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六百零三章 放粮

第六百零三章 放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腊月六日的这一天,除了雪依然在下,其他完全如常。

    一日一夜过去,到腊月七日这天,在五日那日下午筹完了钱,六日这天故意继续断粮了一天之后,到七日这天,一大早,天一亮,从城中立刻奔出传令骑兵数名。

    “军令!军中收购簸箩,一箩换粮两斤,收箩两百,收完既至!”

    “军令!军中收购簸箩,一箩换粮两斤,收箩两百,收完既至!”

    ……

    传令骑兵分作各向,绕着城外营寨还有穿梭其中奔走呼喝。

    不久,茫茫的营寨之中十几万人全都知晓了命令。

    “人说里啥?”一名顶着稿席站在帐篷外面冻的瑟瑟发抖的民夫问旁人。

    同样是没轮到睡觉站在外面头上顶着稿席的民夫回头说了一句,“说是收簸箩。”

    “簸箩?收这做甚?”

    “管他做甚,有粮拿反正。”

    “也没个东西编啊?草都没得。”

    ……

    听到能拿簸箩换粮之后,营寨中起了热烈的讨论,连本在营帐中睡下的人也闻讯出来看。

    因为军中物资贵乏,虽说了收簸箩,但遍地是雪,连个草毛都没有,有部分人商量着是不是问问让出去不,要是让出去就出去看看往哪割点树枝藤蔓啥的。

    不久,又一众传令骑兵抵达营寨,这伙儿传令骑兵人人手持长杆,长杆顶上有一个小小的红色三角旗,长杆上绑有很长的绳子,绳子一直坠到杆尾,在杆尾绑着一个巨大的簸箩。

    传令骑兵们多达三十多人,带着三十多个长杆均匀散步营寨各处之后,在道路当中下马,把手中的长杆狠戳于地上树好。

    看着四周围过来的人,传令骑兵复翻身上马,对着一圈的人高声喊到,“都看清楚!就这样的箩,大小得是一般大,箩直五尺,深一掌,筛孔不得大于铜钱,另有,四沿需包以重物,无论土块石块,自己去找。

    此四者,五尺大小,一掌深,筛空钱大,包边儿,一处不对就不收。”

    “来!”传令骑兵叫到,“都看看,看看该咋编。”

    民夫们抢着挤了过来到了跟前。

    一干练老人捡起地上的箩,端着打量了几眼,说是箩,可这箩眼大的,莫说盛粮食了,连草都不好装。

    老人是看不明白,他把箩递给旁人,“这箩能有个啥用处?”

    接过箩的人摇头,“不着。”

    如民夫们所见,让编的这种箩不是说难,而是太简陋太粗劣太简单的,简单的民夫们都不十分确信到底是不是就让编这样的破箩就行。

    一民夫试着朝传令兵问,“军爷,要是缺箩使,俺们好好编点结实里任们也好使,这箩使不成啊。”

    传令兵高跨马背之上,居高临下的面无表情的瞥了问话的民夫一眼,训斥到,“让你编怎样的就编怎样的,干你的活,问那么多做甚?”

    民夫立刻脸上堆起了卑微的歉笑,点头哈腰的,“任说的是,说的是!”

    确认了的确只收破箩,编的好的人家还不要,民夫们便有了计较,要说一个好箩得一阵编了,可要是让编这样的破箩的话,一会儿就能编好了。

    营寨中,在各处树立起的红旗长杆周围,围满了人,民夫们都挤着朝前边去看箩的模样。

    话说这个向民夫们展示标准品的方法,来源很早了,早在两三个月前,抓获第一批俘虏时,当时是要编箩筐的时候,因要规定大小,但凭嘴说,说不清楚,故而当时就是先拿一些大小合适的箩筐给俘虏们传着看。

    可此时,遇到了一些麻烦,首先是人太多,箩筐只是草草传下去,传递速度实在太慢,老半天穿不到后面。

    其次,在之后的实践中发现,把箩筐拿来当标准物的方法很好,可箩筐传着传着就不见了。

    到底是丢失了还是有狡猾的家伙把箩筐藏起来当成自己的箩筐,不知道。

    所以最后还是李孟羲想出了解决方法,他出主意树一些长杆树在各处,再用绳子绑死把箩筐绑在绳子上,这样,一个个投放点能很高效的让民夫们看到箩筐大小到底是怎样的,而且因为有绳子绑住,民夫们看是能看,想拿走却是不行。

    义军虽说是一只新生的势力,可很多方面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了。

    军中向民夫们收集简单工艺品这一点,可谓是传统已久,从最早的草鞋,到之后的树条篓子,再到现在的箩筐,民夫们已习惯了军令下来去赶紧做点东西好换粮食了。

    这过程中,军方已不需要去立信,不需要去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能换粮,因长久以来,不管是草鞋还是粮食,都换到了粮,没说少了谁的。

    信誉建立起来了,便利多多。

    一段时间后,柴草车队到了营寨中,车队上拉着的满是麦秸,麦秸扎了一小捆一小捆的堆在车上。

    车队驶到营寨正中,为首的百夫长站在车上看了一圈,“各队队长!都过来!”

    叫的是队长,围着的民夫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是队长。

    分散各处的队长陆续挤了进来之后,看人到的差不多了,百夫长下令,“你们队长一人领五捆麦秸,回去发给想编簸箩的人。

    记得交代清楚,谁要编谁就自己个编,旁人不得插手。”

    交代清楚之后,开始发麦秸,小队长门一人领了五捆麦秸回去。

    让小队长们领麦秸还有特意交代单人单做,这都是刘备最后加以完善的环节。

    不直接发给民夫而是直接发给各队的小队长的原因是,第一,更加有序,第二,麦秸不够而民夫太多,发给谁不发给谁都不合适,将分配权转交给各个小队长之后,怎么分是队长自己的事。有了物资分配的决断权,也有驻足提高各个小队长的威信。

    最后一点,特意交代单人单做旁人不能插手,是刘备考虑到可能会有哪个人领了麦秸准备编筐子,然后旁人问他要两把麦秸也想编,会有人拗不过面子给别人几把,一给就不够了。

    本来称好的刚好能编一个箩的麦秸,一分,谁都不够编了。

    这一点是微妙的人情世故,李孟羲没能考虑到此处,刘备把之考虑进去了。

    领到了麦秸的小队长们回各自的营帐,然后分配麦秸的时候,显示出了不同队长的各种差别。

    有的小队长是仗着有个官,横行霸道,直接把五捆麦秸都自己吞了,准备自己编箩筐,自己拿去换粮食。

    同队之人,敢怒不敢言。

    这才多久,就已经开始有贪污腐败的苗头了,就几捆麦秸而已,就开始有人贪了。

    军中虽有监察军士,可监察军士主要负责战兵,监察十几万人力有未逮。

    还有的小队长,则比较善良,有些小队长看队里有谁没换到粮食,有谁最可怜,就把麦秸捆给谁。

    把麦秸捆发下去的同时,不往叮嘱一句,“手麻利点,编快点,人就收两百个,慢一点可就换不上粮了。”

    接过麦秸捆的瘸腿老妇人,抱着麦秸捆眼睛一热,说了好些感动的话。

    都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值此天寒地冻断了粮食的时候,别人能给一捆麦秸,可不情义深重。

    有善良的小队长,自然也会有公道的小队长。有些公道的小队长,也不管谁可怜,谁不可怜,直接把全队人叫在一起抓阄,谁抓到是谁的。

    这个分配方法,也有水平,很公道,谁也没意见。

    还有玩忽职守的小队长,这类人既不贪没,也不善良,也不公道,纯粹是做事不用心,发麦秸的时候淄重队的人都说了,特意交代了一人一捆,决计不能散着分,可就是有一些人没注意听,都没听清楚怎么分麦秸。

    于是扛着麦秸回去之后,不知晓的命令的小队长按自己的理解,他把麦秸地上一丢,“谁想编簸箩?”

    大多数人都说想编,这个小队长一看,人太多,于是随便把麦秸分了下去。

    正因为是随便分,不潦草应付,分到麦秸的人可能会感激,可能不会感激,同理,没有分到麦秸的人,会心里怨恨。

    又有一小队形,会分个远近亲疏,只把麦秸分给与自己相熟的人。

    又有一些小队长,这些人跟善良的照拂老弱的人相反,这些人不考虑老弱,而是特意挑了一些看起来精干能干的人把麦秸发下去,这些小队长考虑的是能干的人编的快,能早些去换粮。这样也是没错的。

    义军草创至现在,各类人才都很缺,可虽说缺人,可能用人才也不少。

    就分麦秸这一件事,如果军中现在能建立起良好的监察审核体系,那就今日就分麦秸这一件事,就能选拔出大量优秀的队长。

    如果有良好的监察体系,那么,把麦秸全吞了自己拿的自私的队长就会被监察军士发现,然后这些不合格的队长就会被淘汰。

    把麦秸发给老弱的小队长,是优秀的小队长。

    把麦秸发给精干成员的小队长,理智又严肃,可以挑去军中听用。

    抓阄分麦秸的小队长,中规中矩,恪守公道。这一样是优秀的小队长,当小队长很好,去军营里也很好,到哪里都是合格的低级人才。

    至于没听清命令,随意把麦秸发下去的小队长,这类人就不是那么合格了,算不得优秀,可也算不得可恶,只能算玩忽职守。

    再有,那些只把麦秸分给亲信的小队长,放在而今时代,在汉末这个古典时代,懂得笼络人心,任人唯亲,这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

    抓阄分秸,虽然公道,可真因公道,利益不向任何一人倾斜,因而公道的小队长不会得到别人任何的额外亲近。

    反之,把麦秸分于关系好的人,这算是培植势力了。关系好的人得了麦秸,就更会亲庸小队长,那些没分到麦秸的那些和小队长关系远的人,此时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对小队长有意见;第二种,会也想着和小队长走近关系日后也好多得招抚,这一类,也算是被小队长培植成了亲信;第三种乃是,认为队长是个官,想把麦秸给谁就给谁,这有什么。

    细想,这个分个远近亲疏的分麦秸之法,还真像能成大事的人。

    所以,此类将麦秸分给关系好的人,是优秀的小队长,还是不妥?

    从小队长个人来看,培植势力固然对小队长个人有最大利益。

    可于整个集体,麦秸既没有分给老弱,也没有分给能干的人,就不能发挥麦秸的最大作用,等于是,降低了整个集体的效率。

    义军现在,兵民相杂,兵不是纯粹的兵,民不是纯粹的民,因为各种原因,各种因素促成之下,义军现在依托十二生肖旗组建起的建制中,脱身于第二批练兵的新兵小队长们,这些小队长乃是如今义军中最基层的管理阶层,一切需要动员一切需要委派的任务,全都要经各个小队长的向下传达。

    ——

    刘备昨日一天发动人手称好捆好的麦秸捆,五千多个麦秸捆全下发下去了。

    营寨里,拿到了麦秸的民夫们没有任何拖延,都想早些编好麦秸早些去换粮食,都着急慌忙的忙活着。

    与此同时,对饥肠辘辘的民夫来讲有意外之喜来临,营地里的粥棚重新搭起来了,粮车到了,粥棚下伙夫们开始支锅放粮准备熬粥,见此情形,民夫们低落的士气瞬间回复。

    人们脸上不约而同的露出了笑意,开始讨论是不是放粮了。

    有胆子大一些的民夫凑跟前上,往陶瓮里瞅,“是煮粥吗?”民夫问着,眼睛边往瓮里瞄。

    民夫看到,瓮里放了许多的粮食。

    等回去,去打探的民夫喜滋滋的跟旁人说,“我刚瞅了,放了可多粮,能吃稠的了!”

    欢快的气氛迅速蔓延开来。

    都知道能再吃上饭了,民夫们干劲十足,连带着编簸箩的速度也快了许多。

    正如刘备所料的那样,卖粮之后特意又等了一天再放粮,民夫们不仅没有怀疑什么,反而当看到重新煮粥的时候,对刘备感激不已。

    人心很容易愚弄。

    伙夫们粥还没煮好,手快的一些民夫已经把簸箩编好了。

    一干练老人麻利的编好了簸箩一张,一看,发的一捆麦秸刚好紧巴巴的用完,一根长麦秸都不剩。

    “将将编完,一根不剩。”老人乐呵呵笑了。

    正此时,帐外呼喊,“谁编好了簸箩,营寨正中,过来换粮!”

    编好了簸箩的老人赶紧爬起来拎着簸箩冲出帐去。

    军中人力实在太充沛了,有编簸箩高手,有编的快的,总有编的更快的,一山还有一山高。

    收购令刚下,一瞬间,从营地各地,跑出了几十个编好了簸箩拎着簸箩跑过来的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