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逃婚徐妙云三年,带娃归来 > 第二十三章 朱橚少年时的巅峰之战,一战成名

第二十三章 朱橚少年时的巅峰之战,一战成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同样。

    李文忠所率右路军,一开始的遭遇也很是顺利。

    遇到的元军不是败就是退。

    信心大增的李文忠急于摘取东面战场的胜利果实,好会师中路徐达大军,一举摧毁元庭。

    于是让人扔下辎重,轻装骑行对逃跑的元军穷追猛打。

    可结果。

    李文忠在阿鲁浑河遭到了北元大将哈刺章、蛮子的严阵以待。

    李文忠知道自己中了埋伏。

    冷静之下,李文忠果断的鼓舞士气,与敌死战。

    这一战,明军折损了不少兵马。

    但同样,元军也没有捞到好处。

    元军眼见李文忠是个硬茬子,打起仗来不要命的那种,就算自己布置了陷阱还是不能大胜。

    最后只能撤退。

    但是李文忠已经杀红了眼。

    在阴沟里翻了船的李文忠只想多杀几个元军,挽回自己这次的败势。

    不然,他回去无颜面对自己舅舅朱元璋。

    不过在追击数百里,发现溃散元军一个个被自己逼得又红了眼,聚集起来准备跟自己决一死战时。

    李文忠当即停止追击,带着部下折返。

    他又不是傻子,狗逼急了都会跳墙,何况是人。

    又是几天过去。

    大明二次北伐中路战场。

    蓝玉和燕王朱棣奋勇杀敌,连战告捷。

    但两人并没有继续孤军深入,而是就地扎营等待徐达后援大军赶到。

    终于!

    这一天,徐达带着几万大军和蓝玉的先锋部队会和。

    徐达让连夜赶路的大军先稍作休息,自己则在大帐里为蓝玉和燕王朱棣口头祝贺。

    “蓝玉将军作战勇猛,领军进退有章,为我大明这次北伐立下汗马功劳,本帅已经写信奏报陛下,为将军请功。”

    对这次北伐结局已经胸有成竹的徐达,看着自己亲自挑选的先锋大将,目光里充满着满意。

    徐达仿佛看到了大明帝国下一代武将的领军新星。

    “多谢大将军!”

    看着对自己有着伯乐之恩的徐达,蓝玉很是感激,抱拳谢道。

    徐达夸完了蓝玉,又把目光转向燕王朱棣。

    虽然燕王朱棣在战场上的功劳,和蓝玉根本没法比。

    因为带兵打仗的是蓝玉,而朱棣这个皇子虽然作战勇猛,听说杀了有十几名敌兵。

    可毕竟是在五十名亲卫保护下,里面的水分很多。

    不过朱棣怎么说也是皇子,又是第一次上战场,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不错了。

    所以徐达看着朱棣也赞赏了一句:“燕王殿下首次出战,能与大明将士共同进退,勇猛杀敌,不愧为我大明皇子,本帅回去也会为殿下请功。”

    听了徐达这句话,朱棣松了口气。

    朱棣上战场的目的,就是这个。

    想想自己的那个一母同胞的弟弟此时可能正在西路大军军帐中喝酒享乐。

    朱棣在心里悲哀自己心爱之人要嫁给这样一个无能之辈的同时,又对这个弟弟嗤之以鼻。

    但是朱棣心里清楚,往后他和这个弟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因为他会一直向前走,往上爬,成为大明最瞩目的皇子。

    而他的这个弟弟朱橚,可能只会永远停留在原地,做一个庸庸碌碌的享乐王爷。

    其实按照原先拟定的计划,冯胜所率西路大军,是要定期将西路大军的情况汇报给徐达的。

    所以朱橚和傅友德带着一万明军攻破凉州的事情,冯胜也是要汇报给徐达的。

    不过因为只是攻破凉州,这其实算不上一件很大的功劳。

    所以傅友德给徐达的军情信当中,只说了西路大军进展还算顺利,给北元西部造成了不小困扰。

    这种话不痛不痒,加上没有细节,体现不出吴王朱橚和傅友德的出人意料,所以徐达根本就没有当回事。

    因为徐达本身也清楚,西路军的作用本来就是做疑兵用的,俗称的打酱油。

    所以,徐达从一开始就不认为西路军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来。

    至于朱橚和傅友德后面的几次连胜,冯胜这个西路军统帅是真正开始激动起来,也让人写了信,

    但还是没有写一些细节的东西,比如究竟谁领的军,每一仗又是怎么打的。

    所以先不说徐达是什么反应,便是这些告捷信,眼下根本就还没有送到徐达手里。

    也就是说朱橚和傅友德在西面战场做出的惊人动作,徐达直到现在都还一点都不知情。

    不知道是心里的虚荣心在作祟,还是为了做出关心弟弟的姿态,

    在被徐达夸了一句后,朱棣突然问徐达道:

    “大帅,不知道冯胜将军那边情况如何,还有我四弟”

    以为朱棣只是在关心朱橚的安危,徐达点点头道:“殿下放心,吴王殿下那边一切都好,听冯胜说,他们西路军做了点动作,给北元朝廷造成不小的骚扰。”

    朱棣一听表面上点点头,眼睛里却闪过不屑一顾的神色。

    朱棣不屑的是,是西路局给北元朝廷造成不小骚扰,跟他那个弟弟朱橚有什么关系?

    “好了,如今咱们兵锋正盛,辎重粮草又运输困难,不宜和北元作持久战,所以应该引出扩廓的主力,跟他一战定胜负,这样可以早点班师回朝。”

    对营帐里另外几名将领也做出了一番夸奖后,徐达神色认真起来,开始说出自己的计划。

    蓝玉经过连番胜战,信心大增,抱拳道:“末将听大帅号令!”

    其余众将也都觉得已经到了和扩廓一战定胜负的时机,纷纷抱拳。

    徐达点点头,目光锐利。

    “那咱们在修整两个时辰后,向和林进发。”

    “末将遵令!!”

    北伐西面战场。

    两个月的时间。

    朱橚傅友德,带着两万大军在甘肃和甘肃以北一带纵衡捭阖,所向披靡。

    朱橚手下多出来的一万军队,自然是喜获惊喜乐的合不拢嘴的冯胜,调增过来的兵马。

    冯胜现在已经是开心的整个人走路都有些飘。

    冯胜哪里想到,自己无意中接纳吴王朱橚,竟然会让他的西路军有如神助。

    直接出人意料的在西面战场开拓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连胜!

    “陛下竟然生出如此骁勇善战的皇子,真是我大明之幸!吴王,我冯胜服你!也感谢你!”

    军队本来就是只看实力和军功,冯胜经过这次战役,对吴王朱橚有了新的认识。

    他的心里深深敬佩这个英勇无畏,一如他当年一样一腔热血一往无前的大明皇子!

    所以高兴之下冯胜多分了一万兵马给朱橚和傅友德。

    然后又让麾下另外几名将军,带着余下的军队放手去干,大胆去干。

    同时。

    冯胜喜滋滋的让人连发捷报,快马送回京师。

    可是。

    冯胜并不清楚朱橚已经不知不觉离开了他计划中的西面战场。

    朱橚现在,已经带着傅友德和两万精兵,进入了徐达的中路战场范围!

    并且,正悄悄向着北元新都哈喇和林靠近!

    一个多月的时间,朱橚和傅友德带着两万明军,已经成为了地狱恶鬼的代名词,让西面的北元人闻风丧胆。

    永昌一战,朱橚傅友德击杀北元太尉朵儿只巴,杀敌数千。

    扫林山一战,朱橚杀元朝平章,敌一千。

    亦集乃路一战,朱橚放弃了击杀敌将的机会,留给了傅友德。

    傅友德杀元将上都驴,擒元将伯颜帖木儿。

    别笃山口,朱橚傅友德率两万明军大破北元的一只主力。

    此战,明军杀元军数千人,俘虏数千人,并且杀了元岐王朵儿,以及数十名元朝官员。

    本来傅友德是想阻止朱橚杀元岐王以及元朝的官员。

    但是没有阻止住。

    朱橚的说法是,元朝将领官员反复无常,降了又叛,叛了又降,

    与其留着,不如杀了才能一劳永逸!

    按理说朱橚这样残暴的做法,傅友德作为这只军队名义上的统帅,是不应该认同的。

    而且以大明现如今的情况,即便是大明皇帝朱元璋亲自来,也不可能对北元的贵族以及投降的文武大臣,如此赶尽杀绝。

    因为这很容易激起北元的抵抗之心。

    可是。

    经过每天晚上在篝火旁,朱橚对着所有将士讲诉着,那看起来像是梦境,听起来却像是会真实发生的华夏民族受外族欺凌的景象。

    傅友德动摇了。

    他默认了朱橚的行为。

    其实就算傅友德不默认也没有用。

    因为这两万纵衡捭阖的明军,真正认可和听从的,已经不是傅友德这个统领。

    而是吴王朱橚!

    被朱橚夜夜洗脑,又亲眼看着朱橚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神威无双的两万明军,已经彻底变成铁板一块,对朱橚唯命是从。

    而接下来。

    这只军队将成为大明不朽的传奇,打响了他们人生最耀眼的一战!

    和林之战!

    大明京师,应天府,紫禁城!

    朱元璋看完冯胜发回来的捷报,本来平静的双眼变得有些激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