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公桥(292)
悠悠大公桥(292)
▲1978年“东方红”客轮抵达上海
用现在的生活标准看,当年“东方红”客轮上的旅行生活虽然简朴甚至有些艰苦,但如今回忆起来也是悠闲和惬意的时光。阅读、睡觉、乘客之间互相聊天,站在船尾欣赏外景,跑到浴室里冲个澡,虽然从江里抽上来的水因为用水人多有些过滤不够有些浑浊,可是从宜昌出发,无论是顺江而下去武汉、南京、上海,还是溯江而上,去巴东、万县、重庆,不同的江面、不同的城市都是各具特色、风格各异,风土人情、特产小吃也各有各的魅力。
不管怎么说,在客轮上的短暂生活还是舒适和愉快的。它既不像海船,风浪大,颠簸得厉害,也不像火车上的餐车,贵得就和宜昌话所说的“拿锈刀子杀人”,贵得离谱。在船上无论是买东西还是吃饭,肯定比岸上贵一些,可是在“可以接受”的心理价位之内。许多不太计较价格的旅客,可以在船上餐厅一边吃饭一边看风景;如果就餐的不多,还可以舒舒服服的喝二两。
笔者喜欢站在客轮最前面的甲板上,看着船首将平静的江面犁开,看着一层层的波浪极美丽的向船的两侧飘荡开去;也喜欢站在船尾,看着被螺旋桨搅拌的江水像沸腾的开水上下翻腾,到离船很远时变成层层浪花,有几只江鸥追随着船的尾迹,希望能抓到几条被螺旋桨搅晕的小鱼。最喜欢看着轮船靠码头。江轮靠港时除了上水船,都要逆水靠港,在长江上画一个大大的圆,再在船员和码头工人的密切配合下小心谨慎的靠上码头上的趸船。
在葛洲坝和三峡水库建成前,川江夜间行船还是很危险的,虽然不断改善了航道,可是约定俗成的是下水客轮都会在万县夜泊。于是要到油库加油的客轮广播会提示准备下船夜游的旅客必须在几点以前回到船上来。所以万县杨家街口十分热闹,那里有吃的喝的,还有竹席、藤椅、石磨和地方小吃可以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带回去。笔者买过好几次好看的三峡石,可惜在搬家时都弄丢了。
在国内,不准时到达和出发司空见惯,连时间就是金钱的飞机都能晚点,就不用说在交通工具中单位成本最低的船舶了。不管是望穿双眼还是等得不耐烦,终于听见了客轮那独特的低沉而宏大的汽笛声。大公桥客运站就会开闸放客,一阵拥挤,走下长长的石阶梯,经过跳板和趸船,检票上船,进入客轮。
时间不长,在一阵浑厚、悠长和深沉的汽笛声中,江轮缓缓离岸。长江用其无私的巨大的浮力托起这个有着修长船身和上层建筑的船舶。如果迎面看船头,平静的江面好似被犁开的耕地向两侧齐齐地分开,似乎在给江轮让路,江轮就在被开辟的水面上骄傲的划过;而船尾的螺旋桨在水下强烈地搅拌着江水,就有了浪花上下翻滚,就有了向两岸逐渐扩散的浪线,浪线与岸线接触的时候,就会有波涛起伏。
江轮这艘庞然大物在水面上的旅行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