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道酬勤 > 悠悠大公桥(160)

悠悠大公桥(160)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悠悠大公桥(160)

    ▲沿江大道延伸段

    2020年10月,又一次被延伸的沿江大道从柏临河经宜(昌)古(老背)路至宜昌公路长江大桥、全长约9。13公里主干道建成通车。

    由此,从葛洲坝公园门前开始出发的沿江大道经过了葛洲坝至胜利一路的第一次建设(多数是扩宽改造);胜利一路至白沙路的第二次建设(基本是新建),已建成投入使用;白沙路至临江溪的第三次建设(基本上是新建),加上这一次的延伸(多数是拓宽改造),再加上规划中的宜昌公路长江大桥经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至白洋港的下一步进行改造建设,全长达33。7公里的沿江大道不仅将有助于滨江公园的扩展、滨江岸线的整治和无序码头治理,进一步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同时有利于入城通道的形象提升,使得沿江大道成为宜昌名符其实的“第一大道”。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宜昌市地名志》上,对沿江大道(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第一段)的解释是:北起三江船闸,沿三江下航道向南延伸,至镇川门折向东南,再沿长江延伸,止于长航宜昌港十码头,长约7。3公里,宽36-54米,车行道宽18米。因整条大道沿江而建,故名沿江大道。沿江大道是一条沟通宜昌市沿江码头与市内客,货运输的交通干道,也是目前正在形成的市内纵向主干道之一。

    沿江大道系原板桥河街、尔雅街、环城西路、南门外正街、滨江路、大公路、复兴路七条街道连通延伸而成。其中古城内的尔雅街形成较早。南门外正街、板桥河街大约在清末形成。1914年以前修筑的招商局街,以后改称滨江路。环城西路、大公路、复兴路形成于1928年至1932年之间。这些街道自形成之后,直至解放初期,沿江一带的市景都比较繁华。

    其中原来小河(三江)边的板桥河街至小北门一带为青土果街市,江边为青土果码头;小河与大河(长江)交汇处的小北门至镇川门一带为山货土特产行栈街市;镇川门至大南门一带主要有海味、磁铁,竹篾缆绳、土布,布疋、广货(百货),烟号、酒庄,粮行,花行,米行、盐行,木料行(又称板院子)等,大南门至二马路一带主要有银行、钱庄、银楼、轮船公司、客栈,餐馆、酒楼,茶社,榨坊,仓库,洋行等,一马路至大公桥街西北口一带主要有招商局、三北轮船公司、美孚油栈,盐局等。《地名志》指出:直到解放之初,“大公桥以下至十码头多为农田”。

    沿江大道是分段修建的,其中的第一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宜昌地名志》付印的时候,三江船闸至镇川门一段长约3。4公里的路基已基本形成,尚待浇筑水泥混凝土路面;镇川门至自立路西口一段长约1。2公里,路面尚未形成,当时只能简易通车;一马路至原自立路西口一段长约0。82公里,计划1982年建成;只有十码头至一马路一段长约1。9公里巳基本形成。

    当年有评价说:沿江大道全部建成后,道路平直流畅,路面整齐,沿街左侧高楼林立。由于街道傍城滨江,视野开阔,路随水转,绿树成荫,加之滨江公园和护岸的陪衬,更显其特色。人们既可乘车浏览江边市景,又可漫步于绿荫花丛之中。因此,沿江大道又是一条不可多得的风景游览道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