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快速闷炭法
李孟羲还是低估了弟弟的观察力,李孟羲以为到此为止了,小砖一时半会儿想不到更多的方法了,于是就放任小砖自己去玩儿。
小砖兴致不减的自己在玩水,玩的不亦乐乎。
李孟羲到关羽那里去,略说了对活性炭的改进方法。
“炭之所以能吸色,盖因其疏松多孔也。
故,若使炭吸色更强,则需使炭有更多孔洞。
一木之中,枝花根叶种果等各有不同,可分作木炭,各相试之。
又有,木有柳杨桑槐之属,木质亦各有不同,亦可分作试之。”
李孟羲这么一解释,关羽心中的疑惑便解了。
李孟羲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改进活性炭的方法了,方法便是,挑选最疏松多孔的木料,从众多木料中选出最能吸附色素的那个。
以李孟羲的估计,如果材料选的好,木炭的脱色效果能强出好几倍之多。
木炭脱色强了几倍,那就意味着,纸浆可以再白一个度。
心中已有腹稿的李孟羲,他想了想,他起身朝外走去,准备搜集些木头来测试一番。
“哥哥,你哪去吗?”正玩水的小砖看李孟羲要出去,赶紧想追过来跟着。
“小弟,你呆屋里啊,外边冷,哥哥一会儿就回来。”
小砖于是便听话的呆在屋里,李孟羲独自出去了。
李孟羲径自到木匠营,匠营的匠人们正在做木工活,他来,匠人队长立刻迎了上来。
李孟羲对匠人队长道,“现有一活,需找各类木头,有多少种木头便找多少木头。
而后,将各类木头切成不大不小,指甲大小的方块,每样切二两,然后,将这些木块闷制成炭,能做不能?”
匠人队长听明白了,活不难,但得把木头且成指甲大的块,稍有繁琐。
匠人队长道,“不难,个把时辰能做好。”
李孟羲也知晓这点儿活儿没太大难度,但他生恐匠人们干活不细致,把木料弄混了,于是他便留在匠营看着。
军中木料众多,匠人去找木料,李孟羲跟着一起去。
一大堆柴堆中,匠人们瞅着扒着,瞅见合适的木料,就把那根木头抽出来丢地上。
木匠们皆有识木之能,一根木头,不管多脏多烂,只要看上一眼,就能确定个八成,要是不十分确定,凑近再看,再上手摸摸,把树皮扣了再看,就决计不会看错了。
一木匠抽出一根很长的树枝丢在了地上。
李孟羲走过去问,“这个,是什么树啊?”
木匠低头瞅了一眼,“柳木。”
一会儿,木匠们又抽了一根树,李孟羲又问,“这个又是什么树?”
“槐树。”
“那这个呢?”
“杨树。”
“这个是?”
“栆木。”
……
李孟羲不认识木头,任何木头他都认不出来的。
匠人抽一根木头,李孟羲就好奇的问是什么木头,一下都没落掉。
最终,匠人找了一大堆木头,李孟羲这时才惊讶的发现,原来,常见的木头,有如此多的种类。
柳树,杨树,槐树,榆树,枣树,桃树,杏树,梨树,石榴树,杉树,椿树,桑树,楝树,枸树……
多达二三十种之多的树木。
对于如此多的树木,李孟羲好奇问,“哪种木头,最为疏松多孔,是哪种?”
匠人迟疑半天,不十分确定李孟羲所说的疏松多孔指的是什么,“……柳树?或是,桑树?”匠人不确定的道。
柳树,据李孟羲所知,柳树木质很软,因何柳木软,因同等体积,质量低,因何同等体积柳木质量低,大抵,疏松多孔……
李孟羲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了,常见的木类之种,或许真的是柳木最适合用作活性炭。
木料找齐了,能找到的所有木料种类,包括一些灌木藤蔓之类,能找到也都找了。
然后,整个匠营放下了手里的活,开始按李孟羲要求的,把木头切成指甲大小的方块。
李孟羲之所以有如此要求,是因为,他不确定木炭的大小和形状对吸色效果有无影响,为了排除干扰,所以才尽可能把不同木料加工成同样的形状,以减小误差。
之后,木匠们经数刻忙碌,按李孟羲的要求,将各种木料都切的指甲大小的碎块,每种木料都切了二两。
接下来,该将这些木料做成炭了,可区区二两木料拿去闷炭估计还不够烧的,李孟羲怕刚点就要烧尽了,他有此顾虑。
然后,问过匠人,匠人则道,“往窑后边放放,不会烧干净。”
既然匠人们说只二两木柴也能闷炭,李孟羲便依匠人的意见,准备烧窑制炭。
在烧窑之前,还有最后一个步骤,李孟羲找了许多只陶碗,每只陶碗上用石灰浆写上木柴的种类,然后对应的陶碗放上对应的木块。
这一些准备完之后,李孟羲带着一大群人开始忙碌。
此次烧窑跟以往不同,以往烧窑是为了得到木炭,是为了冶铁之用,此次,烧炭只是次要,主要目的是为了后窑放着的几十个陶碗里的炭。
匠人们搬来柴,把窑都填好了,准备开始点火了,李孟羲却又发现了问题。
上次烧窑的景象李孟羲还记得呢,当时窑开了之后,满窑黑乎乎的。
这说明烧窑过程中,木炭会变成灰到处乱飞,因而,这就造成了,在烧制过程中,不同木料的成分会混杂在一起。
木料要是混在一起,那要是测试脱色效果,岂不没法测了。
问题是如此麻烦,李孟羲将问题告知于匠人们,有一匠人出了主意,说陶碗上湖上一层土就成了。
李孟羲一想,闷炭所需的过程,高温高压而已,不需要氧气的,湖一层土把碗里的木炭密封起来,这个方法可行。
李孟羲再一想,大规模烧炭毕竟太麻烦了,一个屋子那么大的炭窑,动辄就得大量人手大量柴草,还得一烧就半天,此极不便利。
既然说一个陶碗里边装些木头然后再封一层泥,放窑里一闷,就能闷成炭,那为何不直接把碗拿出来,直接把碗放在火上烧呢?
只要密封的好,陶碗加热之后,里边会变热,里边的空气会膨胀,这就达到了高温高压的环境。
关键还是密封,如果密封不好,外界的氧气进去了,那里边的柴直接就烧起来了,闷不成炭了。
别的还好,一想到密封,李孟羲恍然,高压锅啊!前几日刚把高压锅弄出来。
如果说陶碗湖一层土,密封效果不行,那直接用高压锅,高压锅封死,里边放一锅炭,然后加热,铁的传热能力极强,一个时辰就能把高压锅里的炭闷好,如此,岂不极便捷?
本为烧制木炭,意外遭遇了木炭污染的难题,又意外,得到了便捷快速制炭法。
这或许就叫做,祸兮福所依。
方法是如此之好,如此具有建设性,自然,李孟羲赏赐了那个提议说拿黄泥湖碗的匠人,照旧,赏粮十斤,一斤先赏,其他九斤,发以军票凭证。
李孟羲笃信劳动者的智慧,他相信着众人之智一定大于一人之智,他十分看重智慧的成果,再小的一个建议,只要有用,他总是不吝赏赐。
那个得了十斤粮食的匠人很感到意外,拿到了粮食,乐的合不拢嘴。
其他没有得到赏赐的匠人们,肯定在后悔没有多动下脑子。
往陶碗上湖一层泥,就这样简单的一个方法,不难想到的,然而别人说了,就拿到了十斤粮。
之后,是烧窑过程。
烧窑过程很无聊,点了火,火烧了一半,再用泥把窑洞封了,窑洞一封,什么都看不见了。
当一个时辰结束后,一窑炭烧完,匠人们打开了窑。
匠人们先把外层的炭扒拉了出来后,有人去了窑的后半部分,把热烫的陶碗端了出来。
陶碗是经得住窑里的高温的,碗经过高温闷烧,丝毫未被损坏,只是变的黑乎乎的了。
在一众目光环视之中,李孟羲砸开了陶碗的泥封。
泥封砸开,里边露出了黑乎乎的炭块。
立刻,匠人发出的低声的欢呼,“成了,成了!”
事情做成了,匠人们也为此感到开心。
李孟羲捏从碗里捏起一颗小木炭拿到眼前看了又看,他用力,使劲一捏,卡察一声清脆的响声,木炭被捏碎了。
碎开的炭,中间也是黑的,这说明,成功了,烧透了。
李孟羲端起陶碗把碗一圈看了看,他用手指轻轻抹去碗上边的那层黑灰,露出了下边事先用石灰浆写的字,字体依稀是【枸树】两个字。
这说明,这一碗烧的黑乎乎的二两炭,是构树的木头烧的炭。
这次一次烧了几十种木炭,有几十碗炭,一个人端不了,李孟羲再抬头一看,天色暗了,马上要天黑了,他委托匠人们把炭帮忙端到城主府去。
当李孟羲一手端着一个炭碗回到城主府,脚踏进屋中的第一眼,李孟羲瞅见弟弟小砖跟关羽两人凑一起,对着一只碗滴滴咕咕的,不知在说什么。
李孟羲觉得有些好笑,“关将军,你们聊什么呢?”
听见李孟羲的声音,关羽和小砖立刻抬起头来看。
特别是小砖,把碗端起起身腾腾腾腾跑了过来,
“哥哥你看!”小砖把碗举的高高的给李孟羲看。
李孟羲凝神一瞅,他看见小砖碗里是一些褐色的水,水上还飘着几块炭,这明显是墨水被炭吸了颜色之后样子啊。
“嗯?怎么了?”李孟羲不解的问。
“哥哥,你不说这个炭是跟竹子一样吗?那俺拿住晃,咋木有把黑里晃出来?都晃不出来。”
李孟羲花了数秒时间想明白了弟弟说的是什么。
弟弟说的是,如果木炭吸色原理,跟用竹筒灌小麻线团一样的话,那么,竹筒把麻线团灌进去之后,再用力晃,还能把麻线团晃出来的。
可是,按一样的方法,把木炭也用力晃,可墨色并不会晃出来。
问题被小砖引向更深的层次了。
李孟羲此时意识到,用竹筒来简化木炭的结构,有所不妥,竹筒跟木炭的微观结构,并不完全一样。
李孟羲不由皱起眉头,他在思考该如何向弟弟讲解明白呢。
思索良久,李孟羲眉头舒展,他决定索性直接做一个更逼真的木炭结构,让弟弟拿去玩去。
更逼真的木炭结构,应该是一个立体的魔方一样的方块,然后木方内部有七拐八折的各种孔道,以此,可以更接近真实的木炭的结构。
李孟羲没能回答出弟弟的问题,可他花了数秒时间就找到了把问题重新再撇给弟弟的方法。
一个方形的或是圆形的木头旮瘩,木头旮瘩倒是好弄,可要在木头旮瘩里边掏出许多纵横交错七拐八折的洞,该怎么掏,技术难度如何呢。
李孟羲回头看去,身后是一众帮忙端碗过来的匠人。
李孟羲将所需的木块要求说与木匠们,他问,“在木头里边掏洞,好掏不好?该怎么掏才好?”
这算是精细活了,一般木匠一时半会儿还想不到解决办法,只说难做,问说要不分开做,把木头切成板,然后在木板上凿洞,然后再把木板粘起来。
李孟羲一想,挺巧妙,这倒是个极好的办法。
不说木匠们,李孟羲一听,他自己都觉得自己都能做这个内部有七拐八折的精巧木件了。
问题轻而易举的解决了,果然,匠人们有着极丰富的木工经验,各种巧妙办法随手拈来。
这还不算完,站在靠后边的一个老匠人凑上来说,可以用熟铁作一个钎子出来,然后钎子烧红,找块软木头,烧红的钎子砸弯,慢慢的往里钻,等铁钎子凉了,再放到火上烧烧,再接着钻。
这个方法,技术力高了许多。
而且很明显,用这个方法,可以在整块木头上操作,不用再粘合木板了。
李孟羲觉得两种方法都好,他索性,当场又写了军票,赏了两个匠人一人十五斤粮,同样是,一斤粮是实物,其他十四斤以军票下发,待日后军中粮草充沛之后,再凭票去领。
这一个小问题解决了,就待明日两个匠人把满是孔的木头做好。
李孟羲对身后一众匠人道,“碗就放这儿吧。”
匠人们鱼贯入内,把炭碗一个个放到矮几上放下,矮几上放满,就丢到地上,然后离开了。
关羽见李孟羲出去半天,弄回来了一大堆碗,他便又好奇,好奇李孟羲又有什么奇异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