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讨债
大明地域广阔。地方一大,天灾也多,地震并不稀奇。
地震是一时之患,天灾里官员们最怕水灾和旱灾。后两类直接影响粮食收成造成饥荒。
可官员们总喜欢拿天灾言事。尤其在皇帝爹的皇位靠泰山地震保住的前提下,每每发生灾祸总免不了让官员找借口抨击朝政。
最激烈的一次是两年前的弘治十三年,也就是改革刚满一年的时候。先是7月京师地震,有官员把地震和改革联系在一起,被《京报》用民间支持改革的舆论掩盖。三个月后,京师、南京、凤阳三地同时地震,震感强烈。朱厚照还记得那时搭帐篷在空旷的室外睡了一晚。地震第二日,奉天门前乌泱泱的一大片官员跪地请求皇帝爹终止改革。
清丈田亩由户部为主、都察院督察、锦衣卫压阵,检查地契核对户主身份,一条条记录在案。若记录与户部留存的鱼鳞册登记的相差巨大,会展开详尽的调查。如果地契的田亩数与实际田亩数不符,还要追究当场经手中人、官吏的责任。更别提《京报》有专门版面公示每家的田地情况,如果发现不妥举报,举报属实后会给出不同的现银奖励。一条条举措联合施行下,在南北直隶置业的权贵家损失惨重。
群臣跪求的场面震撼人心。后宫里太皇太后、和皇帝爹关系亲密的仁和长公主、顺义郡主也在闹腾。一时间皇帝爹被前朝后宫吵得头疼。朱厚照还真怕皇帝爹坚持不下来。
但也不知是哪个愣头青直指改革的罪魁祸首是他。要他在《京报》上登报道歉并且撤去《京报》、解散囚牛商行。
原本开始动摇的皇帝爹立刻把愣头青贬出京师。再把朝臣、勋贵每家隐匿的流民、兼并的土地数据砸在他们脸上。并放话谁还跪在奉天门,锦衣卫、东厂联手调查其背后家族的田亩数量,从严清查!在朝当官的,谁屁股底下干净!大明是人情社会。户部清丈田亩时也不是一五一十,只要不是太过分,户部、都察院、锦衣卫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若是从严查处,谁都不敢放水。
皇帝爹霸气侧漏,百姓的议论又是一边倒,朝臣借三都地震终止改革的意图破灭。
见朱厚照眉头紧皱迟迟想不出办法,宁瑾小声出主意,“其实说到底太祖的孝陵也不是因为此次地动造成的。八月江水倒灌,南京、凤阳遭水患。尤其是凤阳前有长江后有淮河,整个都淹了。孝陵定是在那时受了损。”
“有区别?”孝陵地面建筑塌了,甭管是什么灾都是皇帝爹的锅。
宁瑾再道:“要不要找杨廷和、焦芳两位大人出主意?”
朱厚照撇撇嘴:“这次除了凤阳,还有哪些地方地动了?”杨廷和、焦芳会说些什么,朱厚照猜都猜得到。杨廷和太滑头,焦芳能力欠缺,都不可能想出两全其美的法子。
“这……此次地动范围很广,送信的人只说南京也同日地动。具体有哪些地方受波及暂且不知。”
朱厚照点点头,挥手让宁瑾退下。
他已经有主意了。当主播那些年锻炼出的随机应变、危机处理、舆论引导能力,让他受益至今。人生真奇妙!曾经的磨难竟成为未来成功的基石。
朱厚照走到书架前,取出一叠账本抱在手中。悠哉悠哉走向文渊阁。
文华殿和文渊阁之间就隔着一条御道,但三年来两殿极少走动。改革涉及到的条条框框繁琐,事多且杂。朱厚照是最不耐、也最不擅长处理此类政务。他宁愿把精力投入他擅长的赚钱领域。
“殿下万安。”中书舍人上前行礼,“阁老们和六部正在里面开会。”
以前他个矮,就算别人弯腰行礼也得抬头看人。现在别人弯腰,他能看到对方的头顶的乌纱帽破了个洞。
朱厚照面无表情地颔首点头,越过中书舍人闯入会议,寻了个后排空位坐下。
不是他高傲不理人,主要是最近进入变声期,用公鸭嗓子开口说话失了威严。为了渡过变声期,他决定塑造高冷的人设,在外惜字如金。
朱厚照的到来让刘健主持的会议出现短暂的停顿。
众官员起身向他行礼。
“继续”他摆摆手让他们坐下。
刘健继续刚才的话题:“……去年顺天、永平、河间、河南、辽东出现饥荒。辽东的饥荒延续到今年。粮食供给不足、粮仓存粮告罄。我等必须重视起来。湖广的粮食占了全国五分之一,那里是大明的粮仓。本官决定选湖广为下一个改革点。”
朱厚照想到了湖广安陆的兴王府。兴王手上有4000倾田庄,都是皇帝爹曾经努力当好哥哥的铁证。
“章程、陈条大家都清楚。本官再次强调,湖广籍官员或亲朋有在湖广的主动避让。万一到时被锦衣卫揪出来,户部和都察院一道没了脸。”
“首辅大人,湖广武昌有楚王、荆州辽王、武冈珉王、襄阳襄王、蕲州荆王、长沙吉王、安州兴王、衡州雍王八位藩王。户部请求宗人府一同前往。”户部尚书侣钟聪明地把宗人府拉下水。
雍王在两年前就藩。朱厚照听说他一次都没去安州找同胞哥哥兴王。兴王也没去衡州看望弟弟。其他几位藩王之间走动频繁,也会相约去其他地方旅游。他们表面上都和兴王疏离,暗地里的事就得要问东厂了。
“本官会找宗令相谈。”刘健侧头和左右两边的谢迁、李东阳低声交谈几句,然后表达赞同侣钟的意见。
会议结束,朱厚照拦住准备离开的户部尚书侣钟,把账本扔在他面前。“还、账。”朱厚照一字一句,尽量改变公鸭嗓的嗓音。
侣钟不用翻账本也知道账本最后的数目:“98万石粮食。但是户部没粮,没银。还望太子宽裕几年。”
98万石是户部欠囚牛商行的粮食数量。去年多地闹饥荒,京师差不多也缺粮了。户部写下欠条承诺用一两银子两石买下,等户部有钱了再还。拖了大半年,户部毫无半分想还银子的举动。
“加、息。”朱厚照言简意赅。
“国库紧张,请太子通融。”
“辽、东。”
“?”侣钟一脸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