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好处自己拿
夏原吉这话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因为他虽然是说的再好听,但其本质上还是在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留下来的祖训是错的。
杨荣站不住了。
“陛下不可……”
“好!”杨荣的话还没说完,朱棣直接大声开口打断了他的话。
“你说的对!应该遵守祖训!遵守太祖高皇帝留下来的政策!”
朱瞻垶有些懵。
老爷子是咋了?怎么妥协了呢?
“杨荣,朕就依你,也遵守太祖高皇帝留下来的祖训,但你给朕把草原的事情解决了!”
“不然……你就跟天下人去解释吧!”
卧槽!
朱瞻垶心中一惊,老爷子牛逼啊!
你杨荣不是牛逼吗?那就依你,遵守太祖高皇帝的祖训,一切都按照你想的来,但你把问题解决了吧!
怎么解决?
解决个屁啊!这根本就是无解的!
草原打下来了,守?没钱;让藩王去?那是去送死;那给藩王钱粮?没钱;给藩王兵权让他们自治?有违祖训!
这就是个死循环,无解!
那怎么办?放弃好不容易打下来的草原?扯淡呢!?
别说此番北征的五十万将士和民夫工匠了,就天下百姓也不会理解的,他们才不管什么祖不祖训的,不把杨荣喷化了才怪呢!
说不定啊,直接就给杨荣扣了一个宋儒的帽子是有可能的!
人家将士们流血流汗的打下来的土地,结果你不让守,这和软弱的宋儒有什么区别?
杨荣懵了。
“父皇,儿臣赞同您的决定!”太子朱高炽又站出来当老好人了。
“陛下圣明!”
……
在太子朱高炽站出来之后,整齐划一的声音响了起来,所有人都知道这事儿已经没有第二个结果了。
让杨荣去解决?那还不如指望瓦剌良心发现呢!
“杨荣,罚俸一年,以儆效尤。”朱棣瞥了一眼冷汗直流的杨荣,语气平淡但却隐藏着锋芒。
朱瞻垶带着可怜的目光看了杨荣一眼,然后转头……一句话都没说!
你说你,干点儿啥不好?非得站出来出这个头?
不过朱瞻垶并不担心杨荣的未来,这个人是有才学的,老爷子可舍不得把这人给摁死了。
“臣,领旨。”杨荣低着头,看不清他的表情,但语气上好像没啥大问题。
“好了,现在来说第二件事情。”看着杨荣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朱棣再次开口。
“大军班师之日,朕遭遇刺客,太孙受伤……”
朱棣这话一开口,所有人都打了个寒颤,然后打起了精神,竖起了耳朵听着。
哪怕是才刚受罚的杨荣也不例外。
“经过锦衣卫的探查和审讯,发现是山西晋商勾结瓦拉,将瓦拉的刺客混在商队里带进了大明,并为其提供武器和住处。”
朝堂瞬间就炸了,宛如菜市场一般吵吵嚷嚷,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找到与自己关系好的人商量着。
朱棣也不着急,就看着他们吵嚷。
过了许久,终于有人发现了朱棣的不对,拉扯着和自己关系好的人安静了下来,然后整个朝堂都慢慢的安静了下来。
“商贾,自古就是贱业。”朱棣扫视着百官,站起身来。
“商人重利轻义,早在前宋时就有过晋商勾结辽国行走私之事,现在竟然又敢勾结瓦拉,行刺于朕!”
“通过这件事,朕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就让锦衣卫去查了一下。”
“好啊!好啊!真是我大明的好子民啊!”朱棣的声音猛然高昂了起来,任谁都能听得出来话语之间夹带着的怒气。
“晋商勾结瓦拉,行走私、行刺之事,东南海商勾结倭寇,劫掠沿海百姓!”
所有人噤若寒蝉,没人敢说话。
这事儿真就没人知道吗?其实也不是。
正所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不管是晋商还是东南海商,他们在通敌的时候都难免有些行动,这些行动想要瞒过朱棣这个皇帝很简单,因为朱棣不可能天天看着某地,但想要瞒过地方官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再缜密的计划也会有疏漏的地方,就算没有疏漏的地方也会有失手的时候。
只不过,他们装作不知道罢了。
“太祖高皇帝建国之时念及天下初定,百姓困苦,所以把农税和商税压得很低很低,本以为这会收到万民的感激……”
“但是没想到哇……”
“好一个为富不仁啊……”
朱棣把事情越说越严重,甚至直接跟太祖高皇帝挂上了钩,让所有人都觉得心里直突突。
“朕决定!自即日起,所有商税上调两番!同时将晋商勾结瓦拉行刺之事以及东南海商勾结倭寇劫掠沿海的事情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看清楚他们的嘴脸!”
随着朱棣的话音落下,朝堂有一种再次要喧哗起来的感觉,但却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有人想站出来说上调商税颠覆了太祖高皇帝定下的制度,但杨荣的例子在前,这次就没人敢动了。
罚俸什么的是小事儿,但受不了遭人厌啊!
“陛下圣明!”夏原吉带头喊了起来。
要说这增加商税谁最高兴?他夏原吉可能不是最高兴的,但也绝对是排的上号的!
这些年来夏原吉都快愁死了,编撰永乐大典、建北京城、北征草原南平交趾等事情都是费钱的,他是愁的一把一把的薅头发啊。
现在好了,既有羊毛,商税还提高了,他户部终于是不缺钱了!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不管是什么事,只要有人开口就绝对有人跟着,更别说是拍马屁这种事情了。
“好了!退朝!”
朱棣大手一挥,直接掉头离开,没有给任何人开口的机会。
朱瞻垶挑了挑眉,他本来还以为今天要经历一番腥风血雨呢,但没想到在杨荣受罚之后,其他人根本就被吓得连个屁都没有!
什么?有违祖训?那跟我有什么关系?
啧啧……
朱瞻垶不由得摇头叹气,他本以为明儒,或者应该说明初期的儒要好一点,但没想到也就这个样子。
看样子,钱谦益这种人是有源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