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道酬勤 > 悠悠大公桥(359)

悠悠大公桥(359)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悠悠大公桥(359)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碑巷

    自从知道唯一的儿子为了奔自己的前程而不得不放弃调回宜昌的可能时,我婆婆爷爷虽然后悔莫及、失望之至,但并不愤怒。谁都知道只有甘当人梯的父母,哪个父母又会狠心去挡儿子的路,所以显得很平静。只不过我婆婆爷爷提出了一个我爸爸根本无法拒绝的要求:那就是要他把和那个南下gan部的女儿结婚后生的第_一个孩子交给他们带回宜昌抚养成人。

    理由很充分,首先是宜昌好山好水好地方,民风淳朴,学风正统,加上社会治_安很好,有婆婆爷爷照应,吃得好穿得暖,孩子一定会茁壮成长。再加上宜昌到武汉陆路有班车,水路有班轮,互相来往也方便得多。再说我爸爸我妈妈都是国_家gan部,成天都要忙工作;亲家公亲家母也是忙得很,没有时间照料孩子,即便是请个保姆,毕竟是外人,自然没有自家人贴心贴肝。还有谁都知道“隔代亲”,既然儿子不能在身边孝顺,难道不能让孙子陪在老人身边吗?

    其实我爸爸也很孝顺,就是忠孝不能两全,尤其是zui后这一条完全击中了他的软肋。回到武汉后对自己女朋友的父母吞吞吐吐的说出了自己父母的希望,而那个来自河北的南下gan部几乎没有犹豫就满口答应了。后来外公给我提及这个决定时还解释说,在他们家乡也都有这个习俗:每一个外出的人都会在老家留下一个孩子。当然外公很快就会后悔自己当年的慷慨许诺:谁会想到自己的女儿努力了半辈子,只是生了我这一个外孙,而我自然只能是属于我婆婆爷爷的。

    婆婆爷爷带自己孙辈的现象被称为“隔代亲”,据说这样zui能解除老年人的寂寞和孤独,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宽慰,甚至还会焕发起老年人尚未泯灭的“童心”。同时,随着婆婆爷爷的变老,对自己儿女的控制力减弱,共同语言也减少,“含饴弄孙”对晚辈爱的表达就会落实到孙辈身上。同时,家庭成员中zui老的和zui小的,快要消失的和正在成长的会通过前辈对隔代的chong爱与期待与日俱进,而孙辈在得到婆婆爷爷的进行照料的同时也会安抚爷爷奶奶的寂寞。

    有人说,隔代亲的现象会导致孩子缺乏阳刚之气,所以负作用极大。说这话的应该首先去抨击幼儿教育,因为幼儿园里才真正是阴盛阳衰的。我是在大碑巷度过自己童年的,zuichong我的是婆婆,长到三岁还用一个大背篓背着我上街买菜;我爷爷看见一回骂一回,说女孩儿可以富养,男孩儿却一定要贱养,也就是宜昌话说的那样:“吃的不少,打得不饶。”就是吃是吃,打是打,对男孩子要要求严格一些。

    我的童年就是在一马路旁边的大碑巷度过的,我婆婆爷爷那个小院留给我zui初也是zui温馨的印象就是只要是出了太阳,我婆婆总会在院子里的泡桐树下摆一张小桌,桌上放一壶茶、一碟糖豆,我爷爷就会拿一本书、搬一把木靠椅,坐在树下看书;我就会东倒西歪的走过去要坐“马马儿”,我爷爷就会把我提起来放到他的tui上,抑扬顿挫的给我念着书上的文字,和我说些只有爷爷才懂得的悄悄话。小桌上的糖豆是我的,茶是爷爷的,也是我的。

    以后很长的时间里,我都怀疑领_袖在莫斯科对留学生们说的那句“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就是我爷爷说过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