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浦
小浦镇,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毒辣的日头照射着大地,路上偶尔有稀稀拉拉的行人。在这样热的正午,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儿,人们都躲在背阴的地方乘凉。
只有一条街道的小浦,虽然无往日的混乱,却依然冷清的可怕,好像是久病的病人还未恢复精力。
听老一辈人说,小浦以前是交通要道,盐道衙门的驻地,南来北往的客商络绎不绝。乾隆下江南的时候,还特意绕道经过,尝一尝当地土产,观一观人文荟萃。
民国以后,县政府衙门、盐业公司、商旅客栈、文人名园等等也是错落其间。也正因为小有名气,37年RB侵华,重点关照之下,于是一场轰炸全部淹没在战火中。这也是爱看书的姜斌,从县志的角落里看到的。
建国后,县政府搬离了小浦。后来,连公社机关都没有设在镇上,小浦的重要性直线下降。不过,再怎么说也是个千年古镇,辐射周边,十里八村的乡亲还是更愿意来这里逛逛,而不是去县城。
但街道虽小,五脏俱全,百来米的地方坐落着政府、邮局、供销社、电影院、新华书店等等,该有的都有。
要说这些地方哪个最受欢迎,那别无第二个选择,供销社绝对拔得头筹。
供销社,也叫供销合作社,是社员群众自我服务的组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就相当于现在的商店。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供销社包揽了人们大部分的日常所需。去供销社采买,是让社员们最高兴的一件事。
大到农机电器,小到针线钮扣,供销社都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自行车,缝纫机,当年结婚必备的大件,供销社中也有,不过需要凭票购买。
小浦的供销社就在街道中心的位置,原来是座闲置的老房子。听说是哪个被枪毙地主留下的产业,现在已经成立集体产业,为人民群众发挥着余热。
姜斌的第一站就是这儿,老娘吩咐买点油和糖,最好能再来点猪板油,既能炸油,还能剩点猪油滋。农忙季节马上就来了,总得添点油水,要不然人是熬不住的。
进了供销社,姜斌还是有些新鲜感的,几十年没见这场景了。地方倒是挺大,高高的柜台,把营业员和顾客隔开,一瞬间就有了天然的分水岭。
几个年轻的营业员,精神的站在柜台后面,没有欢迎光临,也没有后世的热情的招呼。
70年代,如果能当上站在柜台后面的营业员,彷佛就是拥有了百宝箱的钥匙,找对象时自带的光芒都能让人排上长队。
当姜斌跨进门的那一刻,就迎上了几双注意的目光。这时的营业员可没有服务上帝的意识,哪怕你是要把东西全买了,也不会让人更热情。
姜斌可是有自知之明,不会幻想收到热情的招待。几十年,没逛过供销社,好奇心占据了他大半的心思。从柜台一头开始,他仔仔细细的审视着柜台后商品,里面藏了童年的很多梦,花花绿绿的糖、五颜六色的玻璃弹珠,还有过年前才可能挑选的布匹。瓶瓶罐罐的,都像宝贝似的,小时候就记得买不起,看看也好。
不过,现在17岁的他,似乎是长大了,但依然买不起。
”同志,你看了这么久,需要买什么?“,瞧着姜斌来来回回看了很多遍柜台,依然没有买东西的意思,柜台后的一位营业员有些按耐不住,不耐烦地问道。
”不好意思,同志,我想买豆油和糖,各一斤。如果猪板油有的话,也给我来二斤。“姜斌有些不好意思,几十年没逛过供销社,一时看的入迷。
”油票、糖票,还有生活本子给我。猪板油是紧俏货,刚上架就没了。不过,算你走运,上好的肥肉倒是有一些,5毛钱一斤,需要肉票。要不要来点?“漫不经心的瞅了一眼,营业员不紧不慢的答道。
”行,那就来二斤肥肉。“姜斌赶忙把票和本子递过去,他运气确实不错,这个点还能买到肥肉。这可不是后世,大家肚子里都没有油水,肥肉比瘦肉精贵,可是不折不扣的抢手货,能买到,可不是运气好。
顺利的完成老娘交代的任务,姜斌还花了两毛钱,给弟弟妹妹们买了几块糖果。
除此之外,姜斌还仔细的逛了新华书店。买了一套初中、高中的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本,提前把高考的材料准备好了。还有一些数学、英语相关的书,姜斌本来也想买一套,奈何经济条件不允许,只好作罢。
生活不易,这个年代更不易,买这几本书的钱,还是这么多年攒下的零花,想要多买一套的富余都没有。
姜斌拿着到手的书本,感到一阵幸福。要知道,他读书的时候,根本没有课本,都是地区发的油印教材,政文课主要是念报纸上的社论。
高中的时候,就没正经的上过什么课,全班天天在教室里学习讨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要不是姜斌是个爱钻研的性子,自己想办法学习,整个高中根本学不到东西。
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他竟然就在新华书店门口的树荫下,看起了书本。等翻完一本书,才想起来看看日头,大概已经下午四点左右了。
大街上也没啥人,姜斌简单的收拾一下,也没了闲逛的意思,决定原路返回。跟来时相比,他的心里少了些许对这个时代的好奇,却多了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