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木炭
舒韵用下巴孥了孥顾有粮所在的地方,见卫老太和王婆子没有注意到这边,凑近顾初心的耳朵旁,轻声道:“她大儿子沈长发经常去镇上卖鸡,和你爹也算有几分交情。”
“哦!”顾初心了然地点点头,“原来是我爹会答应跟她家组队哦。”
“就你奶那股偏心的劲儿,你爹答应了的事儿,她会拒绝?”
“那倒是。”
——
于是再出发时,便多了王老太一家。
队伍也由原来的二十二人增加到三十五人。
沈长发用脏得没眼看的袖口不断地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咧着嘴深吸了口气,道:“老三,这么下去不行啊,咱们还得想办法找到水源才行啊。”
顾有粮扶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液,道:“你们原来跟着的猎户呢?”
“后边呢。”沈长发沙哑着声音解释道,“前两日他们寻到一处水沟,把里面的水都给装了。昨日开始,那队伍里的老人和孩子开始闹起了肚子。年龄最大的那老头,昨儿半夜就走了。给我们吓得也不敢继续跟在他们后边了。”
“造孽哟!”卫老太感叹,“咱们还能活着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啊。”
顾有粮没管老娘的感叹,而是继续和沈长发说道:“方圆百米范围内是没有水的。”
沈长发疑惑,“为何你这么肯定?”
“我告诉你,你别声张啊。”顾有粮将头往他那边靠了靠,“我闺女三丫身上背着的那团枯草,其实是一种叫做望远镜的东西,百米之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但凡有一小团绿色都是逃不过她的眼睛的。”
“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沈长发诧异地问道。
“可不就是神奇嘛?”顾有粮故作神秘地道,“她姥爷去友人家做客时,从人手里买过来的。”
“那你可得给三丫护好了。”沈长发提醒道,“别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放心,我闺女那脑袋瓜子比我还好使呢。”
——
半日后,在离大路五十米开外的地方,又发现了处水源。
恰巧天色也暗了下来。
沈长发和顾有粮一唱一和,让周围的灾民以为他们是寻找夜宿的地方。
拖着板车不动声色的去了那处。
看水量比他们前几日找到的那处要多出一倍,可浑浊度却是那处的两倍之多。
沈长发有些迟疑,“前两日那猎户队伍喝的水还没这儿脏呢。”
“那也比渴死强啊。”许老太舔着干裂的嘴唇说道。
顾初心掀开木桶上面的油布,趁着将桶往下搬时,悄悄地往里添了些水,而后开口道:“爹,把这水给大伙儿分分。”
卫老太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可干这事儿的偏偏又是她疼到心眼子里的小孙女。打舍不得打,骂也舍不得骂。
咬着牙齿憋了半天,最终也只有一句,“三丫,你干啥呢?不知道那是留着救命的吗?”
见三儿已经有了动作,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老三,三丫年纪小不知道轻重,你几十岁的人了,也不知道吗?你家里到底谁当家?”
顾初心懊恼地跺了跺脚,老太太那么疼爱自己,自己干起事来却从来没考虑过她的感受,简直太要不得了。
两步跨到她身边,一手拉着她的胳膊,一手轻抹着她的背,劝道:“奶,你别着急,最多明儿中午,我定让这木桶装满。”
“装啥呀?那里面的污水啊?”卫老太指着前方,一脸悲痛欲绝的模样,“长发都说了,比这还干净些的水喝了都能死人。”
“我知道,我知道。”顾初心连连安慰道,“奶,你别着急,相信我,我能解决。”
“解决,你拿什么解决?”
王婆子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和自家老头子对视一眼,瞅见其眼里的赞同后,道:“有粮侄儿,你们一家的心意我们领了,那水还是留下来以防万一吧。”
“放心吧,婶儿,我闺女说能解决就肯定能解决的。”
顾有粮说完,又回头安慰老娘,“娘,你就信三丫一次吧。”
孙女劝了儿子劝,卫老太除了妥协还能怎么办?
只是也没让顾有粮将那水分完,留了一竹筒的样子在里面。
顾初心这边,先是让大伯带着大牛几人去找干透了的树叶和树枝,自己则带着三狗等人在水坑的边缘刨稀泥。
木头找回来后,顾初心带着大伙儿一根根堆成圆锥形,底部一米大小左右时开始烀稀泥。
烀成窑壁状,顶部留上一个孔,底部则挖了八个进气孔。
顾有田等人围着那圆锥形的泥包,很是稀奇。
就觉得吧,木炭是大户人家才能烧得起的玩意儿,那就不应该是他们这样的普通人能弄出来的。
但更多的还是不解,不是说想办法给水变清吗?怎的就烧起木炭来了?
尤其还是在这不动也是一身汗的大夏天。
感受到大伙儿的疑惑,顾初心也没解释的打算。
主要是解释不清。
第一次烧炭,她心里其实也没什么底。
和她爹一起守着,直到底部的八个孔全都烧红了,这才用稀泥将它们以及顶端的孔都给封上。
顾初心计算着时间,在天还没完全亮开前将睡得早一些的大伯喊了起来。
声响惊醒了旁边的大牛,爷俩一起三五两下就给泥包砸得稀巴烂。
顾初心点了火把,蹲在地上,拿起棍子将泥包里的木炭往外扒拉。
除了五六根烧透了的木渣子,余下的皆是黑漆漆的成品炭。
“成了!”
顾初心高兴得打了个响指。
“哎呀!咱们真给木炭烧出来了。”
大牛太过激动,一时间没控制住嗓门,惊得熟睡的众人纷纷睁开了眼。
“我看看。”卫老太打着哈欠,扒开比她先到的二牛等人,蹲在了顾初心身边,“这就是木炭啊?真烧出来了啊?”
其余人也是一脸好奇,纷纷往前凑了凑。
沈长发捡起一块不那么烫手的掰了掰,不禁连连点头,“像这般品质的炭,我只在刘老爷家见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