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甜妻春妮的种田生活 > 第四百五十六章 失利

第四百五十六章 失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许春妮和小林夫人认亲,亲生母女重逢自然喜气洋洋温馨无比,可这也只是私人间的情绪罢了,对于整个京城的形势来说一点感染力度都没有。

    鞑子犯境一直未退,边关的紧急军报一日十几回。

    整个京城风声鹤唳,情势越发紧张。

    甚至因为最近逃离京城的人越来越多,今上甚至下了旨,不许百姓、官眷离京。

    违者,斩立决。

    这个旨意一下,满京城都是怨声载道。

    这不是让人陪着一块等死吗?

    可抱怨归抱怨咒骂归咒骂,甚至在出城的城关处还有人闹了几场。

    可等到守城的官兵当场杀了几个闹事的,血流了一地之后,就没人敢闹了。

    就是抱怨和咒骂,也只敢在人后。

    今上到底是今上,哪怕从前年纪小,可如今随着和李若冰撕破脸而李若冰战术性从朝堂上隐退之后,今上的威严日重,已经有了先帝的模样。

    这一回的铁血手腕,更是让不少还没明白过来的人明白了这一点。

    渐渐的,京城里情势虽然紧张,可比先前的人心浮动一个个恨不得都外逃时候好多了。

    至少表面上看来,京城之内一片“安居乐业”。

    时光荏苒,盛夏早过,秋风一日比一日冷冽。

    树上的黄叶被秋风一吹,就打着旋儿落了下来,地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树叶,走过去一路就“嘎吱”作响。

    一匹军马箭一般疾驰而过,将官道上来不及清扫的落叶碾得粉碎。

    “什么?”

    “岳城破了?”

    当初北川破的极快,岳城有今上的心腹哪怕李若冰暗中派人使坏阻拦,但依旧将岳城守得如铁桶一般,这才能挡了鞑子近三个月。

    可也仅仅只是三个月,岳城一样被破。

    听说,鞑子破了岳城之后冲进城里杀伤抢掠无恶不作,整个岳城仿佛无间地狱。

    当初岳城守备黄忠一死守岳城,兵不够就让民众顶,岳城百姓全被黄忠一圈在岳城之内谁也逃不脱。

    十万百姓和官兵,没了。

    全死了。

    全死在了鞑子的手里。

    岳城被破的消息传开之后,世人对黄忠一褒贬不一。

    有人说他害了岳城十万的军民,还有人说他是当世战神,以岳城十万军民的性命为赌注拦住鞑子近三个月,甚至在一次又一次的守城战中,反杀了近五万鞑子。

    世人的褒贬都不要紧,今上一道圣旨一下封了战死的黄忠一为忠义候,世袭罔替。

    这是今上的意思,黄忠一就是忠臣。

    无论日后史书上又或是世人怎么评论这段公案,至少朝廷上该闭嘴的都闭了嘴。

    哦,不闭嘴?

    那不就是在质疑今上?

    圣旨刚出宫门,李若冰就得到了消息。

    “今上这是为了稳定人心啊。”

    有幕僚开口冷笑:“这是怕锦山守备洪大军不肯出力呢。”

    李若冰放下手中的书卷,姿态如文人墨客一般的清雅悠闲,全然看不出此人竟能手握大半个朝廷,野心勃勃。

    “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洪大军又岂会不卖力?”

    幕僚问道:“敢问李公,我们该如何应对?”

    从前李若冰身兼数职,如今他既然选择了隐退,再称官职未免不妥而这个“公”就用得极妙。

    李若冰微微一笑:“该安排的早就安排下去了,便是我,如今也只能遥遥观望,再做什么反倒是指手画脚碍事了呢。”

    “难得无事一身轻,何必说那些烦心事,先生不如与我手谈一局。”

    那幕僚动了动嘴皮子,又隐下来了到嘴边的话。

    李公之所以是李公,这样的大事又岂会真的如他自个所说那般的风清云达,只怕暗地下早就安排了千万个暗手,所以如今才能稳坐钓鱼台。

    “久闻李公下得一手好棋,还请李公不吝赐教!”

    李若冰手执黑子,“请!”

    幕僚的目光落在了李若冰的指尖,那枚墨玉所制的黑子晶润如同墨晶,可不知道怎么的这幕僚的心却“突”的一跳。

    执黑子先行,占据先机。

    就如同如今的形势,今上年小力弱一切都在李公的掌握之中。

    甚至连如今这场在外界引出无数纷乱的战争,也不过是李公的筹谋罢了。

    可当真先行一步占据先机,就必定会赢吗?

    这执白子的,虽后行一步,但也有一句话叫后发制人。

    这盘棋,这天下,胜负难论啊。

    鞑子被黄忠一挡了三个月,死伤三万余人,一开始的士气被磨了不少。

    而接下来的锦山又遇到了殊死抵抗。

    和黄忠一一样的路数,洪大军一样截留了锦山所有的百姓,只要能走路的都要上城墙。

    这一场仗又打了近两月,锦山被围,偏偏粮草支援统统来得太慢,锦山军民士气一落千丈,在两个月之后终于被鞑子破城而入。

    洪大军比黄忠一“仁慈”一下,在鞑子即将破城之前开了后城门放走了锦山的百姓。

    鞑子如城才发现锦山城里连粒米都没留下,剖开洪大军的肚腹连一粒米都没找到只有些马吃的干草和棉絮。

    洪大军是员猛将,守城锦山还时不时带兵出成骚扰,两个月的功夫甚至比当初的黄忠一杀的鞑子人数还要多。

    才打下三城,鞑子号称的三十万大军,就只剩下了二十二万。

    这只是打出来的名号,谁知道是不是还真有这么多人。

    今上又是一道圣旨下来封了洪大军节义候,世袭罔替。

    这一趟洪大军封爵倒是没被人背后议论,毕竟洪大军比黄忠一心善,而且死的时候又这样凄惨,民众的心也不是铁打的,不少人都质疑起朝廷。

    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仗打了这么久,为什么粮草支援一应皆无?

    等人死了再封个爵,又有什么用?

    一时间,今上的风评又差了些。

    今上却是有苦说不出,哪怕他提拔了方平当了尚书令,甚至户部尚书朱尚清也是他的人,可其余几部呢?

    都是李若冰的人。

    在打仗上比如礼部、吏部派不上太大的用场,可兵部、工部呢?

    都是李若冰的人。

    哪怕朱尚清想尽了法子把军资往北边拨,可运粮的后勤兵不也是归兵部管嘛?

    所以哪里是他不愿意给洪大军支援,实在是有心无力。

    就是因为这份有心无力,接下去的几城失利只怕都在所难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