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公桥(126)
悠悠大公桥(126)
▲威尔逊1909年3月1日拍摄的宜昌县码头
位于川江与荆江交汇处的宜昌因为处于南船北马和长江上中游咽喉要地,除了兵家必争,也是水运过载之处,到了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7年),宜昌临江修筑古城,因初建宜昌城分东、南、西、北四关,又有东湖门(大东门)、通惠门(小东门、南藩门(大南门)、文昌门(小南门)、西上门(中水门)、西塞门(镇川门)、北左门(小北门)、北望门(大北门)共八座城门,就被当地人称为“四关八码头”。
码头在古代称为“马头”,其意是指停靠船舶之外,以便兵马入船。演变至近代,轮船运输兴起,各轮埠码头常用数字来标记区分,故改称为“码头”。宜昌码头的第一次兴起,应该是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因太平军建都南京,淮盐无法上运湘鄂,清廷饬令川盐济鄂,其中有大部分川盐在宜昌转运。“东湖(三江桥)上河街至大南门沿江一带,帆船如林,连档接尾达数千只,船户船民万人以上,并结为川楚八帮和湘帮,各划地段,招揽客货”,“日有千人拱手(摇橹),夜有万盏明灯(桅灯)”,就成为清末宜昌水运繁忙的写照。
清末民初的统计,宜昌共有县码头(宜昌市原来是宜昌县衙所在地,故称“县码头”,今多称“土码头”)18处。从北门外三江岸沿的紫云宫码头(现三江桥上侧)往下数,为伍水盛(店铺名)、赵家巷、社坛口、鄢家巷、张家巷等6处,码头均为土坡沙岸,每年洪水季节可停靠木船,枯水季节河床干涸而停用。三江对岸的西坝临大江有西霞寺码头。张家巷下有一板桥石阶渡船码头,用于负贩和行人过渡。
板桥码头下,有大码头(地处小北门)、镇川门正码头和镇江阁粮食码头(又称杨泗庙码头)3处。镇川门码头起卸货物以瓷器、草纸为大宗;大码头以土产、山货为大宗。镇川门下有西卡义渡(渡江)码头。再下有以煤炭运输为主的中水门码头,以挑水为主的拐角头码头,以竹木料为主的小南门码头,以杂货为主的大南门码头。大南门外以下,还有装卸搬运综合性货物为主的奎星楼码头和驿码头。板桥以下的各码头均为石阶,其修建年代均在宜昌开埠以前,其中镇川门码头尚有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修筑过的记载。
除了这些起卸大宗货物的综合码头,这一路还夹杂有专门的挑水码头(当时吃水全从长江取水),挑柴(溪柴)码头,挑渣子(垃圾)码头(农民用船将堆放在江边的生活垃圾运回去当肥料用),挑菜上岸和挑粪下河的码头(菜农早上用船装菜到城区卖,返程将收集的粪便运回去作肥料)等。这些简易斜坡码头一直延绵十余里,帆樯如林,连档接尾达数千只,号称船户船民万人以上。加上“打起坡”的搬运工6000之众,说是宜昌有大部分人都依赖码头谋生一点也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