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公桥(16)
悠悠大公桥(16)
▲宜昌海关码头
朝阳日复一日的从东山背后升起,除了将整个天空映得一片通亮,将宜昌对河的磨基山金字塔似的轮廓清清楚楚地勾画出来,也将金黄的阳光映在了长江的水面上,金光闪闪,好像这一江水面是由无数的碎金填成的,晃得人都睁不开眼;春风无所顾忌的从江面吹过,把一些麻阳船的大大船帆吹成了一张弓,船就行得好快。
在朝阳的映照下,江中的那些等货的扁而平的划驳、正在装货的柏木船、等待发船时间的汉宜班轮就都有了生气,江边的那些中式或西式的建筑就在阳光中变得金光灿烂,也有了现代城市的派头。从天官桥(大公桥)一直向上长达数公里的沿江一带布满了高高的吊脚楼、简陋的茅草房和数不清的码头,这座城也因为有了码头而变得热闹起来。
宜昌自古就是过往商船的停泊处,也是水陆交通的换乘地。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中就有“北斗三更席,西江万里船”的描绘。到了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7年),宜昌有了城墙,“七门一台”中竟有六座城门是通往城外水运码头的。尤其是清咸丰二年(公元1853年)的“川盐济鄂”和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的“宜昌开埠”之后,这座小城就进入到快速发展期。
“川盐济鄂”的水上航线是从四川自贡到宜昌,集中在宜昌倒载、换装、揽货、维修的船只数以千计,船家船工达万人以上。由于川盐大量下运,并在宜昌转口,带来了宜昌码头文化的短暂繁荣。以致各种木船从土街头的上河街(板桥街)一直排到镇川门、大南门、二马路河坡一带,江面连樯接舳、桅杆林立。
宜昌开埠以后,从云贵川和渝东鄂西山区经陆运而来的山杂、毛皮、油脂、煤、盐、糖、烟叶、烟土、水果等土特产品,除在宜昌本地销售外,多数在此转口运往下游;而由下游船只通过水路运来的日用百货、瓷铁器、大米、布匹和泊来货,除在宜昌集散由陆路分销周边各县镇外,绝大部分由此换船运往上游,这也就是宜昌成为“过载码头”的由来。
同时,由于武汉-沙市-宜昌、重庆-万县-宜昌这上下游轮船运输航线的开通,为了适合轮船吃水深以及仓储方便,就逐渐形成以二马路为界,上游段为原有的“县码头”(俗称“土码头”),下游段为新建的“洋码头”。由于江水随季节变化而水位涨落,岸线也随之而发生变化,轮船在秋冬季不能直接泊岸,旅客上下和装卸货物必须由划驳转运、搬运工人装卸才能上岸,这就导致了宜昌洋码头搬运行业的兴盛和发展。
于是,从二马路到大公桥这段不到2公里的沿江,从上而下就有了招商局码头、二马路码头、大阪洋行码头、日清公司码头、隆茂洋行码头、邮局码头、海关码头、太古洋行码头、怡和洋行码头、聚福洋行码头、普济医院码头、一马路码头、一马路下码头、大碑巷码头、内地会码头、三北公司码头、三北台子码头、川江公司码头、验关房码头和盐局码头。就有了4000多“打起坡”的,还有6000多“散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