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和亲 > 乱弹

乱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说几句废话,有感而发,不喜请无视:

    龙套角色之一黄勇的形象是单薄的。对他很多的设计由于第一人称写作方法和我自身写作功力所限都没有能入文。但这样一个形象的确是寄托了我许多感触的。在此乱弹几句——

    小时候酷爱读《杨家将》小人书,最震撼的是一本〈〈李陵碑〉〉。

    现摘《杨家将》原文于此:

    “时杨业与番兵鏖战不已,身上血映征袍。因登高而望,见四下皆是劲敌,乃长叹曰:“本欲立尺寸功以报国,不期竟至于此!吾之存亡未知,若使更被番人所擒,辱莫大焉。”视部下,尚有百馀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可速沿山走回,以报天子。”众泣曰:“将军为王事到此,吾辈安忍生还?”遂拥业走出胡原,见一石碑,上刻“李陵碑”三字。业自思曰:“汉李陵不忠于国,安用此为哉?”顾谓众军曰:“吾不能保汝等,此处是我报主之所,众人当自为计。”言罢,抛了金盔,连叫数声:“皇天!皇天!实鉴此心。”遂触碑而死。”

    这段我能背诵。当时情景,我也曾设想无数次,甚至因此把从来不看的京剧〈〈李陵碑〉〉从头到尾看了两遍。每到触碑一节,皆泣下赞曰:“将军风骨,千载无出其右!”(研究精神异常高涨,甚至恐怖到设想需要多大的重力和加速度,才能一口气撞死……)

    长大后读正史才知道,令人如此动容的情节,敢情是《杨家将》作者忽悠我呢!杨业彼时陷入重围,力战被俘,最后是绝食三日而死的,跟李陵碑啥关系也没有!

    作家可恶!然史家又真可信乎?

    杨业见李陵碑说:“汉李陵不忠于国,安用此为哉?”心目中的叛徒,遗臭万年的李陵真是一个怯懦小人吗?“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里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说的正是李陵。他步祖父李广之雄风,去实现男儿立功万里的志向,以五千人独当匈奴十万之骑,杀敌累万,身披数创,力竭被俘。汉武帝刘彻杀他老母、妻子,断他后路与一切奢望,将他永远留在匈奴不得归。他与祖父李广引刀自刭的宿命何其相似?一死一降,一个抱憾终生,告别人世;一个客死胡地,怅惘一世。

    苏武滞留匈奴十九年,不堕其志,持节不屈。历史老师慷慨激昂,讲述他的爱国气节时,我却独爱他的《留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仰慕苏武这样的英雄,他亦有人之常情。之所以痛惜李陵,亦是如此。

    在后来的《答苏武书》中,李陵说:“我当时所以不死,只是打算效法前辈英雄,有所作为。可是,大志未成,全族被刘彻屠戮,老母都不能幸免。”言罢仰天捶胸,眼泪流尽,继之泣血。《答苏武书》文情悲感壮烈,几可动风雨而泣鬼神。其文传诵古今,除李陵才华遭遇能自作外,无人可以代书。后人因此叹道:“谁教孤军陷,将军百战空。汉家恩意薄,录罪不录功。谁与纪边功,三军悲路穷。残碑沉沙漠,夕照野花红”。

    这其中,还牵扯到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结果竟遭宫刑。而刘彻之所以动大怒是因为怀疑其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李广利是谁?“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的李夫人之兄。呜呼,搞半天,还是女人力量大。李夫人至死拥被不见天子,这着真是狠呀真是狠,天下女人可都要学着点……扯远了,我真是八卦!

    扯回来。那时,我第一次知道了,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两面,甚至三面、四面的。杨业、李陵的真面目或许与我们了解的所差甚远。可能,正是借了作家生花之笔与史家笔之生花,才令他们千秋彪炳,青史留名。

    此为幸,抑或不幸?

    有一首《常建》的诗,我一直很喜爱,每读唏嘘。这原本是我设想的老将军黄勇的一生,却因为我写的是蹩脚的言情小说,文中放不进去,便以此诗凭吊戎马一生,却不得善终的老将军罢——

    嫖姚北伐时,深入强千里。

    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

    尝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

    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

    问:不更新,来这一段,妄图蒙混,知罪否?

    答曰:〈〈和亲〉〉中每一人物,无不是一段历史给我的感悟,耶律楚、弄玉、裴青……莫不如此。借古人之行迹,浇心头之块垒,抒怀遣抱,胡言乱语,看官见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