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南下(25)
一路南下(25)
二十五、进入宜昌
和我在《宜昌印象》的《宜昌解放》一节中说的一样:“其实在解放宜昌的战役打响以前,胜负就已经一目了然。从兵力上看,1949年5月武汉解放以后,湖北仅有鄂西南从岳阳至巴东的沿江两岸被华中“剿总”副司令兼湘鄂边区绥靖司令官宋希濂以宜昌为中心统率15个师、5个保安旅共14万人盘踞着,除了驻扎在宜昌的第2军属于的嫡系部队以外,剩下的不是由地方武装组成的乌合之众就是主力曾被我军歼灭、后又重组、战斗力不强、装备十分简陋的杂牌军,也就是说除了在宜昌城西的镇境山和城东的鸦雀岭一带进行布防的第2军以外,其他的都不过是虚张声势。反观我军却是由四野第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率领的38、39、47、49军和一些地方部队,每个军四个师,平均一个师一万多人,共计有25万人参加战斗。”
有些好笑的就是,虽然从1949年6月,的空军就已经侦察到襄阳附近有解放军大部队集结:“在襄河作渡江演习,判知似有南下掠取宜沙,渡过长江之积极企图。”可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有发现南漳、宜城、钟祥和京山一带隐蔽集结了四野的4个军,其中不仅有现在改变成机械化部队的39军,更有百战百胜、现在被称为“首都御林军”的38军,其战斗力所强可想而知。可见得大势已去的国军在那个时候也已经逐步丧失了情报优势。
不过,宜沙之战确实由宋希濂首先发起的。虽然发现共军的大部队集结,可是四野入关、特别是6月南下的消息很保密,那个曾经被蒋介石放逐到新疆坐冷板凳的宋希濂依然认为只是日益强大的“”,所以为了与我军夺粮,收集荆门、襄阳一带的共军情况,他在6月底发动了局部“机动攻势”,7月7日,重新占领了当阳县城,9日又收复了远安县城关,还企图沿交通线向荆门推进。不想这正是我军想引蛇出洞,在机动中消灭敌人主力的设想。
7月9日的淯溪之战成了这次战役的转折点:首先是敌军在淯溪河畔消灭了一支正在游泳解暑、连警卫哨都没有派出的共军,意外的捕获了一些高头大马,再通过审问俘虏,才知道面对的原来是挟辽沈之余威、入关一路南下的四野的47军,这可吃惊不小,赶紧逐级上报,最后到了宋希濂的那里。人家是职业军人,知道自己指挥的部队,能和林彪指挥的四野的部队硬碰硬的少之甚少,虽然知道防守长江天堑的重要性,可是保存实力更重要,他立刻急令将部队全部撤至宜昌周边重新进行布防。
这一点完全出乎四野的意料,那个诱敌深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就被夭折,原来设想的运动战被迫改为追击战,战役就戏剧性的从诱敌深入、迂回包围转入南下追击。于是在赤日炎炎的7月,47军就从远安日夜兼程,试图从宜昌的西面对国军进行大范围的包抄,而38军从荆门出发,一路攻击前进,而湖北军区独一师则重新收回了当阳,于是,在烈日下,一场长距离的追击开始了。
国军杂牌军的战斗力实在不能恭维,抗战的时候面对日军的进攻,当官的先跑了,国军部队一触即溃,日军从占领宜昌到离开、再到接到命令重新返身回来,居然如同接受检阅似的大摇大摆的来去自如,一个中队的日军就能面对一个军的国军,一口气打到桥边,如不是接到命令,还不知会怎样呢,可见不堪一击;
而这一次四野南下更是如此:当阳、远安的敌军惟恐被围歼,如同惊弓之鸟,未经接触就急速向宜昌撤退。7月12日晚,我军逼近宜昌东面九十里外围的鸦鹊岭的时候却扑了个空,原来敌人在当天早晨就仓皇逃跑了。我军在追击战中虽然很少有战场伤亡,可是因为天热中暑或是水土不服,部队减员居然高达三分之一,这也是一个很严峻的新问题,以至于结束宜沙战役、分别解放鄂西和湘西以后,南下的部队不得不休整几个月,以避开酷暑。
我在《不高的镇镜山》里指出:唯一的一次两军的主力在宜昌的真正较量发生在宜昌近郊的镇镜山。7月15日,那支后来被裁军、取消编制的解放军的47军在那里遭到了国军第2军强有力的阻击。那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阵地战,解放军415团兵分四路向镇镜山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猛攻。团参谋长路冠英和副营长魏国卿身先士卒,不幸相继中弹牺牲;战士们前仆后继、冲锋陷阵、勇往直前,有133(8)名解放军指战员在这次攻坚战中光荣献身,是解放宜昌所有战斗伤亡最大、也是最惨烈的。
47军的139师经过一天的激战,对分别镇守在镇镜山、大梁子、二梁子岗的国军第2军76师的每一处阵地都进行反复争夺,可是直到天黑仍未占领这些高地。当日深夜,受到重创的国军接到宋希濂的命令趁黑悄悄逃离;而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这次主力之间的较量,宜昌几乎所有的国军都得以有了仓皇逃跑的时间和机会,以至于7月16日凌晨3时,走在刚解放的宜昌的街头上,解放军47军军长曹里怀和政委周赤萍向兵团发报:“因我军监视不严,作战不力,宜昌之敌于15日夜全部逃脱。我正搜集船只,拟渡江追赶。”
史料记载:7月16日,宜昌解放;7月17日,宜昌市委市政府机关干部,在市委书记彭天琦、市长刘真的率领下,由当阳县城出发,经玉泉寺、双莲寺,于19日进驻宜昌,警备司令部和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时成立,人民政权开始全面接管城市。
王维顺的南下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