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道酬勤 > 宜昌边边(315)

宜昌边边(315)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宜昌边边(315)

    △借用照片示意

    三一五、大院文化与群的鲜活

    宜昌中。心城区的人口构成相当复杂。cu略数来,除了本地极为少数的土著,不是来自”湖广填四川”时的移民,就是来自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农民、船工、纤夫;清末的开埠来了外国人,抗战光复后多了些因为各种原因而不得不定居于此的外乡人;葛洲坝的兴建涌来了天南海北的建设者,改。革开。放走来了无数xiong怀梦想的农民工……于是这座城市,就形成了具有宜昌特se的文化氛围。

    因为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对宜昌这座城市的市井烟火熟悉之极。加上自己又在那座位于四新路上、曾经汇集了一大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gan部的人。委宿舍大院里住过十多年,自然对傍晚快到饭点前各家各户厨房里飘出的不同味道的烟火了如指掌。山东人家总少不了大葱的气味,广东人家总有些咸腥气味;江浙来的肯定有糖醋味,四川的辣椒油下锅会把每一个过路的呛得咳个不停;如果闻到腊rou的哈喇味,无疑是本地人存放的时间过久,偶尔也不知从哪里飘来一股洋派的罗宋汤的牛腩和洋葱气味,那无疑是某位知识分。子的矫情……

    时过境迁,偶尔能在无意间经过这座城市某些老街小巷里重新闻到那么多由各种烟火味汇合而成的味道,除了深深吸一口气,就是久远的回忆。当年人。委宿舍那种底蕴醇厚的文化氛围与现实中的烟火气味有机融合之后,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变更、舌。尖的味道、人情的冷暖,都如行云流水尽在其中了。于是,那些淡忘的往事、过往的片段、曾经的伙伴,还有那个”圆巴巴”,就又浮现在眼前。

    恍惚之间就似乎发生了穿越,以为又回到了从前。那个时候,笔者和人。委宿舍的儿们一样还是半大的小子,家里的大人都早早出门去gan革。命,一帮孩子就早早的学会自理,料理家务,除了背起书包上学堂,回家老老实实趴。在桌上做作业,听见食堂的huang老头大声喊:”打开水!”,就得提起水壶,还有热水瓶;听见食堂钟声响起,杜老头就会jiao大家”开饭了!”就得拿起饭盒去买饭。zui讨厌黃管。理。员满院子到处喊:”天晩了,孩子们回家了!”

    和大家说的一样:六栋楼,两个堰塘,两片苗圃小树林,一个食堂……还有一群宿舍的儿们,就是集体记忆。人。委宿舍那个时候有机。关食堂,家里有自来水,而且还能在食堂打开水,能有院子納凉,晚上睡在凉chuang上,能听长辈讲故事,都是令同学们羡慕的事情。如今有机会重访旧居,真有些不敢相信从这么破旧的地方,竟然走出来如此一大批靓丽帅气的俊男靓女,说明这里曾是风。水宝地。

    杨慎的那首《临江仙》说得多好:”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弹指间,当年的人。委宿舍的儿们四散而去,各自走向社。会,在历史舞台上各自演铎自己的故事。可是人。委宿舍的大院文化是属于每一位儿们的,人。委宿舍的生活经历虽然仅仅只是每一位发小的人生历史瞬间,可对我们的成长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几十年光yin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有机会回望来路,就越来越感觉到人。委宿舍的那段经历是值得大书而特书的。

    就和小名jiao”拉加”的女生如此评论我们这个人。委宿舍儿们群时说的一样:”人。委”早已更名,”宿舍”已成往昔,”儿们”早已各自东西,而”人。委宿舍儿们”这个群却标记赫赫。虽经近半个世纪的风霜雪雨,借助移动互。联。网,有肖峰老弟登高一呼,有岚岚群主尽职调理,有各位成员的倾情演绎,”人。委宿舍儿们”顷刻间又鲜活了起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