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满级考古大师 > 第四十六章 司薄之印 (求追读!!)

第四十六章 司薄之印 (求追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对啊”

    拿着这把宝剑,孔建文又陷入了沉思。

    “这是一把秦制铜剑,那按照秦国的律法规定,凡是国家铸造的兵器,必须要刻上官署和工匠的名字。”

    秦国对武器制造是很严格的,要求每个工匠在制作武器时都留下属于自己的记号,这样哪个武器质量不行或者出了问题,就追责哪个工匠。

    而且如果发现哪个武器没有刻上标记,那整个制造链的所有相关人员,都要受到“货一甲”的惩罚。

    也就是罚相当于一套铠甲的金钱。

    如果交不上,那就服劳役!

    在两千年前的封建时代,这种精确到个人的责任制,有效的提高了秦国武器的质量,避免了偷工减料和粗制滥造的事情。

    从秦始皇到秦二世,这套律法都是被严格执行了的。

    秦始皇陵里出土的兵马俑陪葬武器,每一个都有刻上标记,从秦王政3年,到秦二世元年制造的悉数都有。

    难不成m-105号墓出土的这把秦制铜剑,是非官方制作的?

    但是非官方制作的,能如此精良?

    孔建文再次细细的检查了一遍这把剑。

    这次,无比细心的他,终于在剑炳上,发现了一些异常之处。

    剑炳上大约一块33厘米的位置,有二次被打磨的痕迹,明显和四周其他区域的颜色有细微变化。

    看到这,孔建文心里就有数了。

    八成是原本在剑炳上是有刻一行“某某年寺工某某人”的标记。

    只是秦灭汉兴,因为某些原因或者是避讳,这位墓主人的家族某代贵族,将剑炳上的秦工匠标记给磨去了。

    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够通过制作工匠刻上的标记,来分辨这把剑的具体制造年代了。

    但是这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秦国的存世时间很长,但是秦朝的国祚不长,二世而亡。

    而且还有碳十四鉴定法,想要知道这把剑大概什么时候造出来的,也不难。

    “嚯!”

    “孔老师!还有握玉!”

    突然的一声惊呼,打破了孔建文的沉思。

    还在继续对棺内进行清理的苏飒和林雅,一脸兴奋的从积水中,又捧起了一物。

    一块泛黄的长条圆柱形的玉石!

    而且玉石上,还有单线条刻画出来的纹路,细细一看,似乎是刻了一只猪。

    “喔,猪型的玉握啊!”杨翰颇为惊异的说道:“这也算是汉朝最常见的玉握类型了吧。”

    古人认为死时不能空手而去,要握着财富和权力。

    所以在新石器时代,下葬的先民通常都是将兽牙握在手中。

    到商周时期,死者手中多握数枚贝币,因为贝代表了财富。

    而到了汉代,下葬时通常就会给墓主人的手上握一只玉猪。

    “猪”在汉代可不是什么贬义词,那个时候还没“笨猪”的说法呢。

    传闻汉武帝刘彻小时候就叫刘彘来着,“彘”在汉代就是猪的意思。

    不管传闻是真是假,但是能够有这么个传闻,至少说明猪在汉朝就不是一个贬义的字,不然不会编排到洪武帝头上。

    事实上,在汉代猪是财富的象征。

    玉猪也成为了汉代最流行的玉握。

    “不止呢,这还有一个韘!”张健波也同样传来了捷报。

    他也从水中捞出了一个小型的玉器,韘!

    《说文·韦部》载:“韘,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箸右巨指。”

    韘,音通射,在商代便已经出现,是射手戴在右手大拇指上,用来扣住弓弦射杀猎物的工具。

    最早出土的韘,是出土于商朝妇好墓。

    到西汉时期,韘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了,而且还被赋予了权利的象征。

    到近代,便是人们常说的扳指、玉扳指了。

    张健波手上的这个韘不但样式精美,用的还是比较上等的玉。

    哪怕放在水里泡了两千年,这块韘依旧晶莹剔透,带着温润暖意。

    这明显要比墓主人那块都泛黄了的玉握,品质上乘好几倍。

    陈翰有些唏嘘的说道:“可以看得出来,这位墓主人确实是已经家道中落了,也就舍得买一个好点的玉做个扳指了。”

    “再大点的玉握,就用不起这么好的玉来制作了。”

    除了那把青铜剑是家传之物。

    这位墓主人的其他陪葬品,应该就都是他自己的东西了,包括墓室里的那些坛坛罐罐。

    汉代毕竟是推崇厚葬,去世后通常都会将自己的东西带进坟墓里。

    这位墓主人的父亲乃至祖辈应该是不太会给他留下多少玉器的,只会自己带进墓里。

    而陈翰几人在棺内摸摸索索了半天,最终也就只找到了这么两件玉器。

    一件是专门用于丧葬的玉握,一件应该是墓主人生前常用乃至唯一的玉器扳指。

    稍显寒酸了些。

    不过转念想想,m-105号墓的墓主人其实也就是一个小贵族而已,能有两件玉器陪葬,已经很不错了。

    是之前从棺内找到了那把珍贵的青铜剑,从而提高了陈翰他们对墓主人随葬品的心理预期而已。

    实际上这样的陪葬规格,才是符合墓主人身份的。

    如果在棺内找到了七八件玉器,那才是不对劲的情况。

    至此,这个棺椁的清理工作,也到了尾声。

    孔建文凝视着基本已经将积水抽干了的棺内,可惜的啧啧了两声。

    “两件玉器也不错了”

    “就是可惜,墓主人的尸骨已经被水解的差不多了,失去了研究价值。”

    这位墓主人生前都已经腐烂了,甚至生蛆后才下葬的,本身尸体的保存情况就不佳。

    再经过了两千年的地下水侵蚀,尸骨想要保存下来实在是有些难了。

    甚至连稍微大点的完整骨骼都已经找不到了。

    大家找了半天,也就找到了几颗牙齿,以及几块腿骨碎片。

    不过,就在大家准备收拾收拾,重新将棺椁合上,准备结束这次清理工作时。

    眼尖的陈翰,在棺内东南角的一片乌黑沉淀物里,似乎看到了一块只有一厘米大小的硬物。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一块墓主人残存的骨碎,便随意的伸手将其从沉淀物里抠了出来。

    但是抠出来后,他才发现,这不是一块骨碎,而是一块小巧精美的印章!

    陈翰连忙将印章上的淤泥擦拭干净。

    一颗方形龟纽印章,便清晰的映入他眼帘。

    龟四足立起,首上扬,尾下垂,龟背饰细纹,在印面,还阴刻着四字篆书。

    由于这块印章实在是太小了,他凑近仔细辨别了一番后,才勉强认出了这四个大字。

    “司薄之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