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三百三十九章 纸虽好,还能更好

第三百三十九章 纸虽好,还能更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个问题,氢氧化钾溶液常温的饱和溶解度是多少,沸腾状态下溶解度是多少,高压锅中,超过一百度温度下,饱和溶解度又是多少。还有,饱和状态下的氢氧化钾溶液,碱性是多少,这些李孟羲一概不知。

    他只知温度高低,跟溶解度高低有关,溶解度高低又跟碱性强弱有关,碱性强弱,又密切关乎着造纸煮浆的效果。

    所以,碱性强弱,直接关乎造纸质量。

    成功蒸发结晶制得了极纯净的氢氧化钾固体,就不用再用草木灰了,也就不会因为草木灰的缘故使纸张颜色灰暗了。

    李孟羲觉得两勺氢氧化钾固体太少,高压锅虽只有一个,可普通的陶瓮就太多了,煮氢氧化钾用不着高压锅,李孟羲索性直接找来足足五十个瓮,然后又找来许多人手,让一大群人过来帮忙一起煮。

    一样的流程,先是往瓮里装净水,然后可劲往里加草木灰,然后就是煮,煮到沸腾,沸腾之后再等一段时间之后,停火,接着等草木灰溶液冷下来,再拿丝绸滤网过滤。

    这是第一步。

    接下来第二步,将过滤后的溶液加热,一直烧,烧到水烧干为止。

    五十个瓮同时开工,到了晚上,夜幕降临没多久,各瓮先后完成了。

    李孟羲忙坏了,他端着一个小碗,谁那里瓮烧干了,他就拿着小勺子过去把瓮底的白色氢氧化钾固体刮出来,然后放碗里。

    当李孟羲收集到第四瓮时,碗里已经有了一碗底氢氧化钾了,到第八瓮,碗里更多了。

    第十瓮,第二十瓮,第五十瓮。

    五十瓮的氢氧化钾收集完,李孟羲得到了几乎半碗的氢氧化钾,半碗结晶氢氧化钾。

    做饭的时候,放半碗盐,那得咸死了。

    同理,往锅里放半碗氢氧化钾,吊了,得碱死了。

    美中不足的是,过滤的不够好,水也不是纯净水,最终蒸发得到的氢氧化钾中,除了有少部分草木灰外,还有少许的沙砾等杂物。

    在油灯下,李孟羲捻着一根针,他用针挑着检查着碗里的氢氧化钾,李孟羲觉得,若按化学中的纯度来讲,这半碗氢氧化钾,纯度怎么也得百分之九十以上吧。

    高压锅就那么大一点,怼半碗纯度90的氢氧化钾,啧,肯定远远的过饱和了。

    比饱和更重要的,氢氧化钾绝无杂色污染。

    李孟羲谓关羽道,可以再煮一锅纸浆试试,这一锅煮出来,纸肯定白的多。

    在关羽眼里,李孟羲简直就是造纸行家一般,李孟羲说纸肯定会变白,那就肯定会变白,关羽对此丝毫不怀疑。

    已经对造纸流程熟练无比的关羽,把早就准备好的碎麻、净水一股脑的往高压锅里倒,倒完,等该加草木灰的步骤了,李孟羲走来,将半碗固体氢氧化钾端给关羽。

    关羽接过碗,看了一眼碗里白色片状跟盐巴类似的东西,他问,“都倒?”

    李孟羲想了一下,“都倒!”

    他想看看,往死里加氢氧化钾,会发生什么。

    关羽依言将收集了五十只瓮得到的半碗氢氧化钾去全倒进了高压锅里。

    接着,按跟以往一样的流程,铁匠们夹来融铁,将高压锅封口。

    然后,是漫长的密封加热过程。

    夜中之时,纸浆估计煮了有三个多小时,预计煮的差不多了,停火,静置,待锅凉了之后,有穿着铠甲带着头盔,手掌锤钎的铁匠过来,对着铁封小心翼翼的叮叮当当的凿了起来。

    嗤的一声,铁封破了,高压蒸汽立刻飙射出来。

    早已熟悉了工作的铁匠在蒸汽飙出的那一刻,便先一步跑开了。

    高压锅里的蒸汽嗤嗤嗤嗤不停的冒,很久之后,待蒸汽排完,匠人再来把铁封全部砸掉。

    开锅之后,李孟羲和关羽上去去看,虽说不管纸浆煮的透也罢,煮的不透也罢,从外表看不出太大区别的。

    但是这次,加了足量的氢氧化钾固体之后再煮出来的纸浆,明显的跟前面煮的不同,锅里的纸浆煮的上面飘了一层白,就很像煮粥煮的久了上面煮出的那层白沫一样。

    不管如何,事出变化,就说明,加氢氧化钾固体是有明显作用的。

    这一锅煮出的纸浆,只加了氢氧化钾,没加一点草木灰,想必成纸能白上许多,李孟羲迫不及待的立刻和关羽一起抄网做纸。

    关羽拿着纱网,将网抄起,纸浆覆盖在了网上,只用看一眼,看纸浆的色泽,关羽便能看的出来,这次的纸浆不那么黑了,白了许多。

    待之后在火上把纸烤干,纸干了之后揭起再看,关羽眼睛亮了。

    这次做成的纸,已不复灰黑之色,白了何止数倍。

    如果说之前做的纸,在李孟羲这里属于“什么几把纸”的话,那么现在,褪去了暗沉的纸,勉强让李孟羲觉得,这纸还行。

    只是还行。

    因为李孟羲发现,纸张上还有杂色,草木灰虽然没再加,可生麻本身也有颜色,生麻里的颜色没有除去,所以造出的纸依然带有颜色,带有着属于生麻的半黄不灰的斑驳颜色。

    关羽对这次新造的纸满意极了,把纸递给李孟羲,难掩激动的说,“羲儿,这纸总算好了吧?”

    “嗯。”李孟羲平静的点了点头,“还成。还能更好,还是不够白。”

    关羽顿时对李孟羲侧目,纸都够白了,还不算白,到底,这纸要多好,才算得上好。

    到了现在的程度,李孟羲对纸仍然不满意。

    如白天所说,脱色,麻里边的杂色也可以除去,弟弟说了可以用水洗,用浆洗的方法把纸浆洗上几遍,当能除去一些杂质。

    还有,也可直接染色,以其他颜色掩盖原浆纸斑驳的杂色。

    第一个方法,浆洗法,这个方法简单,只是多遍加水搅拌,通过搅拌离心将杂质沉下去。

    染色法,染色,则需要染料。

    李孟羲不知汉末染料从何而来,他问关羽可懂染布,关羽不懂。

    染布乃比较高档的技术,关羽要是会染布,要是有这个稀罕的吃饭手艺,何至于寒碜的推着小车卖绿豆。

    造纸的衍生技术,需要染色技术,李孟羲觉得,得去找染匠加入进来了,需要新的技术力投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