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道酬勤 > 宜昌边边(273)

宜昌边边(273)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宜昌边边(273)

    △人。委宿舍zui后的第四栋

    二七三、中。国特se的苏式建筑(下)

    目前人们认为的”苏式建筑”,更多的是一种宽泛的说法,并没有明确的严格定义。在上个世纪整个五十年代,在”中苏友好”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广泛借鉴前。苏。联模式。

    于是我们既可以从北京庆祝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上看到苏式建筑的特se,不仅仅是军事博物馆那高高的尖ding,还有人。民大会堂巨。大的弧ding、华丽的吊灯。也可以从西安那苏联援建的工厂一长溜如同海浪般起。伏的厂房,还有哈尔滨那大同小异的坚不可摧的机。关办公大楼;不仅仅是长航宜昌船厂和宜昌市人。委宿舍的集体宿舍如出一辙,还有甚至远在湖北鹤峰和湖南沅江农村的供销社老建筑也不约而同地采取仿苏式风格,而且门梁上方都有个醒目的红五星。

    有一位去年在汉去世的宜昌建筑老前辈多年。前告诉过笔者:上世纪五十年代宜昌根本没有设计单位,都是参照上海、武汉的一些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当年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宜昌一个也没有,所以像人。委宿舍的那样的住宅楼就是”红钢城”那些生活住宅区的翻版。也就是说苏联专家只制定一个标准,其中的图纸及施工都是由中。国建筑师完成的。所以,在这当中,很多当时的住宅楼的设计和建设都融入了许多中。国元素,比如以民。族风格的”大屋ding”代替哥特式尖ding的苏联建筑”中。国化”,来表现”社。会主。义的内容,中华民。族的形式”。

    说得更透彻一点,当年中。国的那些建筑师仿造苏联风格设计建设的就是后来我们定位为”筒子楼”的建筑。当年的筒子楼既有国。家机。关办公楼又有学。校的学。生宿舍,那两大类由于保密xing强、易于管理而到现在也依然在继续被发扬光大。只有一户家庭两间、或者一间房,有单独厨房或共用厨房,没有厕。所或公用厨房的用于住宿和生活的居民筒子楼才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提高被摒弃了。

    人。委宿舍是一个zui好的参照物:虽然用民。族的大坡ding改变了苏式建筑的尖ding,减去了石质门楣和笨重石阶梯,内过道就是简单的一层薄皮水泥,但四、五、六栋的整个布局讲究对称、高大空间、宽大木楼梯,一、二、三栋有高达一米多的隔潮用的地下室,所有楼栋都因为墙壁厚实,所以冬暖夏凉。每间住房除了铺设有镶嵌得很整齐、土红油漆刷成的长条实木地板,公家提。供的租用家具,还有木质三扇玻璃大窗,采光极佳,这些都有着苏联民居的明显特se,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经济适用房”。

    笔者有一个后来成了大老。板的朋友的父亲是个老瓦匠,参加过当年长航新村的修建,他对那些”苏联楼(他就是这样称呼的)”的建造记忆犹新,说是建筑标准要求非常高,房屋质量在宜昌堪称绝无仅有。他父亲强调的这一点笔者也相信,从笔者曾经住过的人。委宿舍第四栋一直到面临被拆除的今天,除了年久失修、除了历史沧桑,却依然能巍然屹立在那一大片后来者中间鹤立鸡群。

    因此,对于一部分人而言,苏式建筑带来的是一种美好的记忆;而对于另一部分人而言,则正好相反。所以对于苏式建筑是否应该作为一种红se时代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一直存在争议。不得不承认,随着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那些苏式建筑正在逐渐消失减少。但在2018年我。国建筑界关于汶川大地震校舍倒塌问题的讨论上,力主保护方提出的一个强有力的例证就是:在大地震中,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砖木的苏式建筑安然无事,而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混凝土建筑却轰然倒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