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章 千里送物
气派的钱塘江大桥横跨在江的两岸,两边灯火辉煌,照得天空大亮。
他踱着步,快速地思考着,既然已经知道了张浪涛的真实目的了,那也没必要留下了。
而且,刚才听见了警笛声,万一没走,那可就麻烦了,想想都觉得后怕。
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就走,先到贵州去,完成追风子的遗愿。
他看了看周边的环境,最安全的地方估计只有那桥洞了,先过一晚再说。
住桥洞的都是穷苦人,要么是精神正常的穷苦人,要么是精神不正常的穷苦人。
江晓楼找到一个桥洞,喊了几声,里面没有人,但是黑乎乎,脏兮兮的,散发着人类还有猫狗排泄物的味道。
他捡了一处稍微干净点的地方和衣躺下。
一夜无话。
他倒是听了一夜的江潮声。
第二天,江晓楼早早地就起来了,临走前还在地上抓了一把灰尘往自己的脸上涂抹,稍事化妆后,匆匆离去。
运气还算不错,赶到火车站的时候,正好有一辆动车开往贵阳。
江晓楼顺利地买到了票。
不过卖票的人以及周围的人看到他一副叫花子的模样,都嫌弃地和他保持了距离。
江晓楼自小就能吃苦,这点委屈算什么?笑笑也不以为然。
……
当江晓楼到达贵州省从江县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他在附近找了个宾馆,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他起了个早床,打了辆车直接去追风子的老家。
一个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与广西三江县交界的偏僻小乡村。
一个多小时后,江晓楼下了车,情不自禁地就被当地的风景吸引住了。
只见群山如黛,翠幕连篇,溪水潺潺,鸟鸣山更幽。
还有一层又一层的梯田,这时节正是稻谷快要成熟的时候,金灿灿的一片又一片。
仿佛是一幅金黄色的油画自然地舒展开来,层次分明,主题突出,使人赏心悦目。
那富有侗族特色的整体式木屋伫立在群山之间,错落相间,优雅宁静。
间或有缕缕白色的炊烟袅袅升起,阡陌交通,鸡鸭鹅羊在山头、田间愉快地觅着食。
颇有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般的感觉。
江晓楼一边走,一边问了半天,才找到了追风子的家。
那是一栋建在半山腰间的独立小楼,以黑黑的杉木为主要建材,中间有几根大柱子支撑了整个屋子。
屋顶是斜的,盖着青瓦,南方多雨,便于流水。
门前只有窄窄的几尺屋檐,下面就是高崖。
一楼是养猪、鸡、鸭、羊的场所,一股挥散不去的屎尿味,充斥在每个角落。
二楼才是住人的。
一个小客厅,一个小厨房,三个小房间。
客厅里还摆了一张床,显然是屋子人多,住不下了。
里面的光线并不太好,很暗,江晓楼呆了好一会儿才适应。
屋子里一共三个人,一对中年夫妇,一位老婆婆。
接待他的是一个约莫四十岁的中年男子,大脸盘子,黑中泛黄,胡子拉碴,面貌上有一点追风子的影子。
江晓楼和他说话,明显感觉得到一股浓烈的糯米酒味。
当江晓楼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他时,他和那个中年妇人明显惊吓了一下,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
中年男子痛苦地揪着头发,望着江晓楼手上的骨灰盒,久久不语,目中悬泪,但又强忍着不让掉下来。
再看那中年妇女,脸色也很难看。
江晓楼感觉到气氛很尴尬,不过,也只得硬着头皮把骨灰交给他。
中年男人捧着骨灰盒,额头靠在盒子上,身子抖动着,但是并没有哭出声来,看得出他在强忍着内心的悲痛。
那妇人则惴惴不安地看着那老婆婆,生怕她会寻死觅活似的。
老婆婆穿着侗族服饰,满脸的松树皮肤,脸色很黑而且老年斑很密集,看样子也有八九十岁了。
她坐在客厅的床上,想来那是她的床了,仍在看着陌生来客,不时对她儿子说:“酱(gou,四声),酱”(侗族话吃饭的意思)。
中年男子纠结了一会儿,忽然起身,捧着父亲的骨灰盒跪在老婆婆的面前,说了几句话。
老婆婆接过盒子,瞬间嚎啕大哭起来,捶胸顿足。
哭得那叫一个呼天抢地,心肝欲裂,震人心魂。
那哭声夹杂着某种独特的民族哭唱之法,声音中有种魔力似的,听的人心中发酸,也跟着无限悲伤起来。
人们都说情绪是会传染的,果然如此么?
反正,当时江晓楼心里很难受。
这白发人送黑发人,也算是人世间最悲痛的事情之一了吧?
老婆婆一把鼻涕一把泪,不一会儿,衣服就打湿了一大片。
脏兮兮得不忍直视。
江晓楼心情复杂,站起身走出外面去了,他知道这种时候得让人家有个接受的过程。
等他回来时,发现老婆婆已经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了,她孙媳妇正在伺候着她睡下。
江晓楼还看见床底下还有尿壶之类的东西,再一看老婆婆的脚,蜷缩着,似乎不能下地了。
再加上追风子之死的重重打击,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自然是很悲苦很悲苦的。
江晓楼刚好一点的心情又变得极其糟糕。
本想早点告辞的,可是侗族人好客,非要拉着江晓楼吃饭。
午饭是中年男人做的,这里的风俗和汉人有些不同。
汉人地区一般提倡女主内男主外,这里却相反,当然也不绝对。
中年男人很能干,一会儿就做好了饭菜。
几个小炒青菜,再加上一大盆猪脚汤,色香味俱全,看着就十分可口。
饶是一家子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过却并不怠慢江晓楼,还盛了点自酿的米酒让他喝。
吃完饭,中年男人和老婆婆,及那个中年妇女说了一声,说是要带江晓楼去一个地方。
江晓楼不明所以,不过也并不好问,但是他知道多半与追风子有关,便也跟着去了。
对于追风子这个谜一样的男人,他还是很好奇的。
路上,中年男子自我介绍说自己叫梁振兴,父亲叫梁玉敏,也就是追风子。
他的父亲很早就出外面闯荡了,很少回家。
据说是要寻求汉人所说的长生不死,不过他并不相信。
他认为人总是要死的,就像他父亲,现在还不是落叶归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