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中书街(2)
回眸中书街(2)
二、古老的中书街
宜昌的城名曾经多变,因为位于长江西陵峡口而古称峡州;缘于"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又称为夷陵;清兵入关后,因为夷陵的"夷"犯忌讳,又改为彝陵;1735年撤州升府置县,认为地名应该寓意"宜于国运昌盛",故府名宜昌,而鉴于城外有一大湖,故县名也改为东湖;到了民国时期,废府留县,这座早在1876年就被辟为通商口岸的码头城市才最后定名宜昌。
宜昌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宜昌城建近代史》里的《宜昌开埠后的城市建设》介绍:"城墙是明代洪武十二年(1379年)由守御千户所许胜、知州吴冲霄、绅士易思、陈永福等率众在唐代夷陵旧城的基础上修砌而成的。"这也证明了历史的真实。据史书记载:明代修建的宜昌古城"城垣高二丈二尺,周围八百六十三丈,城墙垛口三千九百零三垛。"这座至今还保存着基本轮廓不变的宜昌古城面积不大,仅占地1200亩左右,南北向长,有3里多;东西向短,仅1里多。城内有40多条大小长短不等的街巷,而其中就有这条中书街。
据那篇《宜昌开埠后的城市建设》介绍:"城内街道都很狭窄,闹市区之外的街巷还很污秽。"而现在的中书街就是历史的缩影:这条街不长,从东边的学院街到西边的献福路长度不过320米,两边街口最窄处不过三四米,而且街道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弯弯曲曲的。看过一本书,著者很肯定地说,站在街口看不见另一个街口,就是老街,而现在的道路都是用仪器校正过的,似乎有些道理。反正正是这条弯弯曲曲、现在看来仅仅只能称作是小巷的街道却正好一头连接学院街,另一头连接东府路(现在的献福路)。
学院街在明清朝代的一头就是文庙,距离小南门码头也仅有一箭之遥,而长江航运曾经是这座城市得以兴起的黄金通道,另一头则联通考院(现在司法局处),也联通开埠后繁荣起来的新商业区通惠路(现在的解放路),那里是民国宜昌兴旺的一个象征;而东府路的一头曾经是县衙(美岸长堤三四期处)的所在地,下河就是官衙专用的中水门码头,另一头则通往府台衙门(市直机关童欣幼儿园处),也可以到达因为修建川汉铁路而变成新的繁华之地的东门。是不是有些神奇?一条小街可以和这座城市的政治、经济、交通、教育全都联系在一起,就证明了这条已有几百年历史的街道的重要性。
其实,不管是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还是像宜昌这样的拼命扩张、梦想"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的二三线城市,每座城市的高楼大厦、现代化地标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的,无非是比较出奇出新出怪罢了,不过就是比较钱多人傻快来而已,不过就是比较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氛围、加上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社会现实而已,没什么值得欣赏的。倒是每座城市老城区的那些老街小巷是绝对不一样的,比如京城的胡同里有些杂乱,苏州的那些里弄却十分整洁,十里洋场的大街小巷蛛网般的稠密,成都的宽窄巷子七弯八拐,宜昌的那些老街显得休闲宁静,各处的民风不一,导致绝对不会千人一面,所以中书街也就是宜昌历史的一张城市名片。
中书街的历史悠久、又是老城区的中心,这条街的走向又和绕城而过的长江平行,所以街上有风吹过的时候,风里就会有些江水的腥味,也有老城区才会具备的那种暖暖的人气,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古老的还是现代的,这样的老街所展现出来的才是这座城市民俗最自然的体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脸上写满幸福和满足,或者就是安宁和平静,在这条街上,低头不见抬头见,即使不认识见面也会互打招呼;斑驳的石墙里围着故事,探出窗口的鲜花透着心情,不是水泥路面就是石头铺路,七拐八拐的天知道有多少小巷,每一个转角都不知会出现什么风景。
闲暇的午后,一个人慢慢的穿过中书街,看着街道两旁高高的梧桐树上大大的叶片,铁丝上挂着的被单衣服,看着阳光灿烂下面的路面,看着从街上不紧不慢走过的行人,还有那些晒着太阳、说着闲话的住户,就有了些感触:生活原来是可以这么惬意的!而望着那些或低矮、或小高,或砖瓦、或土垒的形形的建筑物,望着那些或被涂料遮盖,或油漆老化而斑驳落的墙面,就有了些岁月的沧桑感;因为不是商业区所以远离喧嚣,这条街的古朴与幽深、沧桑与隐逸往往就会把人带进回忆,而那些回忆,虽然只是我所知道的一部分,更是历史的沧海一粟,然而我已心驰神往,因为我意识到,在我以前,也许在我之后,都不会有另外一个人用我这样的角度来戏说这条老街的历史人物,来诠释这条老街所蕴含的宜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