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第 139 章
李治刚死, 就有人拥立李显灵前登基,武后却并没有表露出不喜来,她甚至摆出了一副交权的模样, 让李显任意施为。这也让许多人产生了错觉, 觉得李显登基之后就能亲政,顿时一窝蜂地跑去讨好李显了。
这也让那些之前跟随武后的人觉得有些不爽了,他们费了不知道多少心力, 这才有了如今的风光, 结果李显登基了,他们若是被打成了前朝旧臣,那还有多少指望, 只怕等着过了李治的孝期朝堂上就要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了。
有道是, 多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而对于官员来说, 夺了他们的权势, 只会比这个更加严重。何况,武后名义上说是让李显主政,实际上关键的东西, 依旧掌握在她手里。别的不说, 如今朝堂上几个手握重兵的将领, 他们大半都坚定不移地站在了武后这边。
对于将军来说, 最香的莫过于军功,比起对军事一无所知的李显, 这些将领还是觉得跟武后这么个老熟人打交道更加靠谱一些。李显太年轻了, 有道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李显这么多年来,别说是执掌朝政了, 他连一个王府都没弄明白。李显的王府里,大家都知道,当家的其实是王妃韦氏。韦氏生得美貌明艳,李显早就被她拿捏得死死的,她说东,李显绝不会往西。
京兆韦氏也是名门,真要是论起来,比起五姓七望历史还要悠久一些,西汉的时候,韦氏就公卿辈出,到了东汉的时候,同样是人才济济。可以说,从东汉到现在,京兆韦氏算一算出过的公卿,那真的是如过江之鲫,杨坚的时候,直接将京兆韦氏称作是“百世卿族”。到了大唐的时候,京兆韦氏依旧是人才辈出,李显娶到韦氏为王妃,可以说才是他能够登上帝位的一大保障。毕竟,李显自个看不出什么出息,想要在武后手里抢班夺权,自然得吃软饭,靠着妻族得力才行。
在看到了武后的风光之后,韦氏自然也想要如同武后一般,在韦氏看来,李显是真没什么了不起的。人跟人之间,其实距离太近不是什么好事,距离远的时候,只要初始好感度足够,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滤镜,对对方进行美化,就像是两个人谈恋爱的时候,对方哪里都好。但是等到真的结了婚,然后你就会发现,在外头穿得光鲜亮丽,衣冠楚楚的家伙,脱了鞋子,袜子上都被抠出洞来了,更尴尬的是,说不定袜子从鞋子里拿出来都能立起来。然后就是睡觉打呼磨牙,刚刚抠过脚的手擦都不擦一下,说不定就去抠鼻孔了……
韦氏也是如此,没结婚的时候,对于李显还是有些憧憬的。李治从小长得好,武后也是个千娇百媚的大美人,他们两个生出来的孩子,长相自然没得挑剔,另外,有武后这样一个强势的妈,几个儿子对于女性其实都还是比较体贴的。如今又不是大唐刚开国的时候,李世民想要给儿子娶个五姓女,人家都懒得理你!如今的大唐天下,李氏正统已经深入人心,最重要的是,在李治跟武后两口子接二连三的骚操作下,世家如今愈发有了颓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世家自然也得高看皇家一眼,不能像是刚刚开国的时候一样,觉得世家联手能够干掉大隋,大唐若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心愿,就让大唐也滚蛋了!现在大唐是没法滚蛋了,李世民为了自己的名声所遭受的种种憋屈是有价值的,这位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勤政爱民的形象,而到了李治和武后的时候,经济的繁荣也让最底层的百姓也吃到了技术进步的红利,在这样的情况下,脑子抽了才会跟着世家搞事呢!百姓很多时候的确是乌合之众,人云亦云,但是,自个日子过得怎么样,他们心里头一清二楚,在关键的时候,他们会用脚投票的。
总之,能嫁给皇子做个皇子妃,将来成为王妃,对于许多世家女来说已经变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结果等到韦氏嫁给李显之后,顿时就发现,这位虽说长得不错,也算不上什么草包,但是其实就是中人之资,性格里头也多有一些优柔寡断的地方。总之,时间长了之后,韦氏就觉得,自个这个丈夫没什么了不起的地方,甚至很多时候显得有些软弱,她很容易就联想起了自己的公公李治,李治似乎也是这样,而武后呢,却也是借助于此,与李治并称二圣,共同执掌天下至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韦氏也觉得自己胸有丘壑,有着治国之才,所以,当她做了皇后之后,顿时也开始膨胀了起来。武后当年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插手朝堂,提拔的是那些寒门庶族出身的官员,而韦氏呢,却没那么长远的眼光,在她看来,武后之所以那般,完全是因为武后娘家根本提不起来,没一个靠谱的,而韦家就不一样了!因此,在韦氏的撺掇下,李显很快就将韦家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提拔了起来。
朝堂上的官位是有数的,或者说,有实权的官职是有限的,一个萝卜一个坑,韦家人固然原本很有影响力,但是原本朝堂上有能力有背景的官员多得是,韦家也没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功绩,这自然导致了许多官员的不满。你们仗着家里出了个皇后,就想将好事占全了,想什么美事呢!
作为官僚,这个阶级的成员往往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或许不能成事,但是坏事那肯定是绰绰有余。
为了对抗韦家还有跟着韦家一块起来的姻亲,这些官员顿时一下子联合了起来,即便是一些世家也不能再袖手旁观了,他们可不希望自家头上多出一个庞然大物来。韦家本来势力就已经非常强大了,再被皇帝拉一下偏架,回头他们这些家族只怕联手都无法遏制韦家了。而韦家想要维持自家的声势,自然需要占据大量的利益,这些利益从何而来?韦家可没有做大蛋糕的能力,他们能做的,自然是抢占别人的蛋糕。
所以,立场这个东西,其实是能随意改变的,再说了,大家不愿意让武后站在他们头顶上指手画脚,难道换个韦氏就有什么区别吗?因此,许多朝臣都开始鼓噪起来。
武后却是趁机从中引导,她先是将上官婉儿赐给了李显,让她成了李显的昭仪。这无疑激起了韦氏的敌意。在韦氏看来,上官婉儿几乎就是复制版的武后了,聪慧能干,又美貌多情,据说当年上官婉儿还跟李贤有一腿。韦氏从来不会高估男人的节操,别看李显如今对韦氏言听计从,但是,男人的爱慕本身就是有保质期的,就像是当年的先帝,难道跟王皇后和萧淑妃就没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吗?但是最后王皇后和萧淑妃又是什么下场呢?先是被废黜,后来武后直接缢杀了他们,李治连屁都没放一个。
因此,韦氏立马就将上官婉儿乃至武后当做了自己的敌人,她从小到大,可没经受过什么挫折,也没有多少政治人物的自觉,她甚至觉得武后能有今日,靠的无非就是自己的美貌迷惑了李治,就这,我上我也行啊!结果,韦氏居然跑去武后那里指桑骂槐,多少年了,武后都没受过这种委屈。当年李治被上官仪一伙说动得要废后,武后跑过去第一件事就是直接毁了诏书!对李治尚且如此,何况是别人,她可不是什么唾面自干的性子,当时就将韦氏收拾了一顿,直接命她禁足,让她抄写《孝经》,知道什么叫做孝顺!
这一手算是将韦氏的脸面都扒了,堂堂一国之后,竟是半点不知道孝为何物,这无疑是挑战了诸夏这个文化圈子这么多年的普世价值观。实际上,孝顺这个词,即便是放在一千多年之后依旧很有市场,像是在新闻里头,遇上那等儿女对父母不好的,下面就有一大堆的人拿着这个词说事。隔着网线尚且如此,放到那些比较闭塞的地方,一个孝字,不知道能造成多少麻烦!这还是在后世那个宗族观念早已不复,传统的道德秩序也开始摇摇欲坠的时代,放到如今,就更是如此了。为什么武后将自个的两个兄长直接流放,却没人能够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武后呢?无非就是武家兄弟两个率先违背了这个秩序,杨氏虽说是继母,但是,杨氏是李渊亲自做媒嫁给武士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氏即便不是原配,地位也跟相里氏相当。别的不说,杨氏是正经被朝廷册封过的夫人,而相里氏呢?武士彟真正发迹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了,她根本没有得到追赠。所以,按照礼法,杨氏的地位甚至在相里氏之前,也就是说,武元庆和武元爽必须要按照这个时代的规则,奉杨氏为母,在武士彟过世之后,起码要保证杨氏应有的待遇。
结果呢,杨氏被直接赶出了武家,不得不带着三个女儿回娘家生活,武家兄弟两个实打实的就是不孝,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后为母亲当年所受到的不平张目,对两个兄长丝毫没有兄妹之情,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你都大不孝了,还指望我对你有多好呢?
如今,韦氏也是落到了这样尴尬的境地,然后,李显这个猪队友还跑出来火上浇油,居然跑到武后这里,硬着头皮给韦氏求情,武后不允许,他又跑去安抚韦氏,韦氏自然要求要给自家亲爹升官,直接做侍中。大唐的侍中跟秦汉的时候可不一样,秦汉那会儿,侍中其实就是个散职,甚至是花了钱就能做的那种,虽说侍中之中后来也出过不少人才,是一个得以快速升迁的渠道,但是,这不能掩盖这只是一个正统官职体系之外的官名的事实。而到了隋唐时候,侍中就不一样了,这是重臣的加职,几乎可以等同于一国宰相!李显对此自然是无所谓,有个亲近的人做宰相,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当即满口答应了下来。结果李显倒是答应了,其他人不答应了。当年李治除了让武后摄政之外,也是安排了顾命大臣的,其中一个就是裴炎,裴炎乃是宰相,他又是闻喜裴氏出身,身上也有个侍中的官职。裴炎自个是弘文馆出来的,这么多年来兢兢业业,这才有了如今的地位。哪里能够容忍一个外戚随随便便就跟自己平起平坐了?你以为你是长孙无忌啊,就算是长孙无忌,人家也是正儿八经地在李唐开国的时候立下过许多功劳的好不好!因此,裴炎直接就表示,这事绝对不行!李显顿时恼火起来,当即对着裴炎就是一番疯狂输出,甚至说了,自个的皇位都可以让给韦玄贞这样的话。
裴炎吓了一跳,妈呀,李显你失心疯了吧,这种话也说得出来!裴炎觉得这事自己是兜不住了,所以赶紧跑去告诉了武后。这话在武后的示意下,直接被传播了出去,顿时,朝野内外一片哗然。这无疑让大家想到了王莽和杨坚,这两位也是以外戚的身份谋权篡位的,但是,王莽在篡位之前是圣人,杨坚在篡位之前也先分配好了利益,篡位的对象也不是一个成年的皇帝,而都是幼主。而李显呢,这位却是一个已经成年,有妻有子的正常男人,就算是众所周知的傻子晋惠帝,也说不出这种话吧!汉哀帝当年主动喊着禅位,那也是因为董贤是人家的亲亲爱人!而韦玄贞呢,除了生了个做了皇后的女儿之外,又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劳?
总之,在位还不到两个月,李显就几乎将朝野上下都得罪完了,还落下一个非明主的印象。一个对于自己的位置都没搞清楚,毫无责任心的皇帝,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个灾难,因此,在朝臣的默许下,还有军方的支持下,武后直接发动了政变,命人带兵进宫,很是顺理成章地就将李显给废黜了。
此时,李治的灵柩甚至还没有送到乾陵,李悦依旧还在洛阳。李悦亲眼目睹了这段时间朝堂上发生的那些叫人眼花缭乱的事情,简直是无话可说。
李悦原本以为李显能当皇帝,起码也该是个正常人,结果发现,李显跟韦氏两口子简直就是奇葩。有句话叫做“三年无改父道”,别说你妈还是摄政太后了,就算是你妈只是普通的太后,你也不能一上台就想要将父亲留下的班底推翻,搞自个的小山头,小团队吧!就算是要搞,你总得有个靠谱的章程吧,比如说让韦家的人先刷一刷资历,哪怕只是出去镀个金就回来呢!汉朝那会儿的皇帝,出了名的喜欢用外戚,刘彻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那会儿涌现出来的将领几乎都是外戚出身。就算是李广利那样的货色,为了提拔他,刘彻也得先让他去刷一点战功,才好顺理成章地封侯升职。结果你这边才上台呢,为了提拔岳丈,连那种不过脑子的话都说得出来,你不倒霉谁倒霉呢!
对于李显的被废,宗室里头的声音总体就是幸灾乐祸,主要是李显太不得人心了,你上台之后,都能将天下送给韦玄贞这个老丈人了,怎么就想不到给宗室一点好处呢?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不患寡而患不均,你就算是不要皇位,也该肉烂在锅里,留给老李家嘛,这天下还是老李家的天下吗?
所以,李贤被废黜,对于一帮宗室来说,简直是大快人心。当然,也有人暗自警惕,李显再如何,那也是先帝钦点的新君,结果武后二话不说就废了,岂不是说,接下来的情况跟李治当初病倒之后没什么区别?事情还都是武后做主?甚至还不如那时候呢,起码那时候李治哪怕卧床修养,武后也得考虑他的意见,但是如今呢,携着废黜一个皇帝的威风,新帝但凡是个有脑子的,都不会跟武后顶着干了!
因此,接下来的麻烦就是,李显被废了,再立谁做皇帝!朝堂上顿时开始打起了口水仗,一部分表示,应该让李贤回来,毕竟,李贤当年的所谓造反,丝毫没有依据,只怕是为人构陷。李贤当年是受到过相对正统的储君教育的,监国的时候也都做得很好,所以如今应该召李贤回京继位。反对的人也有话说,李贤当年被废黜乃是先帝的决定,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可见李贤当年未必没做过什么,而且人家如今都已经被封为藏王了,真要是将人弄回来了,那边怎么办?再封个人过去吗?所以,还是按照序齿,直接封李旦!
李旦对于当皇帝还是有些恐惧的,那一日,他几乎是亲眼看见卫士披坚执锐而来,站在御前,逼着李显退位,李旦最近一些日子,每每夜不能寐,总是梦见母后坐在那个位置上,而自己被那些卫士包围了起来,他们手里的刀枪几乎就要刺入自己的身体,每每梦到这里,他都会冷汗淋漓地惊醒过来。
比起那些大臣,李旦觉得自己更了解自家亲妈,武后对他们这些儿子可没有太多的怜爱,她属于那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惜一切的人,儿子若是变成了绊脚石,那么,也活该去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旦哪里敢做这个皇帝,如果只是做一个寻常藩王,李旦觉得自己还是能够熬得过武后的,但是若是做了皇帝,天天担惊受怕,李旦觉得自己只怕活不了几年了!
所以,李旦如今是迫切希望李贤能够回来顶缸,可惜的是,李贤也不想趟这趟浑水。
李贤如今在高原上过得其实还不错,李悦派过去的人可是帮了李贤的大忙。
高原上地热资源其实很丰富,只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利用罢了,而如今呢,李悦派过去的人不仅帮着开挖了温泉,还直接就在温泉旁边用玻璃搭建起了温室,然后在里面培育各种新鲜的蔬菜。横竖高原上地方多得很,别说是蔬菜了,只要送过来的玻璃数量足够多,便是直接在温室里头种植稻麦也不是不行!倒是如今还没有用温室种植水果的先例,这会儿也没什么好品种的浆果,但是,哪怕因为运输费用的缘故,送过来的水果罐头价格比长安还贵了许多,但是,对于李贤来说,这些根本算不上什么。
生活上的享受不成问题,而在其他方面,如今问题也解决得差不多了。李贤真正搞明白了当年李悦说过的什么大多数和一小撮是什么意思。虽说大唐也允许蓄奴,但是那样的奴仆其实也是有着一定人权的,主人家杀了奴仆,怎么着也得赔点钱什么的。但是在原本的吐蕃,农奴就属于没有任何人权,甚至连牲畜的地位都比不上的阶层。李贤稍微统计了一下,就发现这些农奴的数量极大,李贤稍微一琢磨就知道,比起去讨好那些不知餍足的贵族,还不如给这些农奴自由更实在一些。最重要的是,农奴那么多,这些都是不交税的,他们原本应该是上好的劳力,但是却因为那些贵族的压迫,大多数活不到三十甚至是二十五,若是他们能够活到三四十岁,那么,光是多生育出来的孩子就能多出一倍甚至是更多,这对于李贤未来的计划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农奴制必须消亡,那些还想要大力蓄奴,不肯如大唐制度的贵族也必须死,李贤搞明白了这点之后,也不再犹豫,直接就借助于裴行俭手上的军队,开始在高原上大刀阔斧地搞起了改革。
开明的贵族,李贤会让他们为官,并且在之后对于高原的开发上给予一定的便利,但是对那些顽固的家伙,李贤也会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刀锋到底有多锋利!
所以,在吐蕃,李贤难得地感受到了成就感,尤其是那些农奴用自己听不懂的话,对自己感恩戴德的时候,李贤简直就像是大热天吃了冰阔落一般,简直是爽到要升天!是在吐蕃做一个万人之上的土皇帝,还是回长安或者是洛阳做一个朝不保夕的傀儡,这个选择题简直是太好做了好吧!何况,李贤想着李悦之前做过的那些事情,再询问了一下吐蕃这边的贵族天竺那边的情况之后,他就打算如同越王勾践一般,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多积攒一点家底,回头将天竺那边拿下来。吐蕃,恩,如今应该叫做藏州了,这里几乎是大唐唯一与天竺接壤的地方,当年王玄策那么点人都能将天竺收拾得服服帖帖,李贤觉得自己也行!天竺也是一块不小的地方,等到时候拿下了,自己那么大的地盘,说一不二,不比在大唐来得强!这般一想,李贤愈发对回京不感兴趣了!
这倒是可怜了那些快马加鞭跑过来给李贤报信的人,正主不乐意,你这边上蹿下跳有个毛用!李贤回想当年,也明白自己当年算是被那些世家坑了,如今他可不想继续再做那个马前卒,像是李悦那样就挺好,不要让那些原本的官员进入自己的体系,自己培养自己的人才,这样才不会在将来被人掣肘。
这般想着,李贤便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多和李悦亲近一些,别的不说,吐蕃这边想要真正发展壮大,需要的物资还有其他方面的支援都不少,指望着长安那边只怕靠不住,长安那边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是非之地,说不定再过一段时间,连裴行俭都会调回去,最多给自己留下一些兵马,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能依靠的,差不多也就是那位十五叔了!
李悦这会儿却没那么多闲心,他简直是身心俱疲,在看过了李显演出的那一场闹剧之后,原本李悦就想着赶紧回闽越算了,结果呢,武后不允许,表示他也算是宗室里头的长者了(是不是真的长者你不知道啊!),所以,这新帝的事情他也是有资格说一说的,然后便询问李悦的意见。
李悦能有什么意见,你还能让帝位落到前头几个皇子身上去不成,因此,李贤直接表示,当年先帝请太后娘娘你摄政,所以,新帝的事情,太后你一言而决便是,我多年不在长安,对于皇子的情况也不了解,所以,这种事情就不开口瞎掺和了。
武后对于李悦的表态还算是满意,但是,对于李悦一心想要躲风头的想法又有些不满,不过,李悦的这个态度明显对自己有利,因此,武后自然是赞赏了一番,又摆出一副推心置腹的态度,让李悦去跟其他宗室沟通。宗室里头,起码近半是在李悦这边得过好处的,所以,李悦开了口,其他那些人或多或少都得看李悦的面子,免得他们在这件事上头胡乱指手画脚,坏了武后的计划。
李悦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下来,他结交的主要是那些公主驸马,其他那些人,李悦都不是很熟,至于那些公主驸马,横竖皇位又落不到自己头上,他们自然是不用太在意的。
李悦回去之后就意思意思发了一批帖子,找来了自个认识的那些公主驸马,其实别说是李悦的姑母一辈了,李悦的姐姐那一辈,如今还活着的也不多了。公主之中,论起如今身份最高的就是新城公主,她一直未嫁,李治担心她以后被人欺负,只要是有机会,就会给新城公主加封食邑,额外赏赐各种田产之类的,因此,新城公主如今绝对是公主之中最大的富婆,比起太平公主还要强上一些。
不过,李悦等到真正见到新城公主之后,才忽然想起来,武后若是真的篡唐,新城公主到时候会是什么反应呢?她要是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反对,武后只怕不会轻易饶了她。这顿时让李悦有些抓瞎。在这个世界,新城公主也算得上李悦的一个女性长辈了,她大概是继承了长孙皇后的性情,是个颇为宽仁的性子,当年也给了李悦不少帮助。不过这些年来,新城公主跟李悦之间往来变得少了很多,毕竟,自从当年新城公主偷跑过一次之后,李治就对新城公主看得严格了许多,在关中的范围怎么转悠都行,但是,除非是伴驾去洛阳,否则的话,出关中那肯定是不行的!
不是李治故意约束新城公主的自由,实在是这个世上,人心险恶,新城公主若是乔装打扮出门,谁知道会不会遇上什么亡命之徒呢?
好在新城公主其实也不是那种非常喜欢到处跑的性子,她如今在一众公主之中,日子几乎是过得最肆意的一个,没有驸马,也没有儿女,但是却也不寂寞。只要她愿意,她的别业永远人流如织,不知道多少士子想要在新城公主这边扬名。虽说如今科举制度跟以前不一样了,不是你先搞出名声来,主考官就能对你有个不错的映像,然后阅卷的时候就特意关注你的时候了,但是,只要在新城公主这边得了青眼,就算是暂时落榜,起码也能谋个幕僚之类的差事,提前了解政事,之后考上了,吏部那边的考核就会变得比较容易。而对于一些贫寒士子来说,新城公主出手大方,指头缝里头稍微露出一点来,就足够他们花用了,他们完全可以借着这笔钱,要么返回家乡,要么干脆继续留在长安,再多读几年书,认真准备下一届的科考。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城公主的日子其实过得有滋有味的,她如今几乎想不起来长孙诠是谁了,不过,她也没有从其中挑选出某个俊杰成婚的意思,她喜欢现在的生活,真要是成婚了,就算是公主,也不能继续这么自在了。
以新城公主的人脉,她要是真的跳出来反对武后,还真是会掀起不小的风浪,武后肯定是难以容忍的。
李悦沉吟了一番,琢磨着还是让新城公主跳出这个坑为好。不过,这话肯定不能现在说,也不能直说,李悦只是老老实实说了武后的意思,武后想要立李旦。
这也是正常的事情,武后跟李贤之前就直接撕破脸了,再立李贤不是给自己添堵嘛,至于其他的皇子,又不是武后肚子里出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后其实也就只剩下李旦一个选择了。因此,在场的人对此都不意外,另外,他们其实也没什么反对的余地。
高阳公主一向胆子大,她忍不住嗤笑了一声,压低了声音说道:“也不知道这位相王到底是个什么想法,要是他也一心想要摆脱太后,那么,再废了他,太后还能立谁呢?”
“也就是说,之后这位就算是再折腾其实也没什么事了?”千金公主笑嘻嘻地说道。
“胡说什么呢!”真定公主啐了一口,说道,“太后素来眼睛里揉不得沙子,谁惹了太后不痛快,太后能随便忍着?”
新城公主百无聊赖地说道:“行啦,这些破事有什么好说的,都是太后的骨肉,自然是她做主,回头真要是再出什么事情,也是太后自个的问题!”新城公主跟武后的关系不好不坏,只能说是平平,不过,只要皇位还在李治的血脉手里,新城公主也都能接受。她又不是那等权欲熏心的女人,又不像是其他公主,需要为自己的丈夫儿子谋算,不管是谁做了皇帝,总不能对自己这个姑母不敬,因此,新城公主压根没什么想法。
“说得没错,这些事情咱们也管不着!唉,这么多年过去了,姑母姐妹们也走了不少,如今也就剩下咱们几个了!”高阳公主环顾了一下四周,忍不住叹了口气,事实上,李世民的女儿中,如今还活着的也就是她跟新城公主了,反倒是李渊的女儿还有好几个在世。主要是李渊当了太上皇之后,也没什么好做的,就是整日里跟嫔妃一起生孩子,像是高阳公主,年龄比千金公主还要大一点呢!老实说,光是看这些公主的寿命,都能大致推测出她们的生活,只怕多半都算不上幸福,要不然,她们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医疗条件在这个时代都是顶尖的,除了少数几个从小就有病的,其他那些一直身体健康,结果许多三四十岁甚至更年轻就没了。相比较起来,她们的那些兄弟,只要没掺和到造反之类的事情里头,如今多半还活着呢!
“说这些作甚,咱们其实也都老啦!”千金公主看了李悦一眼,笑道,“十五郎是最小的了,他再过几年,都是要做祖父的人了!说起来,明珠也正当年,不知道十五郎可否有了打算?”都知道李悦有钱,只怕比起皇家来说也差不到哪儿去,女儿出嫁,还不知道要准备多少嫁妆了,千金公主已经盘算着自家是不是有适龄的孩子,直接求娶了。
李悦摇了摇头,笑道:“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哪里舍得她远嫁,横竖她也有个公主的封号,所以啊,回头给她招赘一个,也省得她嫁出去之后,心里头惦记!”
千金公主不由有些失望,有几个出身良好的青年肯入赘的,又不是在京中的公主,不缺做驸马的人选,给明珠做驸马,那是得跟着李悦去海外的!
不用李悦开口,新城公主居然就问了起来:“海外情况如何,我还没见过呢!”
李悦笑道:“姐姐若是想要知道,不如回头跟小弟一起回泉州便是了,正好也一窥域外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