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48章 韶山读诗
随着时间和历史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毛泽东诗词可能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最后一座高峰。毛泽东诗词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这固然与他深厚坚实的传统文化、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深邃厚重的哲学素养密不可分。但我以为,毛泽东从小就有着诗人的天赋的。
今年端午节前夕,我有幸在韶山毛泽东故居里,读到毛泽东少年时的三首诗,让我惊叹震撼不己!
1906年,毛泽东在韶山井湾里读私塾,其时13岁。有一天,他的老师毛宇居外出,规定学生要在屋里背书,不准出去。老师刚走,毛泽东就背着书包爬到后山去了,一边背书,一边摘毛栗子。回到学校,老师大怒,来到院子中央,指着天井,罚他写诗。毛泽东围着天井转了两圈,便脱口而出: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我是惊异毛泽东的诗才天赋的。他小小年纪,竟能几步成诗。这首诗虽说文字质朴,浅显,表面上看,似乎是写井中之鱼的狭窄环境,实则是写年幼学童囿于“周围是高墙”“只喝井里水”的可悲境遇,语意双关地抨击了封闭式的私塾教育。据考证,这是毛泽东的第一首诗作,既表现了少年毛泽东吟诗作赋的奇异之才,也反映了他意欲搏击大海的鲲鹏之志和对旧世界的叛逆性格。
然而,更让人看出毛泽东诗的天赋和性格的是他的《咏蛙》。在毛泽东纪念馆里,我在他的《咏蛙》的壁挂面前,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那是1910年,毛泽东年仅16岁。他离开家乡韶山冲,只身一人到五十里外的湘乡东山小学去读书。东山小学座落在离城二三里的东岸坪,它的背后是巍峨苍翠的东山台,前面是碧波荡漾的连水河,左右是平展宽阔的稻田。就是这样一所小学,招收的都是本地的富家子弟,不收外乡人。毛泽东穿着破旧,又是外乡人,连守门的人也瞧不起他。幸好校长李元甫网开一面,让毛泽东写一篇立志的作文,看其是否有真才实学。毛泽东沉思片刻,借着夕照,当即挥笔写下《咏蛙》一诗: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可以说是一首自喻诗,表达了少年毛泽东的凌云壮志。“独坐池塘如虎踞”,是写青蛙像老虎一样独坐于池塘,描写了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独特个性。毛泽东是个胸有大志的人,他并没有因为被人瞧不起而自惭形秽,相反觉得自己要比那些富家子弟高大得多。“绿荫树下养精神”,是写毛泽东勤奋好学的精神状态。毛泽东为什么离开家乡韶山冲来到异乡湘乡求学呢?他就是听表哥说,这是一座有别于私塾样式的新学校,他是寻求救国之道来了。“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从字面上看,是说春天到了,如果青蛙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发出声来呢?实质上是表现毛泽东一想扭转乾坤的雄心壮志。
校长李元甫看了毛泽东的《咏蛙》诗后,无不震骇。他惊异毛泽东的诗才,更惊异他的抱负。他当即召开校务会议,力排众议,破例招收外乡人毛泽东入学。他高兴地说:“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之才了。”
俗话说:三岁看老。是说一个人是否有出息,只要看他小时候的作为就行了。读了毛泽东的《咏蛙》,我惊奇地发现,《咏蛙》虽说是表现毛泽东少年时的志向和情怀,而纵观他的一生,他不正是像《咏蛙》里所说的去实践的吗?“独坐池塘如虎踞”:毛泽东集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书法家、诗人于一身,完全是一位独具个性的伟人形象;“绿荫树下养精神”: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嗜书如命。有人统计,他四岁发蒙,那么这就意味着他读了八十年的书。仅他圈画批注过的诗词曲赋多达1590首,诗人429位。这种“养精神”的功夫,非常人所能及。“春来我不先开口 ,那个虫儿敢作声”:毛泽东说到做到。他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奋斗,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梦想。
1912年,毛泽东在校长李元甫的支持下,到长沙继续求学,临行前抄了一首诗,放在父亲的账薄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实事求是地说,这首诗与前几两首相比,诗味或许还不够浓郁,但看得出,毛泽东立志改造中国的志向是一以贯之的。理解这首诗,毛泽东于1927年离开韶山的一席话,可能是最好的注释。他说:“乡亲们,革命不成功,我毛泽东是不会回来的。”果然,自此以后,毛泽东在革命的血与火中奔走,激战于井冈,长征于数省,辗转于陕北,决战于西柏坡,“赶考”于北京,一直到1959年的6月,才回韶山。这一离别,竟长达三十二年。
清人赵翼说:“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是说,文学艺术这东西,三分是靠人的学习和修养,七分靠的是人的天赋。什么是天赋,天赋就是人的天资。在韶山,读了毛泽东少年时的诗,我觉得赵翼的话,也许是真理。
2007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