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中书街(89)
戏说中书街(89)
八十九、大修城池
南阳城区古为宛城,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南阳作为天下名郡,城墙已修筑得十分雄伟壮观;到汉时,南阳的古城墙既大且长。特别是东汉,南阳号称南都,城墙建设和规模在全国更是屈指可数。据文史专家考证,那时的古城墙南到现在南阳的中州商场北角,北到原飞机厂中心跑道,南北长约5公里;北起现在的防爆电机厂东南角,南到白河边,东西长约3公里。而现在的汉代宛城遗址,则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末曹仁屠宛城,南阳宛城遭到严重破坏;隋唐时期,郡治移穰,古城因此大幅缩小。元代改南阳为府治,虽对古城墙进行重建,但规模远不及以前。明洪武年间,南阳卫指挥郭云重修南阳城时,改“版筑”(用木板拍打过)的土城为砖石城墙。据史书记载,砖城建成后,城周六里二十七步,高宽各二丈二尺,濠深二丈二尺,阔四丈四尺,引梅溪河水注入,环城一周。城门之外筑有月城,上建角楼和岗亭。
明崇祯初年,封藩于南阳的唐王朱聿键也曾经主持重修过南阳城,明末时毁于战火;到了大清帝国,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又屡有修筑,可惜由于年久失修及诸多原因,到顾嘉衡任南阳知府的时候,南阳城有些地段已经残破不全,有些城墙也早已经破烂不堪。那些大大的城门也早就腐朽破烂,完全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不说是强敌来攻,就是伏牛山下来的土匪,如果喝多了酒一时兴起,也可以轻松带着人马大摇大摆的走进南阳城。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顾嘉衡全身心地投入到修复南阳城墙的工作中。据史料记载:“清咸丰年间,南阳知府顾嘉蘅大修城池,疏浚城河,遍载桃柳,城高二丈。”他采取强征工匠和劳力的方式,调动上千的人马不仅将早已坍塌的城墙段重新恢复,将破损的墙砖全部更换一新,而且还在城墙之中,用碾子将那些填充的城土夯实;不仅将淤塞的护城河加宽加深,还将城外的一些民房统统拆毁,以防进攻者有机可乘。
新的南阳城建成后雄伟坚固,那道砖石城墙,高宽各二丈二尺,城壕深也是二丈二尺,墙脚阔四丈四尺,上面不仅可以调兵遣将,也可以行驶大车,便于军需品的运输。南阳城根据方位有四座城门,东门名延曦,南门名淯阳,西门名永安,北门名博望,如今还能从保存下来的顾嘉衡重修时留下的城门匾额的石刻上领略到当时知府大人书法的风采。
据当年采访见证人回忆,南阳四座城门中,东门的城楼为两层木结构建筑,巍峨高耸。明清时代的一般城门楼都只是一层,只有皇城的城门楼才允许有两层,可是当时恐怕乾隆下江南视察会从南阳路过,未雨绸缪,所以东城门特许修建双层车门楼。后来乾隆皇帝走大运河乘舟南下,改变了路线。南阳就白白落了一座如此高规格的城门楼。
南阳发现的多处汉代冶铁遗址表明,早在汉代,南阳的冶炼技术就十分活跃,已经不仅能制作犁铧、锸、铲、锛、斧、凿、钩、权、锥、刀、锤、鼎、熨斗、剑、铁条等各种铁器,还能进行球墨铸铁工艺,这说明当时南阳的冶铁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当时的南阳是官吏、商贾云集之地,宛城既是交通要道,又是当时最繁华都市之一,加上冶铁业十分发达,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外销铁器最多的郡。
顾嘉衡对于南阳防御的重视不仅仅是“高筑墙,广积粮”,而是充分利用南阳到了明清时期,冶炼技术日趋成熟的优势,为守城赶制了一批大铁炮。晚清时期正是冷兵器向火器过渡的阶段,为此,顾嘉蘅在城墙上修筑炮台三十处,并征召当地的能工巧匠铸炮。从现存的那门如今陈列在南阳府衙大门前的铁炮看来,约重两吨,由生铁铸成。从形制上看,是滑膛火炮,发射铅弹或铁弹。用火绳点火,前有准星,中部或尾部有门拱供射击瞄准。
在近150年前,这可是威力无比的重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