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我和汉武帝比谁先死 > 64、第 64 章

64、第 64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卫莱搅着碗里的粥睨着他, “不想吃?”

    声音过于平淡,刘彻总觉得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朕已经在吃了。”

    “那是不够吃?”卫莱又问。

    刘彻可以确定她在愤怒的边缘, “够是足够了。”

    “还有什么问题?”

    问题大了。

    可惜堂堂大汉天子不敢直接这样说:“这些菜配不上朕啊。”

    卫莱挑起眉头,“妾身配得上吗?”

    这话让刘彻如何回答?要说配不上, 卫莱肚子里有他的孩子。若说配得上,玉米是她拿出来的, 既然配得上,一荤一素自然也配得上。

    这个女人越发长进了, 不再是那个一看到他的宝剑就吓得直哆嗦的卫莱。

    “关于这个问题朕得好好想想。先用饭, 凉了味道不佳, 吃了也容易闹肚子。”刘彻说到“肚子”不由地看一眼她高高隆起的腹部,“要不要靠在软垫上歇一会儿?”

    卫莱见他还知道关心她的腰, 放他一马,“不用。我那个玉佩空间里的玉米虽然都挺好,要当成种子还是要挑拣一下。”

    “需要人一点点剥?你那个什么系统能不能加工?”

    卫莱点头:“可以是可以, 不能用作种子。好比脱了壳的大米。”

    “几月种植?”

    卫莱回想一下,“跟黄豆一样。我以前回老家听人说, 我们那儿当地政府鼓励百姓种玉米,老百姓嫌麻烦,就种黄豆。种黄豆种玉米都不需要耕地, 耧车播下去就行了。政府,也就是朝廷租一些播种机器替百姓播种。老百姓一看种好了,只能种玉米。否则在玉米上面种了黄豆, 待玉米长出来一样能把黄豆压的死死的。”

    刘彻又觉得他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替老百姓种地是指……?”

    “租车钱和种子都由朝廷出,不需要老百姓掏钱。百姓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种下去的, 又是哪个官员盯着种的。他们都是大半夜出来活动。”

    刘彻张了张口,不知该如何形容,“你们那儿当官的,可真行。上面不追究?”

    “上面每年都会给地方一些用在土地上的专款。我

    以前跟你说过,朝廷每年都给百姓钱,虽然不多,足够买种子。你又当我逗你呢?”

    刘彻压根没放在心上,“朕怎么跟听天书似的?”

    “别说你,我们那儿的老人也不敢信。每年都有医者去乡里给老年人检查身体。像太皇太后那种情况,很多医者都能提早发现,然后提醒百姓改变饮食,注意身体等等。”卫莱道:“我没遇到过,听老家人说的。我来之前那边发生了大瘟疫,村长不让人出去——”

    刘彻道:“他做得对!”

    “别急啊。我老家没那种瘟疫,不让出去是防止出去被传染。时间长了家里的油和盐没了怎么办呢。他们就联系卖这些东西的人送到村里,好让百姓购买。百姓要出去,必须戴上防传染的东西。”卫莱拿出两个棉口罩,“最初的时候是医者用的,比这个好一些。由于用的人多,那种布料不够就改成这样的。每人每天可以领一个。”

    刘彻忙问:“也是免费?”

    “我不清楚。我怕死,刚开始听人说瘟疫厉害,就买了很多口罩。这几个其实是冬天戴的防护口罩。洗了还可以用。我以前买的。”卫莱打开玉佩空间翻出两个医用口罩,“防瘟疫的是这种。”

    刘彻接过去摸摸看看,布很薄,不是丝也不是棉麻,“不是棉布做的?”

    “不是,是一种油的提取物。我玉佩里的加工系统都没法做。”卫莱拿起黑色棉布口罩,“这边若是有瘟疫,这个就行了。你们这儿的瘟疫厉害,也没我们那儿的厉害。”

    刘彻顺嘴问:“多厉害?”

    “据说会变异。”

    刘彻听这话有点奇怪,“你不知道?”

    “咱们中华大地控制住了。可是也只有咱们控制住了。”卫莱指着南边又指一下西边,“这片天空下可不止咱们。要想彻底控制住,除非在边界线筑长城,还得筑几十丈高。”

    这个工程是浩大的,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完成。

    刘彻道:“那些地方的首领呢?”

    “人口众多,仗着死不绝,该干啥干啥。”卫莱忽然想起一件事,“有个国家传染人数已超过大

    汉总人口,死了几十万,他们的首领还跟没事人一样。看到咱们这边没事,见天给咱们添堵,不让咱们好过。”

    刘彻:“是西域?”

    “不是。海的那一端。”卫莱指着东边。

    刘彻忙问:“那边不是汪洋大海?”

    “当然不是。你上辈子不会以为海的尽头就是神仙的住所吧?”

    刘彻的表情有些许不自然。

    卫莱懂了,没敢拆穿他,“那边只有茹毛饮血的原始人。现如今要跟外面的人贸易来往,只能重走丝绸之路。”

    听到“西域”二字,刘彻想到张骞,“也不知张骞到哪儿了。”

    “总会回来的。咱们富裕起来,指不定他还能提前回来。”卫莱道。

    刘彻也觉得可以,“用饭吧。”

    饭毕,刘彻没像去年这个时候,一抹嘴就走人。扶着卫莱走一圈,她实在不想动了,刘彻才去温室。

    中午,照旧去东宫瞄一眼。

    王太后刚服侍好窦太后用些汤汤水水,见他来了就走,叫住他,“这几日怎么这么忙?”

    “不忙啊。”刘彻道。

    王太后奇怪,“不忙这么急着走?”

    “还没用午饭。”

    王太后顺嘴说:“正好,为娘也没用。随为娘一块用吧。”

    “我答应卫氏中午陪她用。”

    王太后张口欲说些什么,想到她肚子里的金疙瘩又把话咽回去,“御医查出是男是女了?”

    “我没让御医查。他们也查不准。”刘彻道。

    王太后:“若是生个女儿——”

    “是个女儿。”刘彻不想听他母亲接下去的话,“朕早几日歇在温室做了个梦,梦到一个像朕的小女娃。”

    王太后惊得瞪大眼,“像你?那得成什么样?”

    左右奴婢慌忙低下头去。

    刘彻心中很是不快,他母后几个意思,“像朕怎么了?朕长得很丑?丑也是您儿子。”

    王太后噎了一下,“哀家不是这个意思。哀家是说像你未免过于阳刚之气。”

    “母后,您不会用词就多看看书。要么少说话。用在女儿家身上是英气,不是硬气。”刘彻不待他

    母亲开口,“您慢慢用,儿子先走一步。”

    王太后的嘴巴动了动,一个字没说出来,刘彻出了长信宫。王太后闭上嘴又不甘心,问左右侍女,“皇帝如今怎这个样?”

    侍女很想提醒她,您先担心卫夫人生个小公主,后又嫌小公主丑,陛下没发火已经很好了。

    “陛下第一个孩子,紧张人之常情。”侍女道。

    王太后:“他也不该让哀家多看书。哀家以前是没看过几本书,能怪哀家吗?谁不想一出生就是锦衣玉食。再说了,哀家再不懂也比那个卫氏。”

    她还真没卫莱懂。

    不提卫莱前世,只说今生,这些年她也一直在学习。那手被刘彻嫌弃的不行的字,如今已似模似样。

    月份大了,规规矩矩的坐着不舒服,卫莱通常需要靠一下,不便写字,就改看书,看的还是竹简。

    刘彻回来看到卫莱手边两卷竹简,人靠着软枕昏昏欲睡,从东宫带来的满腔戾气消散,轻轻扶着她躺好。

    不是睡觉的时候,刘彻一碰她就醒了。

    刘彻道:“饭菜还得一炷香,你眯一会儿吧。”

    “吃过再睡。”卫莱撑着他的手臂站起来。

    刘彻把竹简收起来,“看完了?”

    卫莱点头,“字数太少,一会儿就没了。”

    “改日朕令司马相如给你抄几本。”

    卫莱险些摔着,“让他帮我抄书?亏你想的出。”

    “朕养他可不是让他吃闲饭。再说了,朕要扩建上林苑,你——”

    卫莱:“我没意见,只要你不修建章宫。你扩到甘泉宫,我也不会说半个不字。”

    不修建章宫,他也没必要大兴土木的扩建。以后需要盖厂房,在上林苑外建好,拉一堵墙就能同上林苑连上。

    “你看你这样说,司马相如没法写《上林赋》,可不就闲了下来。”

    卫莱:“他不可以写别的?”

    “给卓文君写信?”

    卫莱诧异,“卓文君还在老家?”

    “兴许。朕不清楚。你二姐那类整日走街串巷的大概知道。说起你二姐,竟然跟陈掌断了

    ,实乃出乎朕的意料。”

    卫莱也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断了,“不说她,说回正事。让他抄书当真有些大材小用。再说了,抄写也没有印的快。”

    “印?”

    卫莱点头,“先把内容刻在不容易开裂的木板上,纸附上去印刷,然后用线穿起来,便是线装书。如今天寒地冻,水面结冰,工匠不好再做纸,你不如让他们印书。每年三伏天休息,冬天印书,春秋二季做纸,刚刚好。

    “不识字的工匠也可以印,等到明年,军校的那些孩子人手一本孙子兵法,百姓也能买得起《论语》之类的书籍。如此这般,不出五年就可以把封国的百姓远远甩在身后。封国要缩短和朝廷的差距,只能鱼肉百姓。百姓苦,离亡国也不远了。国除,土地将归朝廷。一举数得啊。”

    刘彻以前不喜欢听卫莱说这些,而今看到她挺直那么大一肚子,畅谈民生大事,反倒觉得有趣。

    “朕又要建房?”

    卫莱:“不用。在造纸厂就够了。人口少,有一部分还属于封国,陛下直辖的这部分识字的不多,一年印三个月足够了。指不定印一次两三年才能卖完。”

    “你有没有考虑过,人人都识字懂礼,朝廷就不好管教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