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滨江警事 >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陈子坤想回来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陈子坤想回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今年上级对环保是真重视,已经发生了好几起非常有影响力环保事件。

    比如相关部门在圆明园的河道里铺防渗透的薄膜,被环保人士看到并曝光了,引发了一场沸沸扬扬的“圆明园铺膜”争议。又比如肃甘徽县儿童血铅超标、南湖阳岳砷污染和西川泸洲柴油泄漏瞒报等等,三天两头上电视。

    上级重视,滨江不能不当回事。

    韩渝的汇报像是最后一根稻草,让市委市政府下定了整顿环境污染的决心,声势浩大的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由此拉开了帷幕。

    陈书记亲自来江边调研,站在镜头前指着排污口声色俱厉地要求严厉查处!王市长亲自挂帅,兼任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几个区县也随之成立领导小组,组织环保、工商、公安等部门对辖区内的企业展开大检查、大整治。

    可能动静搞的比较大,正在进行的整治行动大前天刚上过省电视台的新闻,昨天居然还上了中央台的新闻联播!

    陈书记在新闻里出镜了,掷地有声地说:“我们不可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消极地保护环境,但我们也绝不宽容污染!”

    但作为滨江市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韩渝发现大检查、大整治行动虽然声势浩大,但重点好像只放在长江沿线,不挨着长江的几个区县雷声大、雨点小。

    但不管怎么说,岸线企业有一个算一个全被责令整改了,公然往江里排污的几个单位被处罚了,昨天搭乘海事局的海巡艇去江上转了一圈,之前的那些排污口一个都看不见了!

    之前还有些担心大哥不理解,不愿意关停白龙港的那个渣土码头。结果学姐给他打完电话,他就拍着胸脯保证关停,并且说关停就关停了。

    直到给小鱼打电话,才知道大哥有“高人”指点,并且政治敏感性很强,这两年每天都跟老钱一样看新闻的。他早就发现风向不对,而且早有准备。

    江边的小码头关停了,浒滨河边一个闲置两三年的砂石码头被再次启用。

    那个砂石码头距张二小的龙港米业不远,曾为陵海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离长江很近,但不属于长江岸线,长江水保局管不到,陵海环保局无权管。

    陵海交通局和陵海水利局倒是有权管,但从这个码头装卸的土方都是用于陵海交通和水利建设的,甚至连名称都叫陵海交通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区码头,人家自然不会多这个事。

    韩渝被搞得啼笑皆非,忍不住拨通了韩申的电话:“大哥,浒滨河虽然不是长江,但属于长江流域,你们这是打擦边球啊。”

    “谁说打擦边球的?孙总说的很清楚,我们是合法经营。而且,把装卸点从白龙港搬到开发区,增加了不少成本。”

    “增加了过闸费。”

    “不只是要多交过闸费,也增加了几十公里航程。”韩申其实是很不情愿的,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支持弟弟和弟妹的工作,他想想又嘀咕道:“三儿,做渣土生意的又不光我们,东启也有人做,人家的小码头照样在装卸。”

    有时候总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具体到韩家却反过来了,人家能干的韩家人却不能干,比如经营江边的小码头。

    韩渝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苦笑道:“哥,不好意思,让你委屈了。”

    “自个儿家人说这些做什么,爸说得对,没有你和柠柠我也做不成这生意。人家不支持你们的工作,我们要带头支持。”

    “谢谢啊。”

    “不说这些了,你星期天回不回白龙港?”

    “这几天有点忙,估计回不去。”

    “行,你忙你的。”

    刚挂断电话,董政委和丁曙光敲门走了进来。

    齐局出去参加培训了,等培训结束估计就要调回汉武。董政委很快也要退居二线,上级虽然没明说,但种种迹象表明只会空降一个人来担任副局长,未来的新政委应该是从班子成员中产生,丁曙光的希望最大。

    “韩局,港务局的杨局刚才又给我打电话了,置换是大势所趋,水上分局下个月就搬,我早上问过马金涛,马金涛说办公楼的补偿是市局那边跟港务局谈的,但家属区的补偿是跟个人谈的,早就谈好了,补偿协议都签了。”

    此港务局非彼港务局。

    以前的港务局变成了现在的滨江港集团,现在的港务局是市政府的组成部门,专门负责港口建设规划和发展的。

    滨江港集团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市里更要发展港口经济,盯上了海事局、海关、长航分局和水上分局的地皮。

    海事局的办公楼和交管大楼建的那么气派,堪称滨江的地标,并且建了没多少年,现在说拆就要拆,人员先去前年在琅山那边建的水上执法基地办公,新大楼要盖在距琅山不远的新城区。

    值得一提的是,新城区很偏,距现在的城区很远,可市委市政府都要搬过去。

    这不是一件小事。

    韩渝起身打开文件,翻找出市里提出的“置换方案”,边看边问道:“给我们一块地皮,再给我们点钱,让我们自个儿新办公楼?”

    “两千万,不少了。”董政委点上烟笑道:“你这几年去过好几个兄弟分局,除了汉武分局和东海分局,有几个兄弟分局的办公条件能有我们这么好的。”

    “两千万看似不少,但现在搞基建跟以前不一样,材料贵,人工贵,靠市里补偿的这两千盖起来也不像样。况且,我们不能把钱全用在盖办公楼上,两条执法艇服役十年了,主机磨损严重,船况一天不如一天,不能总是修修补补,该退役就要退役。”

    “换执法船艇?”

    “不但要换,而且要增加。”韩渝权衡了一番,接着道:“水上分局的民警越来越少,维护江上治安今后主要靠我们,皋如、滨江、陵海和东启四个派出所,每个派出所至少要装备一条较为先进的执法艇,局里也要有一条用于应急!”

    修船、换船,这是咸鱼的风格。

    丁曙光愣了愣,笑问道:“韩局,你打算借这个机会跟市里要钱?”

    “我们不是狮子大开口,我们更换装备、增加执法船艇,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搞好江上的治安。”

    “现在跟以前不一样,市里不会给钱的。”

    “不给钱我们就不搬,我倒要看看他们敢不敢来强拆!”

    “强拆肯定不可能,现在的问题是我怎么跟杨局回复?”

    “他说了又不算,他就是个传话的,你可以明确告诉他,谁让我们搬的,就让谁来找我们。至于宿舍楼,这个不好跟他们讨价还价,毕竟水上分局和海事局一样有宿舍楼,补偿这种事只能一碗水端平,不可能给我们的民警多补偿点,给人家的干部少补偿点。”

    “行,我就这么回杨局。”

    敢趁火打劫市委市政府,也就是咸鱼有这个胆,也就咸鱼干得出来。丁曙光一点都不为韩渝担心,起身走出了办公室。

    董政委掐灭烟头,回头看看门外,犹豫了一下说:“咸鱼,陈子坤有没有给你打电话?”

    韩渝不解地问:“没有,他怎么了?”

    董政委起身走过去带上门,回到办公桌前坐下,苦笑道:“汉武那边我去的少,但在局里也有几个朋友,有个朋友私下里打电话跟我说,陈子坤想调回来。”

    “他回来做什么?”

    “你说呢。”

    “他想回来做局长?”

    “做局长不可能,他是盯上了我这个位置。”董政委轻叹口气,无奈地说:“丁曙光辛辛苦苦干了那么多年,要资历有资历,要成绩有成绩,如果错过村就没那个店了。”

    丁曙光从18岁参加工作就在曾经的滨江港公安局干,从一个普通民警干到派出所长,再到分局政治处主任,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

    但如果跟陈子坤竞争,那他肯定竞争不过陈子坤,毕竟陈子坤相对年轻,而且学历高,很早就是长航公安局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

    韩渝头大了,苦笑着问:“那怎么办?”

    “你是准局长,在新政委人选这个问题上你有建议权。”

    “真有?”

    “你一个电话的事,局领导肯定会尊重你的意见。”

    “向上级建议由丁曙光担任政委,这么一来不就得罪陈子坤了吗?”

    “你怕得罪他?”董政委反问了一句,意味深长地说:“丁曙光跟陈子坤不一样,陈子坤就算调不回来,做不上这个政委,一样有机会去兄弟分局做政委乃至局长。丁曙光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就只能再做几年政治处主任,然后跟我一样退二线。”

    陈子坤也真的,作为滨江分局走出去的干部,对滨江分局的情况很了解,明知道他如果回来老丁就要靠边站还想调回来。

    韩渝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复杂,当着董政委的面拨通陈子坤的手机。

    “韩局,你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的,我正想去看看你呢!”

    “子坤,我们什么关系,用不着那么客套,打开天窗说亮话,你是不是想调回滨江?”

    “说话呀,到底有没有这事?”

    陈子坤沉默了片刻,苦着脸道:“有这事,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章家港再好也不如老家好,我一直想调回去,我爱人也希望我调回去。”

    姑州分局不在姑州市区,甚至都不在章家港城区,而是在章家港江边的一个镇上。他去对岸的镇上干了好几年,想回来也正常,毕竟滨江分局在滨江市区,而且家人和朋友全在滨江。

    韩渝想了想,半开玩笑地说:“调回来也行,不过想做局长你估计没什么希望。”

    “我知道,我可不敢奢望做局长。”

    “做政委的希望一样不大,分局的情况你是知道的,老同志都是我们的老前辈,人家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就这么点希望,如果连这点希望都没了,怎么增强队伍凝聚力,又怎么带动大家伙的积极性?”

    “咸鱼,我懂你的意思,其实…其实我现在都有点后悔了,上级真要是把我调回去,我都不好意思面对丁主任他们。”

    “我以为你不知道呢。”

    “那会儿是脑袋一热跟局领导说的,你放心,我不会让你为难的,我这就打电话向局领导汇报思想。”

    “着什么急!”韩渝抬头看了看董政委,举着电话若无其事地说:“都已经跟局领导开了口,如果就这么收回不就成出尔反尔了么。既然想家了就先调回来,我们这边正好缺一个副局长。”

    “做副局长也行,其实我没想过非要升官。”

    “能不能让我说完。”

    “你说。”

    “你想调回来不容易,我回来上班一样难。在首都培训时部局领导找我谈过话,去汉武报道时局领导也找我谈过话,我是以不想两地分居、柠柠又不可能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为由婉拒领导好意的。”

    韩渝笑了笑,接着道:“几位领导考虑到长江大桥建设的重要性,最终决定让我回滨江。但几位领导在谈话时跟我说的很清楚,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之日,就是我上调之时。”

    陈子坤惊问道:“你最多在滨江干三五年?”

    “差不多。”韩渝顿了顿,笑道:“你先回来干着,到时候接替我。以你的学历和资历,上级肯定不会反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