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大秦盛世 > 第87章 齐赵合纵之谋

第87章 齐赵合纵之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巳时,赵王宫之内。

    朝堂之上,朝臣群立,肃静无言。

    “宣,齐国使臣进殿~~!”殿前传来了宦官传唤的声音。

    殿外,候命的齐国主使鲁仲连,名士邹衍,闻言身躯一震,动身前往朝堂。

    待两人行至堂前,拱手道:“齐国使臣鲁仲连(邹衍),见过赵王殿下!”

    “两位先生免礼!”赵王丹虚手一扶,说道:“仲连先生是我赵国的上宾,邹衍先生也是天下名士,两位特使此行之目的,我也大致知晓。如今燕国国势强于齐国,难免会动些刀兵,二位想代齐国与我赵国盟好,也无不可,只是……”

    说着,赵王丹面色一肃,冷眉相对:“只是昨日之事,虽说后无大碍,但是赵诗雨乃是我赵国一等君候之女,更是身兼合信府掌府令一职,算是我赵国臣子!贵国之使出言轻贱,我这个当王上的,也不能不管!”

    鲁仲连心中暗自一紧,昨日之事,就知道不会这么容易过去,毕竟赵诗雨的身份太过显眼!如今合信府更是声名天下,民生教化之恩广播列国,影响远大。这事儿看起来不大不小,但着实难缠!

    “昨晚之事,是敝臣看管不力,让下面的学子冲撞了诗雨小姐!此事敝臣已当堂向诗雨小姐致歉,以表心意!”鲁仲连见此,连忙出声道:“另外,此事乃我齐国之责,敝臣心中明了,特此言明,只要我等两国盟好,日后赵国出兵所占燕国之地,皆属于赵土,齐国分毫不取!”

    “呵呵呵!先生真会说笑,我赵国出兵,耗费的是我赵国的钱粮兵力,攻占之土理所应当是我赵国的!何来齐国相让之说啊?若是齐国就抱着这样的态度来结盟,那恐怕就结盟说不下去了!”听到鲁仲连的回话,赵王丹嗤笑一声,忍不住反问一句。

    “这……”鲁仲连犹豫了下,暗自咬了咬牙,随即抬起头来,目光直视,正色道:“既如此,鄙臣便不再遮掩,就此明言了。”

    “我齐国得报,立春之后,燕国将再整大军,攻伐我国。所以此次我等前来使赵,就是想与赵王达成盟好,合力抗燕!如今燕国日益强盛、兵锋强健,若是此次真把我齐国给灭了,想必下一个与之交锋的就是赵国了!赵王恐怕也不想,在防备西边秦国的同时,东边又出现了一个燕国吧!如若赵王同意结盟,与我齐国合军,那样不管是拒秦还是抗燕,都大有好处,赵王也不必日益担忧秦国之患。”

    鲁仲连的一番说辞,切中要害,直言齐国不敌燕国兵锋,就看你赵国帮不帮!若是不帮,待燕军踏破齐都,他日整备军辎,下一个目标可就是赵国,届时赵国面临秦燕两个大敌,又有楚魏虎视眈眈,情况比之现在更加险恶!

    若是答应与齐国结盟,齐赵两国合纵,东可伐燕,西可抗秦,也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国策!只是……

    鲁仲连见赵王脸上还有些疑虑,心中思定,随即出言说道:“若是赵王答应与我齐国结盟,那我齐国漯水以北,饶安之地尽归于赵国!!”

    饶安之地,不大不小也有百里,且毗邻海口,渔业丰饶,盛产海盐,对哪一国的诱惑都不小!

    鲁仲连当然也知道此地,这次出使赵国,齐王已经授他临断之权,此次将饶安之地拱手相让,也是为了达成盟好,以对抗日益强盛的燕国。况且,饶安之地相让,也不一定是坏事!

    不过,赵国的臣子也并非是咸鱼。听了鲁仲连的说法,廉颇当即冷笑道:“先生好打算啊!饶安之地与燕国相邻,若是来年燕军出兵,那此地便是两国相交的战场!况且,若是饶安归于赵国,那齐国也就不再与燕国境邻,从此隔绝了来自燕国的威胁,从而将燕国施加的边境压力全盘转移到我赵国的头上,端是好筹谋啊!”

    “如此,赵国是否答应呢?”鲁仲连点头一笑,算是承认了廉颇所说,但是面上却有恃无恐,淡然相对。

    燕赵两国本就毗邻。而饶安之地东靠渤海,处于齐国境内,又与赵燕两国境邻,即便赵国眼下不要,后面齐国不敌燕国,此地也会由燕国占去,以壮大自身。所以,还不如就此吃下。

    至于说燕国兵锋?若后面齐赵相盟,合兵一处,便是伐燕之际!

    至于后面的事……得到饶安之后,与燕国境邻的便只有赵国。赵国也将承受来自于燕国的所有压力,届时燕国出兵,则必伐赵!这也是方才廉颇冷淡出言的原因。

    要或不要,赵王丹此时有些犹豫了。看廉颇的意思,显然是不想让赵国插手此地,但是赵王丹却有不一样的想法。

    饶安地势平坦,又毗邻大海,海产丰富,盛产海盐,赵国取之则可壮大自身。而且有齐国相盟,来自于燕国的压力便可忽略不计了,毕竟算起来,燕国可要比赵国弱不少啊~~~!

    赵王心中权衡着利弊,一时也有些难以决断,便看向一旁的平原君赵胜,问道:“公叔,对此可有谏言?”

    赵胜听到赵王问话,连忙施手一礼,随即便谈道:“王上,以臣之见,此事可行!”

    “哦?!公叔说说,如何可行!”赵王眼睛一亮,连忙催促赵胜继续说下去。

    赵胜见此,应了一声,随即细说道:“饶安之地,为三国交界处,处于齐国境内,所以燕国才会常年争夺于此!以本国实力而言,燕国于我赵国不过是疥癞之疾,不足道哉!其国力军力也远逊我赵国,即便我赵国将饶安之地归入囊中,燕国也不敢轻易动兵!而且如今与齐国相盟,届时也可两国合兵以伐燕,燕国的威胁不过平平,此事如何不可?”

    赵王丹一听,赵胜此言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当即面露喜色,称赞道:“公叔此言有理!”当即便准备应下鲁仲连的结盟之请,不过……

    “呵呵!”这时,一旁的廉颇轻蔑一笑,盯着赵胜说道:“好一个不惧燕国!平原君就是这般看待兵者大事的吗?近些年连年大战,长平一战更是折我赵国四十五万男儿,平原君不思国政,不想着怎么养精蓄锐、止兵息争,反而又要挑起争端,难道就不怕尽丧国力,被秦国借机打上门来吗?!”

    “廉颇老将军!!!”赵胜大声喊了一句,随后冷脸相对,冷声道:“老将军慎言啊!本君怎么就不思国政了?难道就因为秦国势重,我赵国就要委委屈屈地固守,苦等着别人打上门来吗?!饶安之地乃是重镇,农兴商利,毗邻海口,物产丰富!我赵国得之将如虎添翼,更添一分实力,如何不能取?!”

    廉颇见赵胜还敢辩言,冷哼一声,怒声回道:“哼!燕国虽弱,但举国也有将近五十万大军,一旦与燕国开战,我赵国军民必定死伤无数,届时强秦趁机攻入,如何守得?!”

    “我等现与齐国结盟,燕国敢来犯,我齐赵两国之兵,如何不可胜之?若是只顾缩头缩尾,那我赵国如何能强!!!”赵胜这是在讥讽廉颇长平之战时,先与秦交战溃败,最后只得苦守,徒耗赵国国力。

    “你!!”廉颇被说到了痛处,大怒道:“秦国兵锋强锐,当在我赵国之上!若是像你这等攻战不休,不晓得养兵生息,日后如何能与秦国一战!!”

    “呵呵呵!廉颇!!你究竟是不是我赵国之将?!怎么这话里话外的老是在涨秦国的威风?难道秦国势强,我赵国就要坐以待毙吗?!!你廉颇是不是被秦国吓破了胆!!”赵胜先是冷笑几声,随即便气若凌云,呵斥起了廉颇。

    赵王丹有意结盟!赵胜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这般强势。而且赵胜难得遇到今天这样的机会,能好好骂廉颇一顿。

    以往的兵战之事,赵王都是全然听信于廉颇之言,所以历来与之吵架都是输多赢少。不过在赵岳与王室和解之后,赵胜在赵王心里的地位也跟着上升了不少,起码现在赵王的心里听得进赵胜这个公叔的意见。

    “你这个……!!!”廉颇又欲开口驳斥,不料被赵王打断了。

    “好了!都给本王住口!!”赵王捂着发胀的脑仁,怒声呵斥,叫停了两人之间争吵,愤声道:“以往尔等相争也就罢了!如今齐赵欲盟,大殿相商,还这般不知收敛!”

    见赵王发飙,两人冷眼相视,随即冷哼一声,别开了眼,兀自站定。

    看到这一幕,赵王心中更是无奈,当即扬声说道:“众卿可还有其他建议?”

    赵王出言问了一遍,但是却无人搭话。毕竟这朝臣当中威望最重的两个人都为此吵架了,其他人自然也不敢触这个霉头!

    就在这时,一旁的赵偃发声,将众人的视线吸引了过去。

    “父王,儿臣赞同平原君所言!”赵偃上前一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哦?说来听听!”赵王有些惊讶,点头吩咐道。

    赵偃先是一礼,随即畅然道:“父王请想,我赵国东线长久以来无战事,是因为齐燕相争,无暇于其他。而此次不然,若我等不与齐国结盟,那等到齐国濒危之后,燕国据齐之地而新兴,届时我赵国又会回到以往四战之地的局面!东临强秦,西接大燕,北方胡奴,南境楚魏,这些都有可能将赵国置于险地!”

    “而若是与齐结盟,齐赵两国联军伐燕,则必势不可挡。一可削弱燕国国力,保我赵国东境无忧;二可侵占燕国之地,扩大我赵国自身,以作为与秦国交战的周转之所。”此言一出,彻底地坚定了赵王丹的盟齐之心。

    太子的分析之言,赵王听得是连连点头,忍不住出声赞叹道:“偃儿之言,甚合我意!”

    见廉颇还要说什么,赵王挥手一压,说道:“好了!莫要再言!本王之意已决,与齐国结盟,合纵谋燕!!”

    赵胜见此,很是得意地斜了廉颇一眼,随即看着方才出言的赵偃,心中有些奇怪:怎么今日太子之言,这般老谋!不过,这次也算是帮衬了自己一把,狠狠打压了廉颇。于是,赵涉也没再纠结于太子的反常之处。

    赵偃见了这一幕,脸上一喜,心中暗道:郭开的这番分析果然切实,父王果然答应了盟齐之事!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压住了廉颇的盛气啊!!

    朝堂之人,各怀心思,当真“庙堂深似海,一入便无心”!

    …………

    合信府,清荷院之中。

    福伯送走了赵华与清夫人,就收到了下面人传来的线报,顿时也顾不上操持其他事情,连忙来到赵诗雨这边。

    一来到院内,便看到赵诗雨躺在摇椅之上,悠哉悠哉地晃悠着。而方才招待赵华等人的坐榻和桌案,早就不见了踪影。

    见此,福伯也顾不上惊奇,快步来到赵诗雨身边,道:“小姐,出事了!”说完,将手中的两个卷轴递给了赵诗雨。

    赵诗雨一听闻此言,猛地一下坐起,抄起卷轴就看。扫了两眼之后,赵诗雨一脸惊奇地抬头,面上似有些不敢相信,问道:“吴孙遇刺了???”

    “是的!”福伯点头,而后说道:“据吴孙传来的消息,昨夜的刺客身手敏捷,连剑南都无法胜之!可见其实力非凡!另外,从王振那边,传来的伯阳府线报也表明,昨日伯阳府奉养的剑士氏月,出了自己的院子,去向不明!”

    “这么说来?刺客就是这个氏月喽?”赵诗雨一挑眉,似乎有些诧异。

    “应该没错了!剑南的实力是有经过荆轲先生认可,能与其交战不败的,除了萧闫统领,也就只有王宫卫士统领和伯阳府的氏月了!”

    “嗯~~”赵诗雨点了点头,随即有些奇怪,问道:“不过伯阳府不是被封了吗?怎么还能传出来消息?”

    “封锁伯阳府的兵士是李牧将军的骁虎营,李牧将军与主上交好,我们传递一些消息,范勇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而我们在伯阳府内安插的眼睛,恰巧是出恭桶的,所以也就可以利用这等便利。也正因为此,劳作之时恰巧看到了出院的氏月!”福伯解释道。

    “原来如此!”赵诗雨点了点头:“这样也能说通了。估计是赵涉被困于府内,无计可施,才想着断去我们的‘手’,让府中的氏月去刺杀吴孙。若吴孙一死,我们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出面对付他,他是想要暂缓我们的动作以求变数!当真是……”

    说着,赵诗雨突然停了声,看着手里的两张卷轴,陷入了沉思。

    “怎么了小姐?”福伯见赵诗雨面色有点奇怪,便出言问道。

    “王振给的消息上讲,氏月是在傍晚戌时的时候出的院子。而吴孙给的消息,氏月是在丑时左右,突然冲进来刺杀!戌时到丑时之间,算起来至少有两个时辰的空档,这期间氏月在干嘛?”赵诗雨两眼迷蒙,似是罩上了一层雾云,让人看不清眼底。

    “两个时辰!从伯阳府到太子府,哪怕是寻常人走路,最多最多就花半个时辰,可是氏月却用了两个时辰。一介武者,就算是爬着去太子府也不应该这么废时间啊!而且从往日合信府调查的情报上看,以氏月的实力,半夜进太子府刺杀一个掌府令,用得着这么小心翼翼地吗?”赵诗雨眯着眼,眼中似乎划过了一丝亮光,随即便泯然消散。

    “这个……老奴不知!!”福伯想了想,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不过,只是时间长点,这其中有什么不对吗?”

    “嗯……算了,先不说这个了!如今既然冒出来这个氏月,那就盯着此人看看!”赵诗雨浅浅一笑,神情颇有些玩味。

    “好的!不过……”福伯脸上有些隐忧,小心问道:“小姐,此事是否会与赵华有关?”早上,赵诗雨出言试探赵华的时候,福伯也在场。而且氏月的天一阁地处秦国,这赵华又是秦人,两人很有可能有所联系!

    “您是怀疑,先前夜闯酒楼与赵华会面的,是氏月?”赵诗雨歪过头,有些奇怪地看了看福伯。随即摇摇头,反驳道:“不会!此事若成,就相当于帮了赵涉的大忙,赵华对我们虽然有所保留,但是他犯不上为了一个势微的赵涉得罪我们!况且,他是秦人,又跟秦国的王族宗室有染,看到我赵国宗室窝里斗那还不乐开了眼,又怎会出手干预?所以,赵华应该与此事没有关系!”

    “可如果氏月不是赵华安插在邯郸的眼目,那先前夜闯酒楼之人,又会是谁呢?”福伯有些疑惑地问道。

    “呵呵,这邯郸城中,可不光氏月有能力,能绕过我们的暗哨,摸进酒楼。太子府当中,不就正好有一个擅长此道的吗?”赵诗雨一眯眼,意味不明,悠悠说道。

    “剑南?!”福伯心底一震,惊讶道:“剑南去见赵华干嘛?!”

    “不知道!”赵诗雨回得很是干脆。

    “额……”福伯被赵诗雨说得有些懵逼,连忙回过神说道:“那我们如何应对?是否需要派遣一些人暗中查探?”

    “什么都不用做!我们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氏月就是刺杀吴孙的刺客!贸然出声只会引来怀疑。告诉吴孙一声,这件事情合信府不会插手,让他自己想办法!”赵诗雨想了想,便将问题又一次抛给了太子府:“吴孙被刺,我怀疑这其中另有隐情!要想彻底搞清楚此事,那就必须想办法将氏月此人抓到我们手里!”

    “氏月如今肯定在伯阳府,这么短的时间他出不了城。是否需要进伯阳府搜人?”福伯出声问道。

    “大张旗鼓地抓人肯定行不通,况且我说了,没有相应佐证,我合信府不能插手其中!”赵诗雨想也不想,就驳回了福伯的建议。

    “那……是否需要派遣萧闫统领,暗中追击?”明的不行就来暗的,福伯如实说道。

    “嗯~~”赵诗雨沉吟了下,随即秀眉一挑,说道:“是要派人盯住氏月,但不是萧闫统领!”

    “不是萧闫?那是……”福伯先是有些迷糊,猛地灵光一闪,立马反应过来道:“荆轲先生?!”

    “没错!氏月此人的实力究竟如何,我等都不知!若是此人有所保留的话,那以萧闫统领一人之力,未必能生擒此人!我要的是活的氏月,而非是一个死人!”赵诗雨说出了心中的担忧,随即吩咐道:“福伯,稍后便随我一同去一趟荆先生处!”

    “老奴遵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