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太子别动 > 第258章 大换血

第258章 大换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厚照撺掇皇帝爹放宽对宗室出行的限制,当然不仅仅是要开发大明的旅游业。

    他用建宁女真新上任的都督敲开了钱能的嘴。钱能和兴王往来的书信上没有任何兴王府的痕迹。钱能在兴王就藩后,一次也没见过兴王的面。兴王不亏是被宪宗爷爷看中的儿子,做事滴水不漏。除非皇帝爹想要栽赃,否则定不了兴王的罪。

    皇帝爹不知道暗中做过些什么,根本不着急找兴王报仇。反复强调一定要拿出确凿的证据定兴王的罪。

    身边有条毒蛇昼夜盯着,实在让人不舒服!如今宗室只要上报就可随意出行,给兴王兴风作浪创造了有利条件。抛出了鱼饵,不知道鱼什么时候上钩。

    “小爷,今儿你想听什么书?”高凤勤快地往文华殿跑动。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来给朱厚照念书。

    七月的烈日让朱厚照发呆无精打采。就算文华殿放满了冰鉴,朱厚照只要透过玻璃窗看一眼太阳就不想动弹。他瘫在藤制躺椅上发呆,听到高凤来了,给面子地转过头。“这几日用脑过度,就不听书了。说说今天有什么有趣的奏折。”

    高凤入司礼监的时间短,但因着朱厚照的关系,他成为继李荣、陈宽之后司礼监的第三把交椅。内阁送到司礼监朱批的奏章,高凤都能过眼。有时候涉及到朱厚照的奏折,李荣还会特意告之一声,让高凤过来送个信。

    “今日大同巡查御史许进许大人请求荫庇孙子许儒为国子监监生。皇爷同意了。”

    朱厚照茫然地坐起:“许进何时回了大同?本宫怎么没收到消息?”

    许进和瓦剌的卜六王有过合作。朱厚照便让他以及杨廷和,到集宁海子与卜六王的使者见面。要说服卜六王为大明驱策并不容易,双方会扯皮很久。朱厚照至今没收到两人的回复。

    高凤嘿嘿一笑:“正因为许大人在草原未归,没牵扯到……那件事。所以有人拿许大人当探路石,想要试探皇爷对荫庇监生的态度。想来如今大家都摸清了皇爷的态度。”

    朱厚照了然。别看皇帝爹笑眯眯的,这次可真是被朝臣们气着了。

    不给暗中支持选妃、过继继子的官员子孙监生身份,只能算是小小的报复。

    如果不是张皇后护着徐琼,主张从宗室过继继子的徐琼会被流放到辽东。

    朱厚照一点也不同官员们。因为他诈死官员们的反应,皇帝爹限制他的行动,不能随意出宫,更别指望出京师了。

    “囚牛商行珍宝厅卖了不少东西。本宫先把借走的四十一万两归还内库。泾王叔的婚礼改准备起来,衡王叔、雍王叔也该就藩了。”

    社会地位低下的商人对宫中的东西尤为追捧。得知能在囚牛商行用银子购买宫中之物,徽商、晋商、粤商、浙商、江右赣商等相继来京争相购买。

    钱能在云南、南京当过镇守太监,家资过百万。韦泰深受皇帝爹器重,经常在外宣旨跑动,受到的贿赂极为可观。李广除了金银,还有很多别人巴结送的古玩字画。除此之外,还有从太庙雷击夜作乱的宫人住所搜刮出来的财物。这些东西封存在内库,宫里根本不会用,全被朱厚照搬到珍宝厅售卖。

    外头的人不清楚内情,都以为他周转不灵需要卖宫中典藏。朱厚照顶着败家的骂名一边收银子一边收关注度,小日子过得相当惬意。如果能出宫就更好了!

    “雍王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就藩。”高凤笑道,“雍王是聪明人,不想步岐王后尘。”

    “清宁宫就快落成。崇王等诸多王爷会来京给太皇太后请安。兴王有没有上书来京?”朱厚照摸着下巴问。

    “暂未。”

    “唔~”

    文华殿外有司礼监的宦官探头探脑。高凤把人叫进来:“怎么了?”

    “内阁收到几封御史的弹劾,内阁没有草拟,原封不动送到了皇爷手上。皇爷让李公公妥善处理。李公公找高公公回司礼监商议。”报信的宦官抬头偷偷看了眼朱厚照。

    朱厚照门清。李荣找高凤商议是假,让他做主是真。

    朱厚照懒洋洋地问:“什么弹劾连内阁都不敢处理?”

    “监察御史余濂、燕忠,科都给事中涂旦等,劾奏刑部尚书白昂受贿、户部尚书周经累经弹劾厚颜不愧、吏部尚书屠滽平庸无能、工部尚书徐贯衰迈,请求罢黜四人。”

    朝廷六部,除了刚上任的礼部尚书傅瀚、兵部尚书马文升,其余四人都被弹劾了?!

    难怪内阁不敢处置。

    都察院如果没有皇帝爹的授意敢这般行事,只有所有人一同发疯一种可能。

    朱厚照只想把账目都理不清的周经换掉,没想到皇帝爹比他下手更狠。

    “当然是不允了。”朱厚照翻翻白眼,“哪有御史一次弹劾就能成功的!”

    接下来几日,四位尚书被人接连弹劾。除了江南治水名臣徐贯弹劾的罪名较轻,其他人的罪名一条接着一条,真真假假让人难以辨别。

    在“物议沸沸、群情激愤”下,吏部、户部、刑部、工部四位尚书主动致仕保留了最后的体面。

    一下子去了四人,参加廷推的九卿官员少了大半。

    很快,弘治帝钦点倪岳为吏部尚书、侣钟主管户部尚书、闵珪掌管刑部尚书、曾鉴接替徐贯。

    短短一个月间,六部尚书换了五人,实乃罕见。

    一朝天子一朝臣。尚书换了,衙门里的官吏同样需要换人。

    七八月间,京官们频繁调动,有的从京师调往地方,有点调到南京养老。空缺的职位抽调地方上考评好的官员入京。

    ————

    人在大同、刚下热气球的许进一脸茫然地看着调令。

    他怎么就成了户部左侍郎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