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道酬勤 > 宜昌边边(16)

宜昌边边(16)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宜昌边边(16)

    △长江宜昌段

    一六、陂塘十里藕花香

    稍稍年长点的看官都会哼两句《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也都知道万里长江冲出西陵峡口的南津关,绕着宜昌城区划了个大大的弧线之后,才会“大江歌罢掉头东”,才会“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才会“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有地质学家唐贵智考证出,很久很久以前,历经千辛万苦冲出三峡的长江之水是驾着春潮和惊涛顺着镇镜山、东山一线直流而下,这也就是说,原来的宜昌中心主城区(北门外正街到胜利一路)一线全都在浩瀚的江水之中。而这一点也可以从现在沿江一线的地质状况得到验证。很多年后,由于泥沙淤积,河道变化,长江才逐步西移到现在的位置,沿着江南的翠福山、孝子岩、磨基山等山体成s字形的转了个大弯,以后才一路东去、奔向大海。

    按照地质学家的解读,古往今来,长江在冲出峡口之后的宜昌水道是随着水流的扩展、流速的减慢、泥沙的堆积而不断西移的。大江(宜昌话里所说的大河)、二江和三江(宜昌话里所说的小河)的位置也随之变化。也就是说,古代的长江虽然已经移动,可历史形成的河床仍在,正是这条弯曲的河床遗迹,逐渐演变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湖塘,东湖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明代的“王天官”王篆在《东山寺记》中也证明了这一点:“峡口水溢,不辨牛马,流入东湖。”

    宜昌市有过不少称呼,最霸气的无疑是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硖”为“峡”的峡州;最不如意的自然是用的时间最久的夷陵。说得好听些是“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可实际上就是临近蛮荒夷人之地。好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将彝陵州改为宜昌府,还把彝陵县改成了东湖县。有人估算,东湖最盛时的面积当在680公顷以上。清赵汝扬把东湖描写得很美:“茅屋几家山稻熟,陂塘十里藕花香。雁涵疏影横秋水,蝉咽殘声送夕阳。”

    在清同治三年(1864年)版的《宜昌府志》里可以找到当年东湖的记载:“东湖在东门外去城三里,今淤为田。”这与志书中所绘东湖县城外地貌里,清朝的东湖已有很大一片变成沼泽湿地,有的湖面也已被开垦成湖田完全一致。不过,有人强调,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东湖仍有总计约120公顷的水面。到了“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共度时艰,所有的土地都要种上粮食,东湖也不例外,所以才从水面改成了水田。

    有人说:东湖逐渐消亡的原因,除了历年的淤积,就是清末民初修建川汉铁路宜夔段的时候被填没。不过,上世纪六十年代,笔者和小伙伴去镇镜山、三游洞玩,过了石板溪(现在的西陵二路与夷陵大道交会处)一路西行,高高的路基两侧,却依然是塘堰相连、沟渠纵横,东湖依然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水田和荷塘;而铁路坝一带众多的水荡沟渠里,可以卷起裤腿、光着脚去捕鱼捞虾,每一次收获总是大大的。

    那个时代,天天都是阳光灿烂、春暖花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