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舅舅想养鱼
但以后,就不好说了。
陈放的定价出售是85元1尾,在陈放的计划里,商品爬鮡的出售价是每斤300元,要养到4两左右才卖。而心里的实际价位,每尾超过50元,就能卖的。但必须是10万尾起……
“确定当地水质没有问题的话,渔场建起来后,我们可以合作养一批爬鮡。”陈放道:“有三种方案,我这边出鱼苗和饲料,你们负责养。养大了,每斤50元卖给我。大概要养2年以上……每亩清水塘,最多养1千5百斤。也就是说除去人工成本,将鱼养大了,没有死鱼的话……每亩清水鱼塘可以拿到75万元左右。”
小竹沟渔场,陈放每天都在测水质,水溶氧,以及观察里面的鱼。也多次发现问题,好在及时处理了。
“那个鱼苗,多少钱1斤?”
“最大可以长到1斤多。但估计,那要养五年以上。”陈放道。
这是不死鱼的情况。需要33亩符合爬鮡养殖的清水鱼塘……
去年的团年饭就是陈放家办的,今天小舅这边办。
10厘米左右的爬鮡,每亩养一万条。但长到15厘米左右,再养一万条,就容易出问题……
爬鮡养殖,陈放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要将价值最大化,赚个盆满钵满。
“红岩山北,走四五公里的大深山里面有条山涧。那条山涧挺大的,环境也好……和小竹沟一样,是大南河支流。”陈爸道。
爬鮡苗子的定价高,也决定了商品爬鮡的价格高。
小舅深吸了一口凉气,有人出价到70元1尾了。
摄入食物多了,产生的杂物也越多。这些杂物要处理不及时,也会消耗水溶氧……
“爸,红岩那边真有适合建渔场的地方?”
“我那的鱼苗按尾卖。爬鮡85元1尾,云山细鳞300元1尾。这是对外卖的价钱……云山细鳞现在没有人问价,这种鱼不好长途运输。但爬鮡,有人出价到70元1尾了,只是需求量不高,我这边没卖。养1亩爬鮡,鱼苗就要几十万元。如果水质出现问题,那亏损,很难承受。”陈放说着。
老爸和三个舅舅坐在那儿喝茶,聊天。
以前,陈放这边的亲戚里,小舅是最有钱的人。以前开大车赚钱的,就是最近几年各种app流行起来,大车的利润一直被压缩。现在开大车,比打工族强不了太多了。
“你养的爬鮡和云山细鳞,好养不?”小舅问。
要中午了。
陈放老爸的发家史,是因为在老宅地下室找到几块牛皮藏茶,后建设了茶山,再建了陈茶铺子。在建陈茶铺子的时候,钱就不够了,小舅这边借了好几万块钱给他们家。
但这层关系摆在这里……
“嗯。”小舅他们点了点头:“那可以……清水鱼、冷水鱼,能养的品种挺多。”
这个价钱,自然就没有谈妥。
5——10万尾鱼苗,养三年,就按半斤计算……就算10万尾鱼苗,那就有5万斤鱼,每斤50元,总共是250万。
是爬鮡交流群里的人,那位一直想养爬鮡的7号。
现阶段,陈放这边的爬鮡还养得下,甚至有空闲鱼池用来养雅鱼。
初期的设想,随着实践,就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情况……
微信上还有陈放和对方的聊天记录。7号最多买1万尾,并且将报价提到了70元1尾。1万尾,那就是70万元。陈放这边要么不卖,要卖就10万尾起售。
今天除夕,陈放小舅家团年。
要是70元1尾,卖出10万尾,直接就能赚一大笔钱。可对方只要1万尾,总的也就是70万元……为了将来的市场定价考虑,只是70万元的进账,陈放肯定不卖。哪怕将来爬鮡养到一定大小造成鱼池饱和,大不了就提前卖商品爬鮡。或者再想办法……
昨天因为要烟熏腊肉,没时间去。
看着时间,陈放和吉阳去了锦榕山庄,之前小舅生日也是这里办的。
“我那边的爬鮡和云山细鳞,倒是可以匀一些出来。但养爬鮡和云山细鳞需要的投资很高,而且养不好的话,很容易死。要是一死,就亏大了。”陈放说。
空间里的爬鮡,也是高溶氧鱼类。比起外面的爬鮡,水溶氧要求不那么高,但是比雅鱼的要求高多了。
“死了就死了,不要你们赔。看情况,两年左右时间应该可以出鱼。如果慢的话,最多养三年。鱼苗我出,饲料我出,你们出场地人工。但养大后,要按照合同价格卖给我。至于养殖过程中的死鱼,甚至就算全部死了也不要你们担责任。”陈放说道:“这种合作,我这边可以提供5——10万尾鱼苗。具体能提供多少,要看我们这边的情况。”
陈放将聊天记录给小舅看了一下,说:“小舅,你们真想养鱼?”
“要是有好的环境,肯定能建。现在的清水鱼贵……养清水鱼费时间,但利润很高。舅舅想建清水鱼的渔场,这当然没问题。”陈放道。
陈放和几个舅舅走动很少。
“刚开始养,我也不知道赚不赚钱。”陈放两手一摊。
陈放这边的爬鮡苗子还能再匀一些出去。
“这个鱼,可以长多大?”大舅问。
陈放是第一次养鱼。
“你小舅他们想转行了,问我有没有好的出路。我想喊他们过来帮我打理茶园,他们不愿意。”陈爸笑着道:“红岩山那边也有适合建渔场的地方,你看看,还能不能投资渔场?”
“这种事情我怎么可能骗人,有微信聊天记录的。”陈放说道拿出手机,点开微信。
但很快的,他们也意识到一个问题。
陈爸也有些震惊,看向陈放:“真的?”
“我那边好养。养到现在还没有出过问题……”陈放说:“主要是苗子,爬鮡苗和云山细鳞苗子,我那边也只够自己养的了。”
吉阳这边团年饭,今年是吉阳二叔办的,在昨天。
“大舅,二舅,小舅……”陈放喊道。
怎么说呢。
鱼越大,需要的空间就越大。
舅舅他们合计了起来,只出鱼塘,人工。幼苗陈放这边出,鱼饲料也是陈放这边出……鱼如果养死了,他们也不需要他们负责。这简直是天上掉馅儿饼……
红岩山北部那条山涧在大山里面,建一个符合养爬鮡的渔场,而且至少要有33亩,这个投资肯定不小。
“玫红。”赵吉阳笑着走了过去。
“可以养雅鱼,雅鱼养好了也百多元1斤。”陈爸道:“等陈放这边有新品种苗子后,再给你们。”
“前几天你大舅和二舅跑长途,大车的刹车过热,刹不住……幸好不远就有避险坡。”小舅说着,还心有余悸。
团年饭在过年前,通常在除夕前,或除夕当天。过完年,那叫走亲戚……
“这样啊。”小舅看向二舅和大舅,叹了口气。
鱼越大,摄入食物越多,消耗的水溶氧也越高。
大舅和二舅一脸苦涩:“现在开大车跑长途,赚不到钱,有时候还亏本,真不想干了。要是有别的行当,肯定想试试。”
“吉阳。”马玫红喊道。
小舅应道:“你爸说你投资建了两个渔场,养冷水鱼。养鱼赚钱不?”
团年饭,通常就邀请家庭两边的亲戚。陈放他们过去的时候,陈放爸妈已经到了。
“养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