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道酬勤 > 悠悠大公桥(82)

悠悠大公桥(8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悠悠大公桥(82)

    ▲云集路隆康路(原康庄路)口

    赵铁公在宜昌三年左右的任期内敢于革新、勇于创新,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很有改革思想、很有开辟行动的县长,至少在宜昌历史上是出类拔萃的。

    翻翻宜昌从隋唐到民国结束之间历年来的所有地方官,可谓是如同过江之鲫,枚不胜举,可是知名的、有才华、有名望的不多。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到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在宜昌当过夷陵县令的欧阳修,人家是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还有明朝修建“墨池书屋”的夷陵知府陈宣,修建“六一书院”的李一迪。清朝修建万寿桥、修建墨池书院的夷陵知州宗思圣、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修《东湖县志》的林有席。

    宜昌历任知县中科举考得最好的是清朝东湖知县彭运修,人家可是解元;爬的最高的是严澍森,人家后来屡迁至湖北巡抚;清朝在宜昌任职次数最多的是许之进,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首任两年,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再任两年,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第三次复任一年。可见得那个时候“丁忧(父母去世)”辞职是铁规,只要朝廷没有“夺情(不准辞职)”就得乖乖回家守孝三年。

    民国以后,县令变成了县长,宜昌这个三等县城的父母官位置也变得炙手可热。“鱼有鱼路,虾有虾道”,不管是北洋政府还是南京政府,换县长就和走马灯似的眼花缭乱。一般的都只有半年任期,唯一例外的只有成都人沈燕贻,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5月刚到任就离职,可是到了当年的12月28日居然还能回任。其中的奥妙,希望知情者指点一二。

    翻过年就是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那个刚回任没几天的沈燕贻就换成武昌的周维新;2月1日换成山东人王鸣臬,4月17日成了潜江人汪鼎丞,12月21日又换成天门的周霁耕,一年马不停蹄地就换了五任县长,恐怕有些县长连太师椅都没有坐热就不得不离开,这也是官场一大奇观。

    在赵铁公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上任前一年,宜昌县政府也曾经换了三任县长,从年初武昌人吴春霖,到6月19日来自鄂城的胡干城,再到9月23日上任的江西人林牧,也都是任期短的不过三个月,长的也不过半年。可是赵铁公却力挽狂澜,稳稳当当在宜昌县府里待了三年,如果不是东窗事发,如果没有升迁,他应该还能继续待下去。这其中既有何省长做后台,也有他自己的努力;既有平时钱财的铺垫,也有那些年与众不同的政绩的支撑。

    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源于私利,赵铁公在宜昌期间的确是一个很有创意也很有作为的县长,他在市政建设方面的所谓政绩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件实事:

    一是果断拆除了早已残破不堪的城墙,修建了宜昌第一条环城路,使得宜昌古城与新商埠区连成一片;

    二是削去了南湖旁边桃花岭坡上的一些泥土,用以填塞了部分南湖,扩修了康庄路,使得云集路、康庄路、隆中路、鹏程路(现一马路与红星路口到隆康路交汇处)、一马路互联互通;

    三是修筑了沿长江边从一马路到天官桥溪口的那一段马路,也就是当时的大公路、现在沿江大道一马路到胜利三路路段;

    四是将那个被川汉铁路废弃的铁路坝(现在的夷陵广场)进行了平整,形成了宜昌第一个广场的雏形。

    就凭这几招,就是拿到现在来看也绝对称得上是大手笔,加上报刊媒体和一些士绅的吹捧,倒也博得不少民众的赞誉,赵铁公就被称为是宜昌的“贤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