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邙山大战5
而一支神秘的部队,也正赶向他们败退的必经之路。
夜色越来越浓,那只神秘的部队,已先于宇文宪达奚武他们到达目的地。
这一次,量他周军,插翅也难逃离此地。
疲于逃离的周军,在达奚武的指挥下,突然转了一个弯。
望着士兵向那未知的地方行进,宇文宪勒住了马,神色凝重的望着前方。
可路的远方,黑茫茫一片。
月亮不知什么时候,诡异的钻进乌云中,又像露出一只眼睛,窥视着大地。
宇文宪不知为什么,总感觉前面漆黑的路口,就像一个大口袋,正张着口,等着他们进去。
五百暗金卫,在神不知鬼不觉的黑夜中,匍匐在丁字路口,静静的等待着。
时间慢慢的流失,暗金卫一动也不动的埋伏着。
时间不同往日的漫长,等老驴头惊醒时,已发现不对。
达奚武和宇文宪的人马,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消失。
“一夜之间,消失得无踪无影?”
“真他妈的诡异。”
老驴头揉了一下眼睛,气道:
“我们被算计了。”
其他暗金卫此时,也发现了异样,看不见的夜雾中,夹杂着一缕缕淡淡的幽香。
“迷魂香。”
“好厉害的迷魂香,竟伪装成野花的味道。”
老驴头懊恼的说,其他暗金卫,也猛然明白。
周军利用山谷中升腾的雾气为载体,借助夜风,把细作常用的迷魂香,送到了齐国暗金卫埋伏的地点。
望着一路西去的马蹄印,老驴头气得自己打了自己两拳,跺脚道。
其他暗金卫,也懊恼不已,原来是中了迷魂香,怪不得出来伏击,竟然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还有让老驴头等暗金卫想不到的事。
时间返回到达奚武和宇文宪率军撤退的时候,他们正按预定路线仓惶撤退。
达奚武的副将,望了一眼头上乌央压顶的夜空,再瞟了一眼眼前随风飘动的树叶,笑意深长的对达奚武道:
“大将军,今夜西风正好,勋公此计甚妙。”
达奚武默默的点点头,笑容浮现在脸上,一扫兵败的颓废。
宇文宪别看在郑楚儿面前,像个小弟般赖皮,其实天生最是自傲。
虽知韦孝宽这个计策尤为保险,但宇文宪仍然不屑一顾。
“王,战场上瞬息万变,如今我军受挫,有勋公这个计策,何乐而不为?”
达奚武耐心的对宇文宪道。
宇文宪鼻子哼了一声,策马离开了达奚武。
计策虽好,但败军之将,用计逃脱,宇文宪仍然觉得丢人。
“浪费军部那多迷魂香。”
宇文宪嘟哝着,快马加鞭冲到了前面。
想到韦孝宽,好像一开始就知道此次伐齐会失败似的,逃跑的计策都准备好了,宇文宪就又羞又恼。
看似已经强大的国家,仍然无法打败齐国。
而看似荒淫的齐国皇帝,手下仍然不乏良将。
齐国不灭,他一生的爱恋,就无法得到。
沿路,都是慌慌张张趁月色逃离齐国的士兵。
宇文宪看着这些士兵,个个脸露惶色。夜色中,显得尤为可怜。
少年将军心里叹了一声,别看周国国如今国力日渐强盛,但要真正打败齐国,没那么容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宇文宪一面想着,一面打马狂奔。
一众亲随,还有他自己的部下,慌忙紧紧跟随。
宇文宪不比达奚武,达奚武自永安年代,就随贺拔岳征战沙场,后又跟从宇文泰出生入死,对中原各地地形,了如指掌。
而宇文宪,心心念念的是荥阳。
所以,对邙山的地形,哪有早已在邙山戮战过多次的达奚武熟悉?
少年将军一肚子憋屈,纵马狂奔,竟然跑偏了达奚武既定的撤军路线。
而后面的逃命的军队,疯了一样的跟在宇文宪屁股后面跑。
达奚武一看,也只好跟随大部,撤离了邙山。
命运在冥冥之中,让两个情敌错过。
同时,错过的,还有周军被歼灭的可能。
最后知道情况的高长恭,心里不由自问:
“难道生命的轮回,都无法改变前世的命运?”
高长恭心里难以接受,大智若愚的老驴头,居然没有阻击到宇文宪。
“可恨最后关头,我既然受伤了。”
高长恭恼恨自己受了伤,不然,他亲自带兵伏击,宇文宪和达奚武,也许就没那么容易逃跑了。
“王,或许那宇文宪命不该如此,不然,他们怎么会逃脱得老驴头率领的暗金卫的伏击?”
听到这个命字,高长恭的眼眸,不由得黯淡了下来。
按照前世的命运,他此次携军功回到邺城,将正式步入朝堂,参与国家大事。
但也因为这样, 为他以后被猜忌,埋下了祸根。
“陛下来了,陛下来了。”
获胜的齐军,一听到皇帝驾临邙山的消息,兴奋的奔走相告。
高长恭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前世,高湛被世人暗誉为荒淫无能的皇帝,其实,那都是齐人上了周人的当,上了那个据守玉壁的韦孝宽的当。
大齐年轻的皇帝,并没有周人传的那样不堪。
高长恭记得,前世,高湛参加了他在位时所有的齐周之战。
而且,每次战役,最后都是齐国获胜。
浩浩荡荡的御林军,随着皇帝到达了邙山。
高湛望着大战后的邙山,恨自己没有提前赶到。
身为高家男儿,大齐的皇帝,没有遇敌退缩的道理。
高湛亲自端着盛满酒的大碗,先敬为国战死的将士,再敬英勇无畏的功臣们。
酒宴上,战士们载歌载舞,齐唱新编舞曲《兰陵王入阵曲》。
高湛望着情绪高亢的将士们,满意的对高长恭点了点头。
此番大战,他家四郎,已在军中,树立了一代战神的形象。
“四郎,此番大战,你功不可没。”
高长恭谦虚的一笑,道:
“捍卫国土,作为高家男儿,四郎义不容辞。”
此时的高长恭,脱下战袍,身着他素来喜欢的白色锦袍,身上已没有了勇猛杀敌的霸气,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让高湛心里也赞叹不已。
“四郎,此一战,洛阳解围,边界也可安稳几年。此番回去,你就回邺城吧。”
高长恭微笑着点点头。
“谢陛下,一切听陛下的安排。”
高长恭知道,这是让他卸任并州刺史,调他赴京任职了。
敌军已退,千年古城洛阳,又恢复了一派繁荣的景象。
重奖了继续死守洛阳的独孤永业和段思文。
高湛特别嘉奖了自告奋勇,前来帮助段思文驻守金墉城的独孤永业,调任独孤永业去汾州任职。
高湛让史官记下这次大战的功臣们。
有功之臣,不应被历史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