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梦境揭开江口沉银之谜 > 第381章 内外合击大破围城

第381章 内外合击大破围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383章 “大西朝廷江口防洪工程”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林寒山和张同生,就在江口客栈里写了七间长期包房,他们一人一间,给张献忠偶尔来一下准备一间,军队则在工地现场围着劳工的工棚搭营帐,准备好后,“大西朝廷江口防洪工程”很快就分头同时铺开了。

    第一处工地是木工场,工场设在江口工地的岸边,离场镇和村落都有七八里地,雇请了上千木匠,在工地上搭上工棚,连日赶工。

    成都平原广产乌木,工艺品店里就有很多乌木制品出售,皇宫里自然也就少不了,张献忠得知这是四川地区的青杠树长年累月埋藏在泥沙下面形成的,而且是年月越久,乌木越硬,于是他就想到了用青杠树来做藏宝的外包装,在民间大量收购水盆大以上的大青杠树,直径在两尺大以内的青杠树,就用改锯分切成三寸厚的厚木板,做成二尺九寸长,二尺六寸高,二尺四寸宽的两个人能抬得动的大箱子,并做好箱盖准备着,到了时候,就在里面放上用多层油布做的大袋子,把金银珠宝放进袋子里,封好油布袋,用蜡封住袋口,再钉上盖子,放到挖好的地下深坑里。比水盆更大的青杠树,就锯成六尺长一段一段的,逢中锯开,边上和两头留两寸到三寸厚的壳,中间掏空,也用多层油布做袋子,到了时候,把金银珠宝放进去,封好油布袋,用蜡封住袋口,再把两半树壳合上,用四道铁箍箍上,最后用补锅泥,就是补锅匠采用的那种粘性特别好的黄粘土,塞满合缝,在合缝外面再敷上一层,可以赌住水往树壳里面浸流,用这些青杠木器来装金银,没准日后取出来,外壳就又是大量乌木呢!

    木匠工地紧张劳作的同时,水土工地也同时动工,并且还在工地的一旁竖了一面大旗幡,上书“大西朝廷江口防洪工程”,首期工程原计划雇三千劳工,但冬春农闲季节,人们没事干,再加上一般人雇人,每天的工钱是力夫五个铜板,匠工八个铜板,而江口防洪工程是力夫十个铜板,匠工十六个铜板,掌墨师二十个铜板,所以前来应征的,竟然来了五千多!

    也好,第一期工程是两种活儿,人多也能承载得下,一是把沙洲中间的沙土,车推肩挑,大量运到原三角滩上去,把三角滩垫高五尺,并要垫十几里远,把三角坝子的前短低矮处垫到里面高处一样高。另外就是把沙洲中间的沙土,接着三角洲两边的边沿,一边筑一道挡水堤,挡住两条江的水,不再往施工中心流淌,就能够把沙洲的整个中心不停地往下挖,把挖起来的沙土,往三角滩上倾倒,一直往坝子里面铺垫。等到金银埋好了,并且用沙土卵石盖好了头一层,再把挡水堤挖回来继续盖,挡水堤被挖窄了,江水自然就会把剩下的挡水堤冲平了,加厚藏宝坑的盖顶泥沙层,就是原三角洲的江底,而且这段江底上面,枯水期都要有两丈深的水,确保特大船同行都毫无阻碍,最主要是原沙洲下面的水特别深,江水能形成回旋,就能造成危险水域,让人觉得这里是绝不可能埋藏什么的。

    第一期沙土挖掘和搬运工程,是挖到枯水期的水面以下两丈深,这是就实在承载不下五千人了,于是就只留一千人做第二期工程,其余的让恩,就给工钱打发走人。

    做第二期工程时,朝廷的监工人员说,第二期工程安全要求很高,工程难度也要大一些,工钱是力夫五钱银子,匠工一两,掌墨师一两五钱银子,峻工后立即付工钱。

    做第二期工程时,张献忠叫林寒山和张同生派他们的内卫队,到现场监视守卫,以安全为由,不让其他人前来工地观看,也不让劳工匠师们和其他人接触,并许诺,凡是施工期间配合得好的,峻工时,工钱以外,每个劳工另有五两银子的安全施工保密费。

    自古道,有钱能使鬼推磨,水利工程的工价给得高,活儿自然也就做得超值,第二期工程的工人,不但工价特别高,听说还有高额安全保密费,更是尽心尽力,就连过大年,工地上都只停了五天,工人们腊月二十九才回家,正月初三就早早地跑来要求开工了!

    因而,离丰水期还远着呢,才农历二月下旬,不仅真的把原三角滩的低矮段,垫高了足有万余亩面积的坝子,原沙洲下面,平着枯水期的水面,挖低了两丈,而又在这挖低了的平台上,挖了一条长三十丈,宽十二丈,深四丈的大深坑!这么深的坑,里边自然是有渗水,于是就安装了四套长槽水车不停排水。

    不过,按张献忠的想法,并不需要再用石条像砌地下墓室那样砌得规规整整的,而是大深坑挖好后,每天晚上派内卫队拉一千多车金银珠宝,拉到木匠工场上,连夜装在青杠木箱里,封好钉牢,白天就抬来,用绳子吊放到坑底,排满一层,再盖上三尺沙土,然后再拉一千多车金银珠宝,再放一层,再盖上三尺沙土。这样,这种标准箱子,每层能排放五千箱,每层箱子,连同间隔层的三尺沙土,每层的高度就将近六尺,这个大沙土坑,埋藏到第六层,上面的一层,沙土就有六七尺厚了,而这个高度,才是枯水期两丈水深的水底呢!以后还会长年累月地积累淤沙,覆盖层就会越来越厚。

    埋藏的藏宝,也有讲究,最下面三层,都是埋的箱子,每层五千箱,这就有一万五千箱了!而且越是下面层,越是埋的钻石珠宝和有全国各地铸造字样的五十两重、二十两重、十两重的大号金元宝!到了第四层,就是箱子和用大青杠树掏的空心木鞘的混合层,到五层以上,就全是空心木鞘了。第四层的箱子和木鞘里,装的是大锭白银和部分金元宝,也有些玉器,而第五层的木鞘里,就是全装的二两以上的银元宝了。第六层,也就是最顶上一层,就全是木鞘,里面不但装有一两、二两到五两不等的银元宝,还特意装了些铜板、小钱和铸刻有“大西通宝”的铜板和小钱。

    这倒不是因为没金银可装了,这里埋的,才不过是库里总量的一半多呢!张献忠这是故意这样安排的,他想,就算日后谁挖到这一层了,看到啥样的钱都有,而下面已经是泥沙卵石了,就会以为只有这些!

    原沙洲下面的大坑里,用了十多天,分七个晚上从城里拉金银到木工场,箱子和木鞘共三万多个,填埋满了六层后,就开始整体填沙覆盖了,但还剩了几十个木鞘,其他人要守现场,林寒山就和孙可望两人就到皇宫来向张献忠报告,张献忠听后说:“这几十个木鞘,正好用来布迷魂阵,这样,你们再安排库里拉几十车金元宝、银元宝、碎银子、铜板、小钱、玉器、金银器,哦,干脆,把朕册封后宫的金册也拿去,装在这几十个木鞘里,等土工们盖好了三角滩外面,把三角滩外变成了深水水域后,就在木工场外面的江边浅水区,拦一片江水,再挖一个十几丈长,三五丈宽的浅坑,有一丈多深就够了,把这几十个木鞘,稀稀疏疏地放在坑里,然后盖住,江边还原,工程就结束了!结束后,你们该怎么做,你们是知道的!”

    林寒山等人带着内卫队在江口施工的这几个月里,张献忠也没闲着,他安排马元利带着他手下的两个小队,并嘱咐马元利和他的人要保密,要守口如瓶,每晚上深夜才开始,带上工具,在九眼桥的上面和下面,趁枯水季,沿江边在浅水区挖五六尺深的坑,隔些距离挖一两个这样的浅坑,桥上桥下各挖一两里路远,每个浅坑里扔三锭五锭、大小不等的银元宝,也扔些铜板小钱,然后填上,让水回流淹着,百姓还不知道这里被挖开过呢!到丰水期,水就自然就会很深了。

    另外,张献忠又派人去山里找几个石匠,定制了一头重约二百斤的石牛,虽然打凿得很粗糙,但能辨得出是牛,也是趁夜运回来,说是镇妖孽,埋在府河的城内段,也埋有一丈多深。

    忙完这些,张献忠还创作了一首名谣:

    石牛对石鼓,

    金银万万五,

    谁人识得破,

    买到成都府。

    张献忠计划,等到真要离开成都时,再派人去教会市井小孩儿传唱这首民谣。

    再来说江口,到了把木工场外面的江边浅水滩下面也埋好了木鞘后,就该给劳工们算工钱了。

    木工场加工原木时,有一千余人,做好箱子和木鞘后,只留了两百人。沙土场第二期工程,也就是挖深坑和覆盖,做收尾工程,留的是一千人做第二期工程,做到最后,工地现场能看到的,就是把冲积沙州改造成了深水江面,把原三角滩从江岸边一直往里面填坝子,抬高铺垫了五尺,新铺出了一个万余亩的、位置比原坝子高五尺的坝子,而木工场外面,沙土一回填,就还是原样儿,所以就是已经完了工的,谁都可以看的现场了。

    这天,上午彻底完了工,下午,工人们都在工地休息,当然不能离开工地,等着明天拿钱走人。晚上,张同生等人还专门给这一千二百工人安排了一顿酒宴,让工人们吃饱喝足。

    晚上,林寒山把城里面的全部皇宫卫队一千二百人都调过来,正好是全部工人的人数,先暗暗地把工棚区包围起来,等到亥时,估计离着数里地远的村落和乡场上的人们都睡熟了,林寒山一声令下,全部皇宫卫队,都冲进工棚区,手起叉落,一叉一个,快速杀着刚入梦乡的民工!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四个小将,哪儿按捺得住杀人瘾呢?他们明知这一千二百人,根本不经一千二百都有不错武功的内卫军士来杀,但他们四人,给林寒山和张同生说了一声,就飞身跃进工棚区的纵深中心,挨工棚过起了杀人瘾!

    于是,这一大片工棚,就形成了军士围着工棚区从外往内杀,四个小将从工棚区中心往外杀的局面!

    不过燃三分香的时间,这最后的一千二百民工,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彻底杀完了!

    然后,军士们就一层尸体,一层搭工棚的材料和木场上的树皮木块木屑,还要浇上油,堆完后,又在最顶层的木柴上泼完拉来的全部油,然后从周围多处点火,待大火燃起来后,军士们都退到上风口,看到这一堆尸体被烧成了灰烬,地面上只剩些小火苗了,时辰也已经交丑时了,军队这才回城去,而林寒山等六人,则回客栈去,睡到第二天一觉醒来,吃过早饭,又去江边看了一圈,然后在客栈里吃了午饭,给店掌柜结算了店钱,又额外给了店掌柜十两银子,说是要店掌柜日后多给沿江百姓传传大西朝廷江口治水的口碑,特别是让三角滩以内的百姓知道,他们从此不会再遭洪水淹了田地房屋了!

    然后,六个人就骑马回城,向张献忠汇报工程情况去了。

    这时候,是一六四六年,张献忠的大西三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四,丰水期还没到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