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道酬勤 > 一路南下(11)

一路南下(1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路南下(11)

    十一、告别太行山

    王维顺所在的南下干部支队是1948年5月下旬从河北平山开始长途跋涉的。

    他们就一直沿着太行山走,就沿着河北和山西交界处走,那个时候,除了平汉线(现在的京广线)、除了那些交通沿线的城市,黄河以北的绝大多数地区都已经是解放区了,所以每天就可以大大方方的排着队伍向南挺进。除了那些城里来的干部走了两天就已经开始出现掉队现象,其他主要来自革命老区的农村干部对于天天从早一直走到晚,行程一百多里都习以为常。

    “小王,你发现没有?”那个和王维顺来自同一个县、原来是梁各庄的党支书、现在是他们这个班的班长在用易县话提醒他注意:“我们走了这么几天,一直贴着太行山走。”

    易县人说话特点就是“儿”的尾音特别重,原汁原味,很是地道。不过有些土,但土味儿不浓;吐词很清晰、很通俗、很耐听;易县虽然地域不算大,但是话种却极其复杂,不同乡镇之间又演绎出不同的语音和腔调,自成一派,趣味盎然,很是丰富。只是易县话即便是同属北方语系的人听起来也有些费劲。说话慢的时候还能听懂,一旦说的快了就听起来叽里咕噜的听不懂了。其实在北京近郊和天津的某些农村就能听到许多像易县话里的发音和词汇。

    王维顺回答他的时候,也说的是易县话:“这该多好啊,走了这么几天,还是像走在自己家乡一样,感觉就很亲切!”

    那座位于山西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北起北京的西山,向南延伸,经过易县的紫荆关、狼牙山,一直到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的黄土高原,东临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的太行山脉一路绵延400余公里,不仅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也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远远望去,群峰耸立,就像天边的一堵高墙;行走在峡谷之间,就会有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班长也有了些感动,迈一步就站到了路边,他在领着大家唱歌:“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这首歌太有名了,所有的人都会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王维顺也和大家一样唱得慷慨激昂:“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那天晚上,刚吃过饭,还没等大家开始休息,就接到新的行军命令。支队长在还没有完全黑定的路边兴奋地告诉大家:“因为新的解放区急需地方干部,所以我们不得不加快南下速度,可是军区首长又怕大家日夜兼程、坐‘11号汽车’(两条腿步行的代称)太辛苦,所以给我们派来了大卡车!”

    所有人都在欢呼。

    那是那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小青年有生以来第一次坐汽车,用的是陈谢大军缴获的、美国援助蒋介石打内战的十轮卡,一车可以坐上四十多人。太阳一落山就出发,途中除了趁着停车加油的时候方便一下,就是坐在车厢里一夜颠簸。车跑得不快,但比步行还是快多了,只是天明的时候互相看看,都成了土人。

    汽车停下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已经到了黄河边上,很多人和王维顺一样,都是第一次看见那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所有的人都兴奋极了,一路狂奔到黄河边上高高兴兴的洗干净自己的脸面,回过头来才发现,再也看不见那座一直向他们送行的太行山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