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清穿之哲皇贵妃 > 124、生气

124、生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和珅快马加鞭赶过去, 心里只盼着尽快调查好,再回去禀报皇帝立功。

    他带着雄雄壮志赶到西边跟阿桂汇合,阿桂只把和珅留下, 也没好吃好喝, 就随便找了个房间让和珅住着, 吃的跟其他将士一样。

    和珅不是吃不了苦的,但是他长途跋涉过来, 阿桂压根没重视他的样子,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要不是和珅开口, 阿桂压根不可能参与到这事来,立功的机会更是没有,居然还这样对他!

    哪怕和珅后来发现阿桂的吃住和自己没什么两样, 他心里还是有点不高兴。

    尤其阿桂慢吞吞也没出发的意思,每天和珅都找不到。

    阿桂不是在外边巡视, 就是在训练新兵, 似乎完全忘记还有这件差事在。

    等了快半个月,和珅实在坐不住了, 想要独自过去调查,又被将士们拦住, 说是不能随意出去,顿时气炸了。

    也是这时候阿桂才姗姗来迟见他, 笑道:“和侍卫不必着急,我经派去打听了, 很快就有消息过来。”

    和珅就不高兴了,这事怎么事没跟他说,让自己跟热窝上的蚂蚁一样一直干等着?

    “大,既是皇上下命, 我等就该亲自调查才是。”

    阿桂面色淡淡道:“去调查的是我的亲卫,难道和侍卫不相信我的亲卫?”

    和珅无语,那些亲卫他又没见过,怎么相信啊!

    “而且和侍卫如今是皇上跟前的大红了,不少都知道,若是出现在前打听什么,没多久就该尽皆知了,要怎么查探?还不如让我那些长得普通又面生的亲卫去探一探,等他们回来再从长计议。”

    阿桂这话语气淡淡的,和珅却觉得他在夸自己。

    显然阿桂不是个擅长跟打交道的,倒也不是故意怠慢的样子,和珅听了之后心里舒服了一点。

    能被阿桂亲口夸赞,和珅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他笑笑道:“是我误会了,多得大想的周全。”

    和珅打听到自己想要的,这才回去了

    。

    站在阿桂身后的高大侍卫之前一直沉默着,这会儿听着和珅的脚步声远去,才开口道:“主子,这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不教训他一下,还以为自己真是个物。”

    不过是靠谄媚和讨好皇帝起家,有那么点本事和小聪明罢了,和珅真以为自己能跟阿桂平起平坐,还敢跑过来质问阿桂,当自己是什么?

    阿桂微微一笑:“不必在意,他也蹦跶不了多久的。”

    和珅要一直在皇帝跟前,他才要担心皇帝会不会被和珅忽悠了去,然后慢慢平步青云,再拽下来就不容易了。

    如今和珅离开皇帝身边,到这西边来办差,阿桂琢磨着要怎么把长久留下才行。

    只要他不在皇帝跟前晃悠,没多久皇帝就该忘了和珅的。

    夜里亲卫悄悄赶了回来,把打听的事告知阿桂。

    跟阿桂猜想得差不多,王望在西部当总督的时候禀报连年大旱,皇帝还派去当地查过,回禀说是相符。

    但是阿桂偶然救下一个山民,得知这些年压根就没有大旱过。

    那么王望跟户部要那么多赈灾的粮食,那么多赈灾的银两,通通都用到何处去了?

    阿桂担心自己听见的是一面之词,也可能是山民所在的地方并没有大旱。

    毕竟西边那么大,有些地方干旱有些地方没有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然而亲卫带来的消息跟阿桂听见的是一样的,西边最近几年每年都没出现大旱过!

    阿桂沉吟片刻,就吩咐道:“去把和侍卫请过来。”

    心腹忍不住问道:“主子,要把此事交给和侍卫去办吗?”

    那和珅会不会把功劳独自吞下?

    阿桂笑笑道:“你以为那么容易吗?王望能隐瞒这么些年,光靠他一个是不可能的,背后肯定有一张大网。而且这张网上的恐怕都不是你我能够得罪的一品大员,让和侍卫去是再适合不过了。”

    和珅如今地位不高,肯定卯着劲想要立功,那么必然会使出浑身解数去调查此事。

    这事办得好当然叫皇帝高兴,但是另一边也要得罪

    不少。

    阿桂不是怕得罪,就是怕麻烦,而和珅不怕麻烦,更不怕得罪,怕的是不能立功。

    要能踩着这些爬上去,和珅必然是愿意的。

    和珅过来听阿桂一说,立刻就应允道:“大不好离开边城,此事交给我来办就好。”

    他早就摩拳擦掌想轰轰烈烈办一场了,自然拍心口保证能成事。

    和珅甚至连侍卫都没要,独自一带着盘缠和干粮就走了。

    心腹问道:“主子,他这样是信不过我们,还是以为自己单枪匹马能做什么?”

    阿桂摇头道:“初生牛犊不怕虎,派在他后头跟着,有什么危险的时候出手帮一把。不危及性命的话就不必出现,在后头盯着点儿就行。”

    他也想看看和珅究竟有什么能耐,能把此事拿下了。

    和珅的办法很简单粗暴,那就是诈。

    王望这个老狐狸没那么容易,但是他身边就未必了。

    和珅从小尝尽情冷暖,最擅长看透心。

    王望身边几个当中,他暗地里查探过,有个叫额尔的尤为胆小。

    他就直接去雇了几个地痞无赖,把额尔用麻袋绑到荒郊野岭里逼问:“王望什么都招了,你还等什么?他把钱财都拿走了,能留给你多少,也就指缝里漏下来一点,你还帮着他瞒着掖着,是不是傻?”

    “王望都外调高升了,唯独丢下你还在这样贫瘠的地方当小官,你真的甘心?”

    额尔大晚上在家里好好坐着,半夜被绑过来,又给蒙住眼睛,早就吓破胆了。

    和珅的话更是勾起了额尔心里对王望的不满,和珅很清楚王望这样的必然不会给额尔分多少,因为额尔地位低,胆子也不大,哪怕少了也不敢嚷嚷。

    但是额尔不敢反抗,不等于他心里不怨恨啊。

    而且他确实知道不少秘密,王望对额尔也很放心。

    这么一个胆小如鼠的,谁会用心防着呢,简直就没把额尔放在眼内!

    可是和珅很明白,这样的小物才是最可怕的。

    他们看似没什么用处,知道得却多,只要威逼利诱,就没什么是不能说的。

    和珅见额尔动摇了,又循循诱导道:“只要你都说出来,将功赎罪,我会写折子上去给你求情。”

    至于额尔能不能保住性命,那就是皇帝来定夺,不是和珅能做主的。

    额尔也清楚这一点,咬咬牙还是点头了。

    和珅担心额尔这个证在哪里都不安全,索性带回去阿桂那边。

    阿桂也没想到短短半个多月功夫而,和珅就经找到切入点,还寻到额尔这个知情愿意倒戈,倒是有几分手段的。

    额尔既然答应了也不含糊,直接提笔就写了起来。

    他早就把名单熟记在心,写起来没多好犹豫。

    阿桂看着额尔写完一页又一页,面上忍不住露出惊诧的神色,那么多?

    从一品大员到七品县丞,大大小小至少有五十个官员参与其中,实在是骇听闻。

    他们过手的脏银从几十万两到几十两都有,分得最多的是一品大员于敏和王望,每足足有一百多万两。

    这简直是惊天大案,阿桂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和珅看额尔写完,别提多欢喜了,仿佛功劳经要掌握在手里:“大,你看是不是该写折子上禀?”

    阿桂深深看了他一眼:“也对,你我分开写,到时候派快马加鞭一起呈上去就是了。”

    和珅应了,两分头写了折子一起交给信使送去皇帝手里。

    阿桂没看和珅写的,和珅也没看阿桂的,两都不知道对方写了什么,却也隐约能猜的出来。

    和珅担心的是阿桂会不会抢功劳,就有些焦灼地等着皇帝的回复。

    皇帝收到折子的时候气得险些把折子扔了,猛地站起身,把旁边的苏叶吓了一跳:“皇上?”

    听见苏叶疑惑的声音,皇帝才收敛了一点:“没事,是阿桂那边送消息来了,和珅办差不错,经找到证,得到了名单。”

    苏叶咂舌,这前后才多久,和珅这效率也太高了一点。

    还是贪官和贪官之间惺惺相

    惜,很了解对方的心思和路数,所以才叫和珅那么快就抓到要点了?

    她便问道:“和侍卫真够快的,前后这才多久啊,都经说服到倒戈了。”

    皇帝一听便有些存疑,是啊,这才多久功夫,和珅不但查探到王望身边,还让对方倒戈了,会不会有诈?

    “阿桂的折子上也提到都是和珅一个去办的,深入腹地调查,找到的这个胆子小,诈一诈就什么都说了。”

    和珅在他身边的时间不长,阿桂的性子皇帝却很清楚,有一说一,相当实在,绝不说那点虚的。

    阿桂说和珅办到的,那就确实没什么问题。

    而且名单也抄录了一份,上面的官员大大小小的,皇帝看一眼都有印象,尤其是最上面的一品大员于敏,也是他这些年颇为宠信的大臣,没想到他也掺和其中,这就叫皇帝实在太失望了。

    他失望的当然是自己给于敏那么多的信任,于敏却辜负了。

    皇帝绝不承认自己看错,只觉得对方变了,跟坏同流合污了!

    苏叶没看那个名单,看皇帝的面色就知道不少重臣参与其中了:“和侍卫这么能干,是要在那边继续调查吗?这么多都抓起来问一问,指不定还有别的事。”

    皇帝也是这么想的,沉吟道:“阿桂有军务在身,确实不好离开太久,和珅正适合到处走访。”

    苏叶心里给自己鼓掌,最好让和珅在西边一直走访下去,别那么早回京就好。

    西边那么大一块地方,他要走完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了。

    就是再迟三五年后,和珅回来了,皇帝说不定还是会重用他的。

    而且没了和珅,会不会有张珅、李珅之类的?

    皇帝自然不会放过王望,派把他抓起来,另外还派了一个叫陈辉祖的大臣去辅助和珅。

    阿桂走不开,总不能让和珅一个办事,多一个也能多商量了。

    和珅是一点都不想要,多一个就要把功劳多分一点出去了!

    不过皇帝都发话了,和珅也只能捏着鼻子亲自迎接

    这个叫陈辉祖的。

    这喜欢板着脸,素来铁面无私,最是不喜欢和珅这靠讨好皇帝上位的,刚照面就没给他什么好脸色,把和珅气坏了。

    好在和珅很能忍,好声好气跟陈辉祖交代最近办的事,只得来对方一个点头和“嗯”的一声,于是忍不住问道:“陈大有什么高见,但说无妨。”

    陈辉祖看了他一眼:“我说了和侍卫就会听吗?”

    和珅皱眉:“陈大这是什么意思?你我替皇上办差,就该有商有量好好办妥此事就是了。”

    所以什么私恩怨该放放,别耽误了正事。

    陈辉祖嗤笑,什么正事都让和珅做完了,还假惺惺来问他的高见,简直恶心。

    “和侍卫都想好了,也没我什么事了。”

    和珅还想吩咐他做事,想得美!

    闻言,和珅还真担心陈辉祖撂担子不干,回头直接告到皇帝跟前,只能继续好声好气道:“这事我就起了个头,还得跟陈大仔细商榷才行。”

    陈辉祖眯起眼道:“此事简单,名单都有了,把都抓起来,财产充公,家属也一并下狱等待发落。”

    和珅还想慢吞吞的,把抓起来问清楚才去追回财产,都不知道带着钱跑多远了,还怎么找?

    闻言,和珅果然道:“陈大,这样不好吧?哪怕有名单在,也是额尔的一面之词,不问清楚冤枉了好怎么办?”

    陈辉祖看了他一下,感觉和珅是真傻还是故意的?

    “不管冤不冤枉,自有皇上定夺,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抓起来罢了。”

    不过依照皇帝在盛怒当中,这些恐怕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哪怕其中真的有没敢伸手要钱,却是知情不报,也算同罪了。

    所以这其中哪里有无辜的,不过是惩罚轻重不同罢了。

    陈辉祖见和珅不太服气的样子,想到阿桂的提醒便道:“这样,我和你分别写折子询问皇上的意思,如何?”

    若是皇帝要仔细查探,那就让和珅负责,若是按照陈辉祖的意思来,

    那就他来办。

    和珅勉强点头,回头开始琢磨怎么写一个花团锦簇叫皇帝看着高兴的折子。

    皇帝高兴了,自然就会偏向他这边了。

    但是和珅跟着皇帝的时间还是太短了,以为皇帝很好哄。

    不过皇帝确实挺好哄,就是正在气头上的时候不能用一样的办法去哄,不然完全是火上浇油的。

    苏叶第一次看见皇帝这么愤怒的样子,直接把折子扔在地上,让李玉都不用捡了:“烧了吧,朕不想再看见了。”

    她扫了一下,发现这该是和珅送来的折子。

    每次和珅送折子来,皇帝都会仔细看完,然后笑着跟苏叶说和珅的文采有多好。

    如今和珅的文采不可能短短时间内就变得不好了,所以是写了什么让皇帝这么不高兴?

    苏叶犹豫了一下,还是过去给皇帝抚着后背顺气:“皇上可别气坏了。”

    皇帝皱眉道:“朕能不生气吗?这么大的贪污案,那些都该死!和珅居然说其中可能有被冤枉的,不能一股脑把都杀了,还得抓起来细细问过才好。”

    他气得要死,这些当中怎么可能有无辜的?

    最多是钱多钱少,或者跟陈辉祖想的那样,有帮着隐瞒,却未必没分一杯羹,也拿到好处的,知情不报难道就不是罪过吗?

    苏叶眨眨眼,原本还想着怎么把和珅拉下来,如今不用动手,他自己就开始作死了。

    “皇上,和侍卫还年轻,得慢慢来才是。有那位陈大在,想必跟和侍卫的处置手段不同?”

    这就是叫皇帝更不高兴的地方了,两分别写折子上来,陈辉祖的折子简单明了,就一个意思,和珅非要查清楚才进行下一步。

    在陈辉祖看来,就该杀鸡儆猴,一股脑把都落罪了,雷厉风行才对,不然皇帝的脸面往哪里搁?

    他们胆大包天,有此下场就是应该的,和珅居然同情这些罪,是几个意思?

    皇帝愤怒的自然是因为看过陈辉祖的折子,跟他想的一样。

    他一面觉得和珅辜负了自己的期望,

    一面又认为和珅再心软也不该同情罪,就是再年轻不懂事不是更该听陈辉祖的?

    然而和珅不肯听,不然陈辉祖也不会无奈分别写折子给皇帝,两写一个折子上来不就好了?

    皇帝不悦道:“既然和珅那么想调查清楚,那就让他留在那边。都抓了杀了,然后他再去仔细查明那些究竟贪了多少,有没转卖赈灾的粮食,有没其他同伙。不查得清楚明白,他就不必回京来了。”

    苏叶恨不能给皇帝鼓掌,这敢情好啊,让和珅在那边多留几年吧。

    和珅接到皇帝的旨意后整个都傻了,开始怀疑陈辉祖的折子里究竟写了什么,不会是诋毁他的话吧?

    不然皇帝一向看过他的折子都会点头,怎么这次反而不太高兴的样子?

    留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一个多月经够够的了,还要继续呆下去,查明那些老黄历一样的旧账,又谈何容易?

    尤其皇帝的意思是都杀了,账再慢慢查。

    都死了,和珅去哪里查?

    不但主谋死了,帮凶死了,连伺候的下仆都要死。

    他们要留下账本还好,要是没有呢?

    和珅整个都不好了,明明是个好差事,怎么到头来变成这样?

    他原本想着这些都处置妥当了,证据确凿了,自己就能回去找皇帝复命。

    如今却要一直留在这里找蛛丝马迹,和珅简直要疯了!

    事不宜迟,他生怕那些一死,什么线索都没留下,就疯了一样去牢里审问,说什么都要问到账本这个东西。

    彼时阿桂和陈辉祖一边喝茶一边对弈,端的是惬意。

    然而两偶尔聊一句,说的却是和珅。

    阿桂放下黑子后问道:“他之前一副大善的模样,恨不能找到中间谁是无辜的,就要在皇上面前告陈大一状,让皇上以为陈大心冷如铁,公私不分,滥杀无辜。”

    陈辉祖捏起白子很快放在黑子旁边,微笑道:“和侍卫到底年轻,难免有点心软。不过依照我对皇上的了解,皇上必定依法惩治那些。而且既判

    了罪,那些是不可能开口的。”

    他们都要死了,一家子都没落下,哪里还会愿意主动给和珅弄功劳?

    反正和珅得了账本,他就能回去禀明皇帝,在皇帝面前邀功。

    这些官员既然逃不掉,满心愤恨无处发泄,便是一股脑放在主动凑前来的和珅身上。

    骂都算小事了,有些还想动手打。

    也幸好和珅的身手不错,原本想着让他们发泄两下就算了,后来发现这些简直得寸进尺。

    打骂之后还要吃的喝的,要大鱼大肉,要锦衣绸缎,要上等的酒水,和珅哪里能都弄来?

    他弄了那么一两件,狱卒看着自己的眼神都不对了,怀疑和珅跟这些官员是一伙的,不然怎么好东西往牢狱里送,还都是这些要死的贪官?

    难不成贪官还藏了什么宝物,和珅想着都要死了,于是最后用这些拉拢一番,好拿在手里吗?

    不止一个狱卒这么想,也告到陈辉祖和阿桂那边。

    阿桂都要笑了,跟陈辉祖对视一眼。

    不用说,陈辉祖回去就写了一封折子送去给皇帝,说的就是和珅在牢狱里对那些贪官的做法。

    没什么春秋笔法,也不需要,就按照狱卒朴素的言语转述的。

    简简单单几句,看得皇帝又开始生气了。

    皇帝当然知道这些贪赈灾款和粮食的时候,和珅才没几岁,不可能同流合污的。

    然而和珅为了得到账本的线索,放低姿态去讨好那些罪,皇帝的心情能好到哪里去?

    他捂着胸口险些一口气没上来,吓得李玉赶紧过去给皇帝顺气:“皇上息怒,不如请院首过来?”

    “不必,朕就是气着了,和珅简直胡来。”

    皇帝臭骂一句,李玉站在旁边不敢接话。

    毕竟皇帝也就发泄一下,没想让回答。

    折子一放,皇帝就问:“徐州到了吧?”

    李玉应了:“是,皇上,这就要靠岸了。”

    船身微微晃动,显然是靠岸的。

    皇帝起身去巡视河工,当地官员陪同。

    苏叶远远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