便是因前期未能完成混编而致使田单有机可乘,终至各个击破也!故此次战于赵也,你我二军,需谨记教训,可先行合编,以避免重蹈覆辙也!”
楚王闻言,眉头紧锁,显然这样的理由并不能完全说服楚王,毕竟合编容易,再要分离出来可就难了。
蒙骜倒也没有想要趁机吞掉楚军的意思。
甚至蒙骜的想法在一定的程度上确实是为了更好地抗击赵国,当然也顺便为秦国拿到联军的绝对主动权,也算是对于自己擅自停战的一个解释。
当即蒙骜便继续解释道:“战场之上,若是秦、楚两军分阵而列,则赵军攻秦时,楚必视秦之急时方入战团,反之亦然,此乃天性,非人力可阻也。然此渔翁之心态,将战于赵者,却易为赵军所利用,此五国攻赵之战即为明例也。是故欲与赵之战者,必合编而使令出一门也!”
“至于楚王陛下所担心者。”蒙骜摇摇头说道:“无非惧于我秦军趁机而吞楚军,外臣岂能不知也。对此,外臣之想法,可行合而不混之策也。”
“将军,且细细说来!”蒙骜的分析显然说道了楚王的心坎,楚王当即追问道。
“诺!”蒙骜点点头继续说道:“我秦军之中,以三千为营,设校尉也,万人为部,设都尉也。料想贵军之中亦相差不远。则你我二军之合编,以营为基,一营之内尽为秦兵或是楚兵;一部之内,或是两营秦兵加一营楚兵,或以两营楚兵加一营秦兵合之,可也。如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却又无法相互吞并,是为合而不混也!”
“妙计!”楚王当即抚掌道:“合而不混,战时可行一家之令,分时亦无需过多纠缠,果然妙计。”
随即,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二人,分别下令鸣金收兵,而秦、楚两军的合编也很快在第二日开展了起来。当然,为防万一,楚王还是留出了五万大军守卫安陆。
虽然两军之中不少将士都想不通:昨夜还在拼个你死我活,睡了一夜就成了友军了?
尽管抵制的声音不绝于耳,但都被两人暗暗压下,直到秦王的指令抵达安陆,而赵国攻下韩魏的消息也随即在军营中传开,再愚蠢的人也明白其中意味着什么,随即反对之声消失无踪。
而此时,秦、楚两军已经合编合练了五日之久,虽然谈不上如臂使指,但也算是消息通畅了,再加上沿途的训练,蒙骜相信抵达战场之时,做到令行禁止还是不成问题的。
可以说,楚王用自己的性命为担保,为联军的整备争取到了宝贵的五日时间。
秦王的王命既下,秦楚联军共计四十万大军随即浩浩荡荡杀向既定的战场——平舆一线——楚国境内,与魏国交接的重镇。
而李牧麾下的二十九万大军(攻韩损兵一万余),如今正屯驻在魏楚边境、魏国境内的重镇——上蔡郡一线。
平舆至上蔡城,路途不过数十里,旦夕可至,而其地势平坦,也算是大兵团作战的最佳位置了。也因此双方将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此地作为决战的战场。
当然了,因为双方的兵力都颇为庞大,故此亦不可能聚集在一座城池之中,而是以平舆城和上蔡城为基点,各自构筑了一条延绵数十里的壁垒。
两军壁垒呈现南北走势,自东北而西南,其中赵军壁垒北起汝阳,中以蔡阳为基础,南至上蔡为末。
而秦楚联军方面,则北起顿城,南至平舆,以蒙骜将军为主将,楚王亲任监军,而秦王也带着函谷关中两万多部队前往平舆会师,如此一来联军的数量便达到了四十二万。
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自然不能瞒过赵国的细作们,秦楚也没有想要瞒过赵国,如今的他们只想正面与赵国好好打一场,显然从兵力上来看,他们是具有优势的。
而在赵国细作的“努力”下,很快秦、楚二王率大军北上的消息便传到了赵国邯郸王宫之中,随之而来的便是秦、楚两国国战的战书。
曰:
“赵者,自括继王位以来,穷兵黩武也,年年兴兵攻伐于外,而百姓更困苦于内。今无端而灭韩、魏之社稷,绝其宗庙之继,可称无道也。今秦、楚之王,奉天命而讨之,旌麾北指,乃纾赵之百姓于倒悬,而存韩、魏之宗社,则欲以带甲百万众,愿与赵王会猎于平蔡之地也。”
战书很简单,前面都是废话,都是些出兵的借口而已,其中重点就两条:其一,秦、楚两王亲自下场,带甲百万;其二,战斗地点,平舆与上蔡之间。
当然了,从细作传来的消息来看,带甲百万是没有的,但是四五十万大军还是有的。
细作的消息和战书的传来很快在赵国朝堂掀起了一阵热烈的讨论,倒不是有人打退堂鼓,事到如今,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如今的赵国有进无退,此战也避无可避。而只要打赢了这场战争,赵国一统诸国的脚步便再无人可阻挡。
所以,朝堂的讨论围绕的是如何打好这一战而去的。
要说在制定先攻韩、魏的策略之时,赵国其实已经拟定了之后的作战计划,这也是李牧大军能够在灭了韩魏之后迅速向上蔡集结的原因。
但令赵括和赵国朝廷有些意外的是秦楚联军居然还有四十多万,因为在原先的预计之中,经过数月的鏖战,尤其是秦军增兵之后,秦国在“速胜”的战略指导下,应该会不惜兵力力克安陆城的。如此一来,秦楚双方的兵力必定损耗颇多。
预计之中联军的兵力应该在三十至三十五万左右,而不是如今这般达到四十多万。
等于说赵军准备好了三桌的酒席,却来了四桌子的客人,前线的兵力明显存在不足。那么是从河东、东山、东来等郡抽调大军,还是如何打算,却是一个大的难题。
这也是赵臣们争论的焦点。
而争论的另一个焦点,随着李牧的一封信件也在内阁中爆发。
信件的内容很简单:请王上亲临上蔡郡,指挥决战。
倒也不是李牧没有信心,关键问题是对面可是秦、楚双王监军,自己这边自然也需要对等,否则对于军心士气也是个不小的打击。
出于这样的考虑,李牧才有了这样的上奏。
而这样的请求自然也得到了吕不韦的坚决支持,而吕不韦在此李牧的基础上,更增加了一条理由:“今李牧有灭韩、魏之功在身,若再添平秦、楚之功,或有尾大不掉之嫌,为保国之大将,请我王暂移尊驾,亲往前线而战秦楚。”
反对者以平原君为首,理由也很简单:没必要!
如今赵国大势已成,上蔡之战或胜或平都是赵之胜利,即或是赵军败北,只要能够大量消耗联军的兵力,变也算不败之败。
而上蔡不守,还可守韩国新郑,新郑不守还可以守大梁。
只要能够拖住,秦楚之军虽众,所耗废粮饷也重也,只要能够拖住,秦楚之盟定然有土崩瓦解之日,而我军即可反攻也。
所以,只要我军在此战中不是大输溃败,就不会输。
显然,以李牧将军的能力,不说稳胜联军,但保不大输溃败还是问题不大的。换句话说:只要赵军不给机会,那么联军就没有机会。
反而是赵王前往前线会给大军增加压力不说,也给了联军一举翻盘的机会。倒不是众人认为赵王括的指挥之能短于李牧,而是赵括的身份,一旦赵王括身陷敌军,或是为战场上流失所伤,则大军不败亦败。
赵国如今大好局势,何必冒此险情。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终只能由赵括裁定。
其实双方之争看似是“争赢”和“不败”的方法之争,归根到底却是激进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斗争,更是未来赵国的路线之争。
为何?
其一是因为此战规模太大,双方投入的兵力加起来当有切实的百万之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不为过;
其二是因为此战意义甚大,可谓之鼎定乾坤之战也不为过,作为一统华夏的奠基之战,其意义不言而喻。
而作为这样的一场战争,赵国所表现出来的国家意志,势必影响甚远。可以说,一旦赵括选择了一方,恐怕往后数十年,乃至下一代、下下一代的赵王都会延续这一路线。
若是赵括选择了“不败”,往后所有的大政方针势必倒向保守,而保守的极端便是“闭关锁国”,虽“不败于一时”,却是败在未来。
而若是赵括选择了“争赢”,同样的,赵国的政策也将不可避免地倒向激进,而激进的极端或许就是“”,虽然同样是毁灭,但赵括固执地认为,但那样总好过“闭关锁国”受人欺辱吧!自小读过“百年屈辱”的赵括决不允许那样的事情再发生在华夏的土地上。
当然了,“争赢”的一派与其说是以吕不韦为首,不如说是赵括放任的结果。与其说“争赢”是吕不韦这一激进改革派的诉求,倒不如说是赵括为了保持赵国朝堂的积极向上而秉持的一贯要求
所以,赵括几乎没有思虑,便毅然决定支持“争赢”的吕不韦一派,亲自前往前线。当然考虑到自己的到来可能会造成李牧等将领的战场操作变形,赵括决定将王帐设置在壁垒后的安陵城中。
至于战法,赵括还是决定采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办法,避免被联军牵着鼻子走。
在赵括率领邯郸的三万大军(一万留守的羽林卫和两万新征的兵马)浩浩荡荡开赴前线的同时,三封王命也随之奔赴上蔡、河东、东山三郡。
王命很简单:
其一,李牧所部,抽调两万骑军,由赵启率领,迅速自韩地回转河内,再绕道河西,从侧背进攻秦之河西,策应河东之军攻破秦军大河防线,随后集结河东军中骑军继续向西,攻秦之义渠;
其二,河东之军,在王樯和乐间的率领下,配合从正面抽调出的两万大军,击破秦军大河防线,占领河西之后,直逼秦国函谷防线;
其三,东山、东来之军,由田单率领入攻入楚国,目标只有一个,切断吴越与楚国之间联系,从而削弱楚国的战争潜力,当然若是能够威胁到楚都那是最好的了。
之所以按照常规手段采用截断粮道的方法,实在是没法秦军这边没法截,而楚军这边,即便付出巨大代价截断了楚军的粮道,秦国的粮秣也足以支撑两军之用,得不偿失。
而赵军的一系列动作也自然没有逃过秦、楚的细作,但除了令各地严守城池、正面加紧布置之外,秦楚似乎也没有太多更好的办法了。
时至深秋,两军三方几乎已经是在打明牌了。
联军孤注一掷,集结了几乎所有兵力在正面,务求一点突破,所谓“力发一点而破之”也;
赵军则是以主力作防守,挡住联军主力,以三只偏师分别袭扰秦、楚内部,无论是义渠失陷、函谷被破或是攻破楚都,都能造成正面战场上联军的崩溃。所谓“以正合,以奇胜”也。
两军拼的就是谁先坚持不住。
若以概率论,似乎赵国要要占些优势,但赵启的大军赶到河西需要时间,攻破河西需要时间,攻击义渠和函谷更是难如登天,而田单之军,想要在山高水深、沟渠纵横、民风彪悍的吴越之地取胜,显然也并不容易。
而正面战场之上,在一番调度之后,兵力比是30比42,两军相差有十二万之多,两军的将领虽有差距,却也不足以弥补十二万的差距。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