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迟遇朝阳 > 第60章 疑云12

第60章 疑云1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往海边的路上,远远就闻到海风吹来蚝场浓郁的咸风味。

    尉迟昀朗骑着自行车载这随尔阳来到海边天然的养蚝场。

    看着这一望无际的蚝场,每个海蚝围就有一千亩,养蚝场环境实在是大到令人叹为观止!船行在养蚝场里,像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

    童湾村位于咸淡水交汇的河口浅海水海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自然形成的避风港。海区水质稳定,每年入秋后,从太平洋游来的大量鱼群在这片水温适宜的海域繁殖、过冬,加之远离工业污染,为童湾村的鲜蚝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看见看到蚝场工人加把劲将蚝绳捞起来,果然亲眼所见要比电视上看的要来得震撼。

    堆积成山的生蚝壳,沿岸边搭了两排简易的帐篷,采蚝妇女们就在帐篷底下拿着小铁撬叮叮当当的用力敲开硬硬的蚝壳。

    蚝场工人们戴着帽、裹着脸、系着围裙、穿着雨鞋,全身都脏兮兮的,手里的手套是两层的,里面是皮套防水,外面是布套防滑。每个人都忙,低头做自己的事情,只有远处运蚝回来的船只靠岸时才会起来帮忙。

    忙着生蚝卖到各地,为了保证生蚝的鲜活度,将一箱箱的生蚝打包上车运送。大概有二十箱,工人在箱子上面还写下“大、中、小”不同的规格型号。

    巨大的天然养蚝场,如此优秀的“蚝”源,不能不炫耀一番。

    “等我一下。”随尔阳从包里取出手持摄影机,拍下这么壮观的一幕。摄像记者还在村里航拍,自力更生吧。现在的记者都是身兼文字、摄像、剪辑等数职,各种新生电子产品被新闻界广泛应用,记者也越来越全能。

    没多久,年轻的蚝场老板迟沛弦出现,随尔阳既意外又惊喜。原来一直拒绝采访的蚝场老板就是迟沛弦。

    随尔阳意外又兴奋,笑得眉眼弯弯,“弦哥,原来你就是这里的老板啊?”几个月不见,衣品绝佳,周身气质干净温柔的迟沛弦,穿着大众款式的休闲服,白皙的皮肤晒黑了两个色号,看起来很健康,很阳光。

    迟沛弦眉眼带笑地说:“我回来跟我外婆住了。”

    随尔阳心里五味杂陈,也不知道是替迟沛弦高兴,还是惋惜。

    近几年,很多青年放弃高薪辞职回到农村创业,探讨现代化经济背景下生态农业的出路,并带动全村致富。重返故土的青年多少是对家乡的感情与担当,比如童璘,心中有故土有乡愁。

    可迟沛弦不同,他出生美国,毕业于美国常春藤名校的金融精英,曾经的深城大药企股东兼财务总监。在许多人心目中,他是人人艳羡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很难让人联想到他撸起袖子下海捞生蚝、开生蚝、洗生蚝的样子。

    他与其他青年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他不用从零开始摸索养蚝。童湾村已经有两百多年的生蚝养殖历史,这里产出的生蚝个大肥美,他直接投资了积累多年养蚝技术经的养殖户童运农的蚝场,做蚝场背后的大老板,蚝场事务不用他亲力亲为。

    “我先忙,回头好好聊。”随尔阳拿着手机走开。

    待随尔阳走开拍摄后,迟沛弦扬眉睨视尉迟昀朗,问:“追到手了?”

    尉迟昀朗笑靥粲然,毫不回避地说:“还没,以后会是。”

    迟沛弦憋不住乐了,看尉迟昀朗自信、笃定的样子,冲他竖大拇指。有眼光!

    尉迟昀朗毫不掩饰眉宇之间溢满的幸福感。话锋一转:“你为什么拒绝她采访?你的蚝和青蟹有电视台帮你免费做广告,比农哥天天在朋友圈发广告,让食客拍照发朋友圈送优惠券划算吧?”

    迟沛弦也不绕圈子,兄弟面前实话实说:“我还不是不想露面吗,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要是提前告诉我,小随要来采访我,我立马答应。”

    尉迟昀朗一手拍了迟沛弦的肩膀,“枉她还跟你一场认识。”

    迟沛弦脸上露出尴尬之色,慎重地思考了几秒,才开口:“难得你不知道我高调的后果是什么?让农哥替我做采访。”迟沛弦在童湾村神隐多时,改掉以往的高调,却开始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展露头角。

    意料之中的答案。尉迟昀朗点头。属于男人之间的默契。

    他理解迟沛弦,迟沛弦隐居童湾村,就是不想蔚蓝的人知道他的近况。他不想为难兄弟帮小太阳完成任务,又想帮迟沛弦的蚝场借势宣传。

    甄昶勤一上位,就摧枯拉朽般整顿蔚蓝药业,把以前尉迟昀朗用过的人,架空调降,有些人觉得前途堪忧辞职走人。目的达到了,甄昶勤拉着一村甄氏光明正大的入职蔚蓝高层。

    连研发中心都不放过,以销量为由辞掉了以前的研发主任,不知道以什么途径招了屠潇进来。

    在尉迟昀朗之前,蔚蓝药业没有自己的创新药,都是做优质的仿制药和代理药。尉迟昀朗时,才成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

    屠潇履历非常漂亮,哈佛双博士,曾就职美国著名实验室,高薪厚职,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为何屈身在蔚蓝?而且蔚蓝给他的待遇远不及他在美国的实验室待遇。迟沛弦生疑,就拜托美国的同学好友调查屠潇。

    一查便知,屠潇不简单啊。

    迟沛弦自知无法说服蓝光荣辞掉屠潇,因为屠潇一进蔚蓝就研发一款止咳药,功效和销量都很好。对于老板,员工能帮他赚钱就是大功臣,管他以前做过什么。

    今天的蔚蓝已经不是迟沛馨时代的蔚蓝药业了。既然守不住,就自己再创一番事业,这样才不枉迟沛馨对他的栽培。

    该让甄昶勤亲身尝尝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滋味。

    经历从鬼门关走出来的迟沛弦考虑清楚,平安是福,身体健康是福,其他都是浮云。为自己安全着想,转卖蔚蓝的股份,抽身离开才是明智之选。

    迟沛弦的外婆是童湾村村民,回来童湾村休养期间,从外公外婆,舅舅和村民们的脸上,看到平淡是福。

    家乡建设如此美丽,看到了商机。于是迟沛弦决定扎根童湾村开蚝场。

    乡村振兴给当地带来了新机遇,当地不少曾经外出务工的人选择回乡创业。每天都有不少自驾游游客慕名而来,周末和节假日,人气更旺,童湾村居民也开心了。村民都表示,没想到家乡可以改造得这么好。

    人民的生活水平高了,螃蟹价格随之水涨船高,雄心勃勃的与亲戚童运农一起承包了几百亩的“蟹围”,一起养殖生蚝和青蟹。疫情期间青蟹滞销,他却开辟线上渠道,用新的科技手段“升级”冷链物流的保鲜能力,线上线下并肩发力,让他们的生蚝和青蟹更顺利地走向全国。

    迟沛弦觉得这个项目有很大潜力,希望更多村民加进来,开办的农业合作社,成为带动当地产业链发展和兴村富民的“法宝”。

    远离虞尔我诈,勾心斗角的职场,与淳朴的农民打交道,心不累,活得真实自在。

    现在他唯一担心的是他的蚝不够肥美,食客吃得不过瘾。青蟹长得太慢,供不应求,食客吃不到他们的青蟹,心情不欢。

    他胜券在握,筹备投资蚝油公司,自己生产蚝油。年景好的话每户一年能收入超过50万元。

    随尔阳拍完走回来,对尉迟昀朗说,“帮我拍。”

    尉迟昀朗就近问了一个妇女,“这位姐姐,我朋友想学开蚝,可以借用你的蚝刀,让她玩玩吗?”

    妇女爽快地答应,随尔阳开心得像个调皮的孩子,得意忘形,古灵精怪。蹲在妇女旁边,拿起木柄蚝刀。

    尉迟昀朗细心提醒:“手套,戴上手套,别刮伤手。”让迟沛弦去车拿新的针织白手套给随尔阳。

    旁边的阿姨边指导边掏蚝肉,用专用蚝刀顺着蚝壳边撬开,然后再用刀子将蚝肉刮下,放进水盆中,很是利索,丝毫不影响进度。

    生蚝密密麻麻地附着苗板上,一串串的,而且个个比较大。随尔阳用工具敲使劲掰下来,即场撬开几只生蚝,又是敲又是掰的,最后见到每只生蚝都水分饱足,肉身肥厚、色泽乳白、饱满诱惑又圆润可人,蚝中珍品。

    尉迟昀朗给她手上的蚝来格特写,然后再稍微拉长镜头。

    随尔阳看着自己撬开的成果,撬开壳的瞬间只感受到从肠胃发出的饥饿呼声,白嫩到迫不及待入口!脑中只有肥!滑!嫩!鲜!甜!可惜这里不是深海,不能生吃啊!便对着镜头说:“比手还大每一颗都是百里挑一,可谓是“国字号”大蚝,今晚可以‘蚝’一把,吃蚝宴了。”

    整个拍摄,两人配合无比默契。很快,随尔阳发现双手,酸痛无力了,放弃捣乱,乖乖地上了岸。

    迟沛弦跳上排立在水中的是蚝排,使劲拉了两串上来,给他们做晚餐,并表示接受采访。

    随尔阳心花怒放地打电话给摄像记者峰哥。

    对童运农采访结束后,迟沛弦一个高兴,就给他们加菜。

    他们便拿好渔网,挽起裤腿,跟着老板走在水上浮桥。海浪打湿了浮桥,脚下有点滑。尉迟昀朗走在前面,一只手拿着水桶,一只手牵随尔阳。

    他的掌心温热,让她的心怦怦地跳起来。她觉得这样牵着手有点暧昧,可是突然甩开他手的话,似乎不甚礼貌。

    走到木船边,尉迟昀朗先把工具放进船里,双手扶随尔阳上船,他自己双手撑着船舷,轻而易举跳上去。

    他们体验了一下渔民的生活,撒网捞青蟹。渔网拖上船,很多个头大、活力强的螃蟹。丰收喜悦写在迟沛弦的脸上。

    随尔阳看见一只螃蟹从鱼堆栗逃跑,她伸手去抓,谁知道被螃蟹钳住了尾指,脸色煞白,疼得呱呱叫,湿漉漉的眼底有泪在酝酿,却极力忍着不落下来。她不敢动,稍微动一下,夹子就夹得更紧了。

    尉迟昀朗又好笑又心疼地想帮她,迟沛弦匆匆上前,让螃蟹的八条腿着地,螃蟹就自己乖乖的松掉了钳子。两三下把她的手指解救出来。

    “真是小笨蛋。”尉迟昀朗忍俊不禁,看着她尾指被夹的部位出现了肿胀,还有深深的螃蟹钳子印痕,红了一圈。没有皮肤破损,温柔的帮她揉了揉。

    他的声音低沉又温柔,语调里带着几分暧昧,酥酥麻麻地涌进她的心头。

    才不是小笨蛋!

    随尔阳听得心里不高兴,噘起小嘴。他手指的温度,仿佛电火闪过,她立刻缩了回来。

    随尔阳的耳根微微泛起红晕。尉迟昀朗见状,不情不愿地松开她的手,道:“只是肿了没伤。”

    这种粗活,不适合她干,还是老老实实拍摄。

    渔船行驶着,突然一只小白鸟飞落到甲板上。

    鸟儿乘着风飞来,它们也很爱这个乡村吧。

    随尔阳给了小鸟一个特写。发到她的微博上:大概是迁徙路上飞累了吧,在“跳板”上歇歇脚,继续振翅飞翔,祝愿它飞向远方的路上,一切顺利吧。

    好多的螃蟹,好多虾,尉迟昀朗手忙脚乱的往瓶子里装。她蹲在边看着鱼儿游来游去在水桶,她也很高兴。

    他们就满载而归了。回到村里,他们去了村里唯一一家有中药材的药店。

    尉迟昀朗党参、北芪、杞子、桂圆、红枣、准山和当归。药店老板照着药方抓药,老板还没把药材放在透明胶袋里,尉迟昀朗就说:“老板,当归克数不对,我买20克,这里少了5克。做生意是要赚钱,但也不能那么明显骗老实人呀。”

    药店老板微微愣怔,“没有少。”又没有当他的面称药,他怎么知道少了。看尉迟昀朗那么年轻,外貌气质一点都不像古板的中医师样子。但好像不好蒙骗。

    “我三岁学辩识中药材,八岁就会抓药了,多一克少一克,一看就知道,更骗不了我的手。”尉迟昀朗用中指一推眼镜,优雅又无声地表达了愤怒,“不信当面再称一次。”

    尉迟昀朗所言一点不假,出身中医家庭,闻着中药材味长大。任何中药材,就先不说根茎叶都齐全的,哪怕是被切成片、碎成粉,尉迟昀朗只需手指碾一碾、闻一闻、舔一舔、上下牙间咬一咬,就知道是什么药、掺了什么假、掺了几成。

    药店老板一下子老实了,自知理亏,讪笑着说:“你家是开中医馆的?”把每种药材称足。

    旁边的随尔阳一脸崇拜,眼眸更是亮得像是在发光,笑道:“看老板的样子,是觉得倒霉遇上了你。”绝对是最懂中医药的人。

    尉迟昀朗说:“他们药店在这里是独家生意,这个老板回村不久,不认识我,才敢不老实。中药材现在价格偏高,少一克多赚很多。”

    随尔阳不明白,他干嘛要买药材。

    买完药材,尉迟昀朗带着随尔阳去了童湾村的村委会中心。

    村委会中心内,正举办退役军人回乡培训活动得到了当地企业、村播个体工商户的积极响应。

    原来迟沛弦受村委会邀请,给附近几条村庄的退役军人创新创业筑梦计划培训课程:《乡村振兴与农村电商的兴起》。

    随尔阳边架起三脚架,安装摄像机,边说:“原来弦哥在村里那么有威望。”

    尉迟昀朗帮她安装摄影机,“他以前可是投行的风云人物,现在算是童湾村产业发展典型带头人,创业计划这样的事情很适合他。平日为村里忙前忙后,热心肠的宝藏大哥。”

    “谢谢了。”随尔阳。这声“谢谢”是为他给她介绍了童湾村这个采访地。最初他让她预定这两天过来采访,她还问为什么?他只说,天气预报晴天。

    为帮助退役军人进一步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就业创业渠道。迟沛弦以自己多年养蚝和青蟹的经验,分享农产品如何从线下搬到线上。

    关爱退役军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育“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新动能。

    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惠农,电商兴农,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振兴。人才是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人气旺也是乡村繁荣兴旺的标志。

    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农村电商的发展模式、农村电商直播运营创业的简单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农村电商的产业链存在大量的机会,不仅要做好产品,同时也可以在物流、包装、策划等服务领域进行创新,与时俱进学习和应用新兴技术。

    迟沛弦现场直播带货,在座所有人身临其境观摩感受并与主播互动交流学习直播实战经验技巧以及大数据分析积极互动。

    迟沛弦的讲课生动形象,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非常接地气,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为在座的退役军人打开了创业思路,提供了新的选择途径。

    花明寂运营部经理也在场,做了一个ppt,分别从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基础操作、新媒体微信文案写作及创意、新媒体微信图文排版设计与制作、拍摄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深入交流。

    课中,经理还为大家讲解了新媒体在当下时代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了新媒体运营的实际案例,详细地介绍微信推文的背景、构思以及特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