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滨江警事 >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一步到位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一步到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从市局回到分局,东海分局的何局居然亲自打来电话。

    韩渝一边示意刚跟进来的陈子坤和董政委稍等,一边举着手机笑问道:“老领导,你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的,是不是有指示?”

    “你现在一样是局长,接下来我还要靠你们扬眉吐气,指示谁也不敢指示你。”

    “老领导,不开玩笑了,到底什么事?”

    何斌跟分局杨政委对视了一眼,笑道:“你上次不是说水上突击队需要两辆车嘛,我们分局党委研究决定给突击队装备,毕竟突击队可以说是为我们这边组建的,我们不但要给突击队配车,接下来还要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安排一个党委成员配合突击队过来训练。”

    上次是跟他提过,当时他和杨政委好像说有困难。

    韩渝没想到变化这么大,将信将疑地问:“老领导,你不是在逗我玩吧?”

    “我是在跟你说正事,怎么可能逗你玩!”何斌端起杯子喝了一小口茶,感慨地说:“一枪击断连接两条失控船的缆绳,这可不是普通特警能做到的。并且击断缆绳之后还冒着生命危险登上失控船,协助拖轮把失控船成功控制住了,突击队的战斗力可以说得到了实战检验。

    范局今天一早亲自给我打过电话,我们分局辖区今后如果遇上突发警情,或者再有重要水上安保任务,水上突击队都要参与。为此,我们专门开了个党委会,研究水上突击队过来之后怎么熟悉情况、怎么进行实地训练和参与安保行动。”

    原来范局亲自给他们打过电话!

    看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体现出自身价值。

    突击队有战斗力,能处置别人处置不了的警情,老领导那边就需要。如果没战斗力,关键时刻帮不上忙,老领导即便想帮忙也说服不了班子成员。

    至于老领导所说的需要突击队帮他扬眉吐气,这话还真不是开玩笑。

    东海的情况跟滨江不一样,东海那边公安的“山头”很多,光水上这一块就有东海水上公安分局、交通部东海港公安局、东海海事公安局和武警东海海警支队。长江口,尤其吴淞口水域真要是发生突发警情,连武警东海总队都要出动。

    长江客运红火的时候,十六铺码头无比繁荣,江申、江汉等大班轮一票难求,长航东海分局责任重大,当时可以说是“香饽饽”。

    现在长江客运不是日暮西山,而是被越来越发达的航空客运、铁路客运和公路客运完全取代了,江申、江汉等大班轮完全停航,以前的那些客轮不是送到船厂拆解,就是卖给了孟加拉等东南亚小国。

    长航东海分局的重要性随之一落千丈,相比东海水上公安分局和东海港公安局,长航东海分局堪称排不上号的“小老弟”。老领导他们想得到兄弟单位的尊重,必须有足够的实力。

    韩渝反应过来,不禁笑道:“老领导,请你和杨政委放一百个心,小鱼和袁天赋他们只会给你们涨脸,绝不会给你们丢人!”

    “我们放心,我们对他们有信心。”

    “对了,是两辆什么车?”

    “一辆上级刚装备给我们分局的桑塔纳,另一辆就是你上次说的特种车辆。”

    何斌从杨政委手中接过一张名片,兴致勃勃地说:“杨政委有个朋友在银行工作,他给他朋友打电话了解了下,原来他朋友单位的运钞车大多是从熟州的一家特种车辆改装厂采购的。

    半个小时前,杨政委托姑州分局的老周联系过厂家。厂家的工程师搞清楚我们的需求,立马给我们出了一份图纸。我这就安排人把图纸给你发过去,如果你觉得没问题,我们就跟人家签合同,让人家抓紧时间安排生产。”

    “太好了,谢谢老领导,谢谢杨政委。”

    “用不着谢,这都是为了工作。”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跟市领导哭了一通穷,就帮分局搞了两辆车。

    正高兴着,老领导又很爽快地同意给水上突击队装备两辆车,并且其中一辆还是突击队现在最需要的特种车辆!

    韩渝正忙不迭看办公室送来的图纸传真件,陈子坤便不解地问:“韩局,突击队要运钞车做什么?”

    “不是需要运钞车,而是需要一辆能够运送人员和武器装备的客车。”

    韩渝指着图纸,激动地说:“香港警匪片你肯定没少看,飞虎队每次都是乘坐看上去并不显眼的客车出警的。考虑到我们不但需要运送突击队员,也要运送各种武器装备,所以车辆需要改装,车里要有一个足以装下那么多枪支弹药的大保险柜。

    水上突击队既是我们滨江分局的突击队,更是长航公安局的突击队。小鱼和袁天赋他们今后要承担处置滨江、章家港、熟州港、大仓港乃至东海长江沿线港口、码头和长江口锚地突发警情的任务,这就意味着他们今后需要应急机动,没一辆这样的车不方便。”

    董政委搞清楚情况,微笑着点点头:“枪支弹药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仔细想想确实需要一辆这样的车。”

    韩渝咧嘴笑道:“玻璃都是防弹的,防护等级跟运钞车一个标准。”

    陈子坤看着突击队的“冲锋车”图纸沉吟道:“难怪在新大楼建设上你非要建地下室呢,原来考虑的也是枪支弹药安全。”

    韩渝猛然想起他和老董是来谈什么的,连忙给远在东海的老领导回了个电话,随即摊开老董带来的新办公楼设计图纸,边看边笑道:“我强烈建议建地下室,不只是考虑到枪支安全,也是考虑到今后怎么组织民警进行射击训练。”

    “韩局,你是说地下室不只是要建枪库,也要建一个靶场?”

    “光有枪,平时不组织射击训练也不行。不然真要是遇上需要开枪的时候,军事素质不行,瞄不好,打不准,误伤了无辜群众怎么办?”

    韩渝顿了顿,接着道:“这是没条件的,如果有条件,我真想一步到位搞两层地下室。一层作为枪库和靶场,一层做停车场。现在没几辆警车,同志们上下班要么开摩托车、要么骑自行车,等将来条件好了警车多了,同志们如果有条件又开私家车上下班,那么多车往哪儿停?”

    董政委忍不住笑道:“家家都买小轿车?”

    “我爸说五十年代,个个都想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当时也只敢想想,后来很快就实现了。到了六七十年代,人们开始想什么时候才能有‘三转一响’,这个梦想一样很快就实现了。”

    “什么三转一响?”陈子坤好奇地问。

    董政委不等韩渝开口,便掏出香烟笑道:“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和收音机。”

    韩渝点点头,感慨万千地说:“后来的‘万元户’,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后来的vcd、摩托车、bp机、手机乃至电脑,之前只敢想想的最后都变成了现实。总之,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在不断变化的,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别说十年前,就是五年前,我都不敢想象我家能买私家车。可现在真买了,我岳父天天开小轿车接送菡菡上学,国庆节又要开车带我岳母和菡菡回滨江。现在同志们买不起私家车,不等于过几年买不起。到时候车多了,停车就会成问题。”

    姑州经济比滨江发达,章家港和熟州有很多市民买私家车。

    陈子坤觉得韩渝的话有一定道理,紧盯着图纸道:“韩局,这办公楼要么不建,要建就一步到位,地下室搞两层!”

    “我也想搞,关键是哪有这么多钱。”

    “反正要让施工单位垫资,欠两百万是欠,欠四百万也是欠,我们可以先欠着,到时候慢慢还。”

    “也不能欠人家太多钱。”韩渝权衡了一番,笑道:“实在不行我明后天去趟长江大桥建设工地,问问大桥工地有没有用不上的建筑材料。”

    董政委愣了愣,猛然反应过来:“韩局,你是说从长江大桥建设工地拉材料?”

    “我是说人家用不上的那种边角料。”韩渝越想越有道理,嘿嘿笑道:“我们分局的新大楼本来就要建在江边,我回头问问指挥部领导,看能不能把我们分局即将开工的办公楼作为大桥建设的附属设施或者临时用房。”

    一栋办公楼,对长航分局而言投资很大,但相比长江大桥建设工程实在算不上什么。

    人家建一个箱梁预制场,投资都比盖一栋办公楼大,并且一建就是好几个。更别说人家为了建长江大桥,还专门修建了两个专用码头。

    陈子坤觉得这个主意可行,不禁笑道:“赶紧问,就算只能拉点他们用不上的边角料回来,我们也能省很多钱。”

    说起来巧了,韩渝正准备开口,学姐竟打来电话。

    韩渝接通手机,咧嘴笑道:“柠柠,我正准备给你打电话呢。”

    韩向柠下意识问:“什么事?”

    韩渝简单说了下刚才的想法,韩向柠被搞得啼笑皆非:“敢打长江大桥的主意,你们是不是穷疯了,是不是想去吃牢饭!”

    “什么意思?”

    “以建附属设施或临时用房的名义给你们建办公楼,这跟挪用大桥建设资金有什么区别?如果离得近,现在的临时办公用房到时候可以不拆,移交给你们分局用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大桥离你们有点远。”

    “我去拉点你们施工单位用不上的边角料呢?”

    “一样不可以,再说有哪有这么多边角料!”

    韩渝起身走到长江滨江航道图前,看着地图笑道:“大桥离市区不算远,并且我们分局不只是要确保大桥在建设期间的安全,一样要确保大桥建成通车之后的水上安全。你帮我问问指挥部领导,3号区域的那两栋临时办公用房到时候能不能移交给我们?”

    韩向柠彻底服了,噗嗤笑道:“你们不想盖办公楼了?”

    “不是不想,如果有现成的房子为什么要建。”

    “你知道什么叫临时用房吗?既然是临时的,就意味着之前没有经过市政部门的规划,连土地性质都没确定。”

    “那么好的房子,拆了可惜。”

    “要拆的房子多了,房地产开发商建的售楼部漂亮吧,有些楼盘的售楼部等小区的房子盖好了就要拆掉。”

    “我去找找市领导,看能不能把之前划给我们的建设用地跟你们指挥部的临时用房占地置换下,把该补办的手续办上,不就不存在那些问题了嘛。”

    “理论上应该可以,但事实上很麻烦。”韩向柠想想又笑道:“你真要是想换,市领导可能会很高兴,毕竟之前划拨给你们的那块地,位置比我们这边好。”

    韩渝禁不住笑道:“这么说我还能跟市里再要点钱!”

    韩向柠噗嗤笑道:“你打算炒地皮?”

    “主要是我们的建设经费不够,不说了这些,你给我打电话是不是有事?”

    “差点忘了,你几点下班,晚上忙不忙?”

    “晚上不忙,等会儿就下班。”

    “等会儿去川府吃火锅,吃完一起去看电影。”

    川府老陈这几年的生意不错,从之前的一家店变成了现在的两家店,一家专门做炒菜,一家专门做火锅。

    爱东和红梅一个管后厨一个管前台,为川府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陈老板两口子很爽快,给了爱东小两口百分之二十的干股。

    陈老板两口子赚到了钱,一个跟小鱼以前一样沉迷于电脑游戏,一个三天两头拉着陈老板出去游山玩水,基本上不怎么管两个店里的事,爱东和红梅虽然是小股东但跟大老板差不多。

    韩渝很久没去了,也有点想吃火锅,笑问道:“晚上看什么电影?”

    “《夜宴》!”韩向柠解释道:“我们单位工会发了票,老吴他们不想去看,把票给了我,一共四张,正好可以带爱东和红梅去看。”

    “他们不用看店?”

    “爱东是厨师长,手下二十几人。红梅是经理,手下的领班、服务员更多。”

    “他们不用带孩子?”

    “孩子跟舅妈回老家了。”聊到表弟和表弟媳妇,韩向柠想起件事:“陈老板听爱东说我们在张江买了房,他也跑张江去买了一套。他去买房子的时候见在张江科技园上班的年轻人很多,周围却没有像样的饭店,前几天专门开车带爱东和红梅去看了看,打算在张江开个分店。”

    滨江购房团的阵容越来越强大,甚至发展到要进军张江的餐饮服务业。

    韩渝觉得很不可以思议,惊问道:“他们打算去开饭店,还是决定要去?”

    “基本决定了,”韩向柠笑道:“这次跟以前不一样,爱东想投钱,想做大股东,跟陈老板各占百分之五十股份。”

    “搞大了,他们有那么多钱吗?”

    “人家的工资比你我高,而且有分红。”韩向柠顿了顿,接着道:“红梅见我们都去张江买了房,也想去买一套。可买房就没钱入股新店,只能跟现在一样做小股东。一个想做大老板,一个想买房子,因为这事两口子正在闹矛盾。”

    事实证明,一个人在城市生活久了想法会发生巨大变化。

    刚开始,小两口只想着赚钱回老家盖楼房。

    后来把老家的楼房盖起来了,一聊到老家的楼房就后悔,说盖在那么偏僻的农村没什么意义,想抵押贷款都抵押不了,更别说升值。

    再后来有了干股,两个人的工资加分红不少,手里又有了点钱,想着在滨江买套商品房,今后定居滨江。没想到红梅的想法又变了,不打算在滨江买,想去东海买!

    韩渝觉得挺有意思的,不禁笑道:“这么说我们等会儿是去调解的?”

    “也谈不上调解,再说这种事本就没有对错,让我们怎么调解?”

    “行,等会儿我们去和稀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