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沁园旧事
“衡原君是在说,你和兰芷君吗?”柏灵带着几分不确定的口吻,开口道。
衡原君沉默不言——柏灵还是一如既往地敏锐。
这也是自己当初想让她进沁园的原因……
“……有个问题,兰芷君让我来问你。”
“嗯?”衡原君音调微微上扬,“他要你来问我什么?”
柏灵略一停顿,而后轻声道,“他和我说起了建熙十七年的冬天,但是没有告诉我那个冬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衡原君双眉微微动,“所以……?”
柏灵点头,“他说,这个问题我可以留着来问你,至少衡原君在建熙三十五年的时候,就明白过来了。”
“你为什么想知道?”
“因为他当时还提了一句,”柏灵低声道,“太后在也是在那一年,被皇上囚禁在慈宁宫……这两件事情,有牵连对吗?”
衡原君嘴角微提。
就在此时,在两人的门外,侍从们面色严肃地记录着两人的对谈。
有两人紧紧抵着门,以免剩下那人在倚门听墙角时弄出什么响动来。
当下屋子里正在发生的,就是孙北吉最期望发生的事情。
“我记得刚见你的时候,你说你叫衡原君,你没有名字。”柏灵轻声道,“但是你有,虽然没有录入在册,但你的名字是陈书白,这是先太子……你父亲给你的名字。
“兰芷君是你什么人?”柏灵微微颦眉,“你们是兄弟?”
衡原君摇了摇头。
“其实和你讲讲,也无妨。”衡原君轻声道,“不过这种故事,若是听了,可能就再见不到来日的太阳。即便是这样,也要听吗?”
柏灵笑了一声,“我的命早也不在我自己手上了,知道这一切的前因后果,将来也要死个明白。”
“陈书白这个名字,我用了……十七年。”衡原君低声道,“但不是我的,终究不是我的。”
柏灵静静地望着他。
“我有没有和你说过,我的棋是谁教的?”衡原君忽然问道。
“说过,”柏灵回答,“一位是你的师傅,还有一位是当年亡故于沁园的先太子。”
衡原君闭上了眼睛,陷入回忆。
“是啊,都是我非常尊敬的人。”
片刻的沉默之后,衡原君又道,“故事说起来很简单,都是人之常情,父亲想要保住刚刚出生的孩子,却又无力改变周遭的压迫……于是策划了几个月,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将他自己的孩子送出去,再从宫外接一个孩子回来,视如己出地抚养……好瞒骗过上面的眼睛。
“如此,即便将来一切在劫难逃,”衡原君低声道,“也是李代桃僵。”
柏灵坐在那里,一开始还没有完全明白,但听到这里已然明白了这个故事的答案。
“原本的计划是,送去北方。”衡原君轻声道,“送去离平京最远的靖州,即便将来事情败露,靖州以北就是雪原,能够给那个孩子藏身的地方,何止千里万里……
“不过事情还是出了一些变数,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个计划,在一开始就败露了。
“建熙帝当时登基已经快二十年了,手段比他们所有人都要高明。”衡原君的脸上始终带着浅笑,“他知道沁园里的人,要趁一个机会将孩子送出去,所以就干脆给了这个机会,在建熙十七年的那天晚上,留了一个自由出入皇城的口,让他们把孩子,送出去。
“其实这件事,在老皇帝的眼里,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不同。从沁园化为囚笼的时候起,那个孩子的命运就注定了——送出去或是留在里面,结局都是一样的,无非只是,死法不同而已。”衡原君轻声说道。
突然之间,兰芷君先前的话窜入柏灵的脑海。
——“你以为你能保住他们,但实际上你只能为他们选择一个死法。”
“或许对当时的皇帝来说,送出去了,反而更好动手。”衡原君轻声道,“但他没有想到见安阁旧部护卫少主的决心,也没有想到自己鹰爪的无能。”
“那个孩子……逃出去了?”
“逃出去了,但也没有逃出去。”衡原君望向柏灵,“他只是逃出了皇宫,根本没有机会逃出平京城。
“那个冬天,京城起了时疫,被宣布得病的都是在秋天出生的孩子。”衡原君轻声道,“杀了多少人呢,这笔数字,不知道他自己有没有记下来过?
“后来他们终于按图索骥,找到了一个身上还裹着沁园绣帕的婴孩。斩杀了这一个,京城的时疫也就灭了。”
柏灵衣袖里的十指握紧了。
“……那个孩子,后来去了百花涯?”
衡原君点了点头,“那个孩子,被藏在百花涯里,百花涯能藏污纳垢,自然也能藏得住一个人畜无害的孩童。
“见安阁中,从此有一支极小的队伍,负责照料这逃出生天的血脉。当时建熙帝仍旧对这孩子的下落抱有孩童,所以平京之外,各地都在搜查来历不明的、带着婴孩的车马。
“最危险的地方,有时候也是最安全的地方。”衡原君低声道,“皇帝怎么会想到,他一心想要诛杀的那个孩子,就躺在他自己的金库里头呢?”
衡原君的脸上带着几分笑意,他轻咳了几声,又接着讲了下去。
“这是在外面的那个孩子。”衡原君低声道,他拿袖子掩住口鼻,等到这一阵的咳嗽过去之后,又开口道,“我们再来说说在宫里的这个。”
“从建熙十七年秋到建熙三十五年夏,这十七年间,他过得很好。”
“没有觉察到任何异样……?”柏灵轻声问道。
“没有。”衡原君低声道,“囚禁这件事……有时候是需要对比的,人总是要见过外面的世界,才会知道自己被囚禁了。
“生下来就被告知只能待在一个地方,久了倒也不难过,会习惯。
“唯一让他揪心的事情,”衡原君低声道,“是每天御膳房送来的膳食里都有一碗药,宫人们会站在一边盯着他父亲把这碗药喝下去。
”在建熙三十五年之后,“衡原君笑着道,“这碗药轮到他开始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