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印象宜昌 > 赏月摸秋四

赏月摸秋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赏月摸秋四

    时代是进步的,习俗也是跟随着时代而变化的。宋代的中秋之夜,倾城人家,无论贫富,也不分男女,都要登楼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子期望“早步蟾宫,高攀仙桂”,想的是金榜题名;女孩则祈求自己有一副美丽的容颜,“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那可是郎才女貌的前提条件。

    不过到了明清以后,祭月风俗发生重大变化,拜月逐渐成为女性的专门仪式,就有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既然有了理由,男人就可以去邀人到外面玩耍、约着一起喝酒,吟诗作画,声色犬马。加上当时妇女地位很低,家里的“顶梁柱”又不参与,发展到后来,拜月也就名存实亡了。到了民国,鄢少麟的《武昌中秋竹枝词》中就有“傍栏赏月又看花,围坐同将麻雀叉。直到八圈圈到底,夜深兴尽各还家”的诗句,可见得拜月那个时候就换成打麻将了。

    而各地继拜月之后,随之兴起的是宋代开始流行的中秋夜游。明清以后此风更盛:杭州西湖“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把中秋之夜变成了世俗欢愉的节日,“以卜竟夕之欢”;当局取消了例行的宵禁,夜市也破天荒的通宵营业,“闾里儿童,连宵嬉戏”,赏月游人,达旦不绝;各界妇女都可以盛装出游,或踏月访亲,或逗留尼庵,甚至允许深夜不归,八月十五就成为了民间妇女的解禁日,这在当年是极为罕见之事。

    据同治《江夏县志》记载,中秋夜,江夏(武昌)城中那座滋阳桥(今紫阳公园内)上特别热闹,桥上的石龙首成为出行少妇争相抚摸的对象;而旧时南京信府河畔庙门外竖一长杆,上立铁鹳,其大如驴,其立身的长杆就成了各位少妇们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的心爱之物。所以不论叫“拜月”、“赏月”也好,“走月亮”、“晒月亮”也罢,都含着祈求生殖的意义。

    不过,中秋之夜最热闹的还是香港的舞火龙: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而最隆重的是韩国的“秋夕”。全国在八月十五放假三天,所有人都赶回去参加祭祖仪式,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早饭,所有男性宗亲都要去扫墓,有些我国端午节的影子,同时也是与我国的中秋节最大不同之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