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公桥(56)
悠悠大公桥(56)
▲川汉铁路的客车,背景可见磨基山
因为川汉铁路资料很多,情况特殊,加上被称为晚清宜昌开埠、新中国三线建设对宜昌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之一,笔者认为有必要再看看川汉铁路始末的一些真实过程及细节。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来自四川总督锡良与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会奏,摆在光绪皇帝案头。奏折称:“川汉铁路,佛兰西(法兰西)人蓄意觊觎,拟请速自筹办,系为自保利权起见。待商部设立后,由商务大臣切实招集华股,力除影射蒙混之弊,以资抵制。”光绪皇帝欣然批准。“不借外债,不招外股,专集华股”的川汉铁路的梦想就此放飞。
两年后,锡良在奏折里指出,铁路修筑固难,筹费尤难,修建川汉铁路初步估算需5000两白银,资金来源由发起人分担1000万两,另向社会各界集资4000万两,铁路预计5年竣工,通车开业后以纯利十分之四为铁道锐,支付给国库收存,剩下的按比例分给各投资人。最大的承诺是,川汉铁路运营45年后全线路权将收为国有。这就是一个伟大的“铁路梦”
为了募集资本,锡良定下3种方式发行股票:一为租股。按租抽谷,以谷折色。凡实收租谷50石以上者,按百分之三照市价折算银两,缴纳路股。彼时谷价较贱,每谷一石,贵的折银二两,贱的一两数钱。仅这一项,每年约收银280万两。二为认股。责令各厅、州、县向本地富绅巨商劝认并一次性缴纳。当时收款约300万两。三,官股。由本省将军、总督,以及各厅、州、县官员,每年认入股若干。此款每年收银10余万两。川汉铁路总公司发行的股票每股额定银为50两,租股因为分化零散,均由地方官临时验收、记录,等凑足50两,再凭相关票据换领正式股票。每股按年算利息,铁路建成后可分红利。
川汉铁路筹建期间,除了川鄂两省之间为自己利益发生争执,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两年后,川路公司宜昌局才设立在北乡约40里处的两河口(张家口)。而川路公司副总经理胡峻从美邀请留美铁道工程技术人员陆旭庭、胡栋朝回国察勘路线。是年,川汉铁路宜万段开始测量,由宜昌古城北门沿江而上,经晓曦塔越兴山、秭归、巴东、巫山而出夔府。史料记载:此段测量工作由于办事过于铺张,共计耗银200万两之多,简直闻所未闻。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楚蜀经磋商趋于一致,由川、鄂两督合疏,言明在鄂境内的川汉铁路宜昌以上段,由四川修建,路成25年之后,由鄂人以原价购回。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川汉铁路改官商合办为商办。次年,詹天佑被任为川汉铁路宜万段总工程师。宣统元年十月二十八(公元1909年12月10日)川汉路宜万段在宜昌正式开工。开工之际,总工程师詹天佑考虑到工程质量,决定应先招雇有筑路、铺轨工作的熟练工,于是从山东招雇600人,直隶招雇500人,从汉口等地招雇1000人。再从筑路当地招雇所需数量的劳工,参加劈山开路凿隧洞等项工程。宜昌至秭归全线300里间同时动工,成为历史上开川路建筑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