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道酬勤 > 悠悠大公桥(246)

悠悠大公桥(246)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悠悠大公桥(246)

    ▲干货摊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到宜昌的时候,就住在二道巷子里。

    宜昌人有“条条巷子通长江”的说法,现在最有名的莫过于市政府旁边的邮政巷了。在没有封闭以前,那些喜欢追寻历史、有些怀旧情怀的人都喜欢到里面走走,还有些准夫妻也会跑到巷子里拍婚纱照。不过除此以外,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就是一马路到胜利四路周边的那些密如蛛网的小街小巷了。

    宜昌的那些老巷子的名称都很有内涵。比如老城内的小箭道、杨柳巷、河水巷、九拐巷、墨池巷;再比如开埠后的新商埠区的同春里、履元里、中现里、强华里;就是以隆中路(现在的隆康路下段)靠桃花岭那一侧,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巷的名称也很有大武汉和上海滩的影子:日新里、仁和里、新和里、隆中后街。

    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住在隆中路靠长江这一边的巷子里住的多是城市贫民和劳苦大众,那些奔江的巷子在形成之初,名称居然分别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用数字命名:就成了一道巷子、二道巷子、三道巷子、四道巷子。就算是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重新命名,也还是被改成力行一街、力行二街、力行三街、力行四街,没一点新意,一听就是卖苦力的。还是城市改造好,将那些小巷统统扒掉,换成了长江帝景小区,就是不准用“帝”而换成长江瑞景,也是很高大上的。

    不过当年有些从周边的那些深山老林跑到这四条巷子来做生意,却真的是掘得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我租住在二道巷子的那户人家是一栋东倒西歪、很有些年头的破木楼,楼上两间,我住一间,房老板的儿子住一间;楼下的两间房,房老板自己住一间,另一间租给一对秭归香溪来的夫妻做生意。那对夫妻是很普通的两口子,老公从一家县属企业下岗后,就带着自己的老婆来到宜昌讨生活。用那个大哥的话说:“我一开始就认为,种田是没有出路的,到城里来哪怕是当告花子(叫花子)也比待在乡下强”。

    刚开始,那对夫妻就在自己所租住的破木楼门前架了两把条凳,上面搁一块快要散架不知从哪里捡来的竹凉板,铺一张红色的塑料布,再用粗麻袋装些神农架的核桃、白面袋装些保康的银耳和香菇,那些大大小小的塑料袋装些常见的调味料摆在上面,一个既没有门面也没有营业执照的小摊就悄然而生。

    干货就是用风干或晾晒等方法去除了水分的调味品和食品。干货分为干果、干蔬、调味料、杂粮、饮品、药膳、果脯。那个小摊上包罗万象,除了没有海鲜干货,什么木耳、紫菜、香菇、红枣、桂皮、辣椒、花椒、大茴香、小茴香、胡椒、枸杞、桂圆、花生等等似乎都能找到。有些品种量不大,也就小小一袋。

    都是住在一栋楼里,出出进进、低头抬头都会见面,时间久了自然就熟悉了。我有些好奇他们初开张时的资本金来自哪里,可又不好直问。还是某天那个大哥喝了酒以后吐了真言:说是下岗以后听别人说可以到宜昌找活干,就一个人跑来宜昌在金山银海(由市食品厂和市酒厂改成的两大批发市场)挑“散扁担”(临时性的脚夫)。看来看去就感觉做生意比卖苦力好,就回去把老婆也喊来了。

    我随口问了一句:“香溪的房子呢?”

    大哥回答:“卖了,本来就是一间土砖房,卖给人家当宅基地,卖了个地板价,不到一千块钱。”

    我又问他:“没有孩子吗?”

    “谁说没有?两个!”大哥长长的吐了一口酒气:“放在我老爹家里。幸好我没有其他兄弟,否则肯定要扯大皮(扯皮:争吵)!”

    我知道他们这叫投身商海,孤注一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